(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5)+番外
这是为了保护洛北——阿史那献尚在流放之中,洛北贸然承认身份只会一起获罪。
洛北笑了笑:“突厥汗国的乌特特勤已经身殁大漠戈壁之中,都督面前这个人也只能是并州来的郎中洛北。”
郭元振抚掌一笑:“好,公子果然爽快,我还有一个条件。我可以不知道公子手下那些人的姓名与身份,但必要时,他们也要为我所用。”
这些代价在洛北可接受的范围内,他当即下跪抱拳道礼:“属下谢郭都督收留。愿为都督鞍前马后,不敢怠慢。”
“起来吧,不要多礼,过几日,我会安排你以并州洛北的身份去凉州军营。”郭元振替他倒了一杯酒。两人酒樽相撞,各自满饮一杯。
洛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对了,郭都督,还有件事……你虽然答应放过我,但对于突厥降将,朝廷自有法度。解琬解御史那里,你打算如何交待?”
郭元振捏着杯子神秘一笑:“这个嘛,我自会劝说。”
半日之后,郭元振亲自到解琬的住处拜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郭元振便将洛北的身份一股脑倒了出来。
解琬身为御史,个性正直,对兴昔亡可汗家族的冤案也是颇为伤感——这些年酷吏肆虐,莫说是兴昔亡可汗,便是朝廷宰相、李氏宗嗣、武氏诸王……谁没被他们攀扯过?
何况洛北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也不好眼睁睁地看着洛北回长安赴死:“既然如此,让他留在郭都督这里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在京中也听过阿史那献将军的事情,听说他精通骑射,喜欢田猎,经常外出游历各方。但我可没听说,他娶过哪家名门淑女……”
郭元振“嗯”了一声,给解琬讲了那个“祆神赐目”的传说:“这样的传说能传出来,确实是有原因的。不过你解御史既然要回京复命,不妨帮我打听打听,阿史那献有没有这么个母不详的孩子?”
“吃了你一顿酒,多出来这许多事情。是,郭都督。”解琬起身打了个哈欠,“我领命了。不过阿史那献尚在流放,此事急不得,我会留意的。好了,你可还有其他吩咐,若是没有,我就要送客了!”
第9章
一年之后,长安三年,玉门关外。
一支百余人的骑兵队伍正在茫茫戈壁上奔驰,飞沙走石,烟尘滚滚。这一行人速度虽快,却阵容齐整,可见训练有素。
为首的骑士远远望见玉门关的轮廓,高声以突厥语喊道:“可汗!可汗!玉门关到了。”
被骑兵护卫小心保护在队伍中央的正是唐廷所册封的西突厥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斛瑟罗。
他望见玉门雄关近在眼前,而不远处有河流如银带般淌过,又有小片树林,水草丰茂,正是个休息之处,大手一挥:“前面河边稍事休整,先遣队入关报信。”
那些护卫便各自下马,在林间铺起毯子、毡子,又埋锅造饭,很快便升起烟雾。
阿史那斛瑟罗自然不用做这些杂事,他脱下铠甲,品着护卫递来的一壶葡萄酒,只觉酒浆醇厚,满口生津:“这是从碎叶城里带出来的吧?”
护卫抱拳称是。斛瑟罗冷哼一声:“乌质勒那混账,原本只是我手下的一个莫贺达干,如今也在碎叶川称起可汗来了。哼,待我求得大周发兵相援,必叫他碎尸万段。”
他的一众护卫都不敢接话。本来,乌质勒的突骑施部确为斛瑟罗手下的部族,乌质勒也对斛瑟罗甚是恭敬。
可默啜之子阿史那匐俱西征时,斛瑟罗却抛下部族,仓皇失措地逃回了长安。
那时西域人心惶惶,正是乌质勒挺身而出,率领众部首领守住了碎叶一带。虽说后来斛瑟罗又受女皇命令回到碎叶城,这些首领又怎么会心服口服?
更不要说斛瑟罗手段酷烈,西突厥人面服心不服的大有人在。乌质勒也是顺应民意,才发兵将斛瑟罗逐出了碎叶城。
这些话护卫是绝不敢说的,不过斛瑟罗本也没有打算听他们回答什么。他喝完一袋酒浆,又走到自己的骏马旁边,给那马儿喂了些水和粮草。
突厥人以游牧行猎为生,视马如自己的心腹,阿史那斛瑟罗也不例外。
他正喂马,只见马的眼中似有光亮,当下一凛,低头往地上一滚,正躲过用了十成十力道的一刀。刀锋劈在马上,马儿一声哀鸣,缓缓地倒了下去,
持刀的青年身形高大,面阔颌方,披发胡服,大声喝道:“斛瑟罗!你还我父亲的命来!”
周遭护卫已经围了上来,那青年也带了一批人来,一时之间箭声兵戈声交错不断。
两个悍不畏死的突厥护卫上前拦住那青年左右,斛瑟罗才趁乱找了匹马儿,爬上马背便要逃走。
那青年见他要走,劈手夺了把长刀,将两刀并在手中,往腰间一横,一转扫倒几个上前阻挡的护卫,抢了一匹马向斛瑟罗追去。
斛瑟罗策马亡命狂奔,一路穿出树林,眼见河水涸波甚急,渡桥又在二里开外,心下实在绝望不已,抬头一望,近处烟尘滚滚,渡桥上杀出一队唐人骑兵,为首的小将身着铁甲,手执大弓,盔甲明如日光,一人一骑矫若游龙,冲在最前。
看到斛瑟罗,那小将高声喊道:“末将洛北,奉郭都督之命迎接继往绝可汗陛下入关!”
斛瑟罗猛然一鞭下去,那马儿嘶鸣一声,向前奔去。洛北策马将他护在身后,自己拈弓搭箭,向着追击而来的那群突厥人连放三箭。
三箭落在地上,恰如一条绊马索。那几人都是才抢了马来的,与马自然毫无默契,当下躲避不及,纷纷勒马止步,阵形就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