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80)+番外
张孝嵩的脸一下子端严起来了:“洛将军,我是朝廷的监军御史,约束大军是我的职责所在。恕我不能答应你。”
“好啊。那你便尽你的职责。”洛北应得飞快,复又闭上眼睛,躺回毡上,“我也希望……我不要用那些手段,就能获得此战的胜利。”
第三日清晨,骑队穿入一片茂密的松林,跋涉半日之后,骑队终于离开山谷,进入了一片平静的伊丽河流域。
回望这数日的行程,洛北和张孝嵩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狂风、大雪、冰雹……山脉中气候飘忽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只要山谷间飘来云彩,顷刻间就风吼雪飘,寒气刺骨。
进山以来有如幽灵般陪伴着他们的雪雾,终于在此刻停了。只有寒风刺骨,刮过他们的脸面和衣衫。洛北命自己的亲兵各自在队长清点人数——即使他小心谨慎,还是有数人永远葬身在了大山深处。
张孝嵩见他面色冷峻,开口想要安慰他什么。却见他挥了挥手,径自赶上巴彦:“一路加紧脚步,不要拖延,直扑突骑施牙帐的方向。”
说罢,洛北又转向他的亲兵们:“你们回到各队之后,要加紧督促,不可再让士兵掉队。未战而先折兵,这样的情况必须尽快结束。若再有士兵掉队而队正无禀报者,军法从事!”
一众亲兵都高声领命。
张孝嵩望着洛北的侧脸和他抿得紧紧的嘴唇——他已经深切感觉到,战争的肃杀正在临近。
二千精兵就这样顺着伊丽水一路往北去,图伦碛四周已经打成一片疮痍,此地却处处宁静。远隔一座连绵的天山,谁也想不到,唐军会出现在这里。
穿过弓月城的防区时,洛北最是紧张,弓月城和碎叶城之间间隔不远,倘若此地的牧民认出他们唐军的身份,飞马禀报留守突骑施牙帐的遮弩,他们肯定会被遮弩包了饺子。
但什么都没有。娑葛带兵走得太急,把草原上能打仗的男儿和战马都带走了,留下一草原的老弱妇孺在营帐中等待冬季过去。
洛北的军队都作寻常牧民打扮,他们驱赶着羊群路过这些牧场,还替几个老阿妈修了一个冬天都没修好的营帐,老阿妈诚心地在佛前替他们祷告平安。
洛北听到这个消息只有苦笑,他们如果平安了,老阿妈的儿子就别想回来了。
楚河如同几年前洛北所见的那样清澈美丽,风雪大作之下,也没有结冰。他如同来西域谈判时一样,命军队分队驻扎在峭壁上的佛窟和山洞中。
佛窟中升起温暖的烟尘,张孝嵩坐在火堆边一边烤火,一边抓干粮送进口中——羊群在两日之前消耗殆尽,羊肉汤的味道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洛北穿着一身带着寒意的铁甲进了佛窟,在火边烤了烤火,从怀里摸出一只木瓶,自己喝了一口,又递给张孝嵩:“我已准许将士们此夜可以饮酒。”
这是即将开战的意思。张孝嵩一下子激灵了起来:“突骑施牙帐有谁在?”
“娑葛的弟弟遮弩。”洛北漫不经心地掸了掸身上的雪花道:“我亲自去牙帐附近看了,又抓了两个他卫队的士兵当舌头,自打娑葛一走,遮弩就彻底忘了形,日日夜夜花天酒地,他还没发现我军的踪迹。”
张孝嵩下意识地握住了手边的宝剑,冰冷的剑柄让他有了些实感:“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寅时起身、丑时开拨。”洛北道,“我已经告诉将士们了,突骑施的牙帐里什么都有,要想住好毡房,吃烤羊肉,喝葡萄酒,就得奋勇杀敌!”
寅时初刻,张孝嵩起了身,洛北已经披挂停当,骑在马上等他。见他出来,即命亲兵熄了火,递上一匹战马给他,让他骑马出征。
如这雪夜一般沉肃冷漠的唐军铁骑从他们面前走过,暗夜之中,象征大唐的赤色大旗再一次飘舞起来,向着驻扎在碎叶城畔的突骑施牙帐杀去!
第104章
碎叶城外连绵的突骑施牙帐中, 遮弩正在与一众部下饮酒作乐。帐中的乐班奏的得是高亢激昂的龟兹乐,有几个美貌的舞女正在翩然起舞,一双双套着铃铛镯的赤足随着鼓点旋舞跳跃, 应和着鼓点发出轻盈动听的声响。
遮弩的酒杯就没有离开过手, 他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欢快的氛围中,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他的目光时不时地在这些舞女身上扫过,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观察他的部下们。
帐内的气氛热烈而欢快,酒香和烤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 让人垂涎欲滴。部下们纷纷举杯,向遮弩敬酒,他也不吝啬地一一回应, 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莫贺达干。”一众欢腾中,遮弩点了那个沉默不语的汉子的名。
这汉子身形高大,紫黑面皮, 一张方脸, 端端正正。他和遮弩、娑葛兄弟一样出身黄姓,曾经做过遮弩的父亲乌质勒的莫贺达干,安抚民生,很有功绩。
人们便以他的官职称呼他和他的部族。但遮弩一向不太看得惯他, 不仅因为他在黄姓的声望有时压过了娑葛和自己,更是因为他出身突骑施, 却把长长的黄发学着汉人们那样盘在头顶。
“你看上去焦虑不安,为什么?”遮弩轻轻敲了敲杯子,乐舞一下子停了, 几个舞女不知所措地伏跪在帐前,不知道她们到底犯了什么错。
莫贺达干抬头望向遮弩:“遮弩首领, 唐人的军队正在和我们突骑施激战,他们随时可能杀向这座牙帐……请恕我没有心情欣赏乐舞。”
“我大哥率大军南下,一路已把路都封住了。如今他连战连捷,连那个唐家的将领牛师奖都不是他的对手,唐家怎么可能还有兵力到这里来。”遮弩有些不以为然,“就算他们还有兵吧,隔着一座茫茫天山,又是冬天……他们绝不可能翻越天山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