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29)+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当时郭元振、李贞这些在边关的大臣纷纷上书抗辩,吐谷浑部族素来父死子继,贸然打破传统,会引起不满。

两股声音在朝中僵持不下,此事便被暂时搁置,没想到女皇竟在姚崇离京时下了这道圣旨给他。

他沉默半晌,才道:“姚公,古人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形势复杂,您要前往吐谷浑部族,也应该让郭都督派兵护送才是。万一要是出了意外,属下怎么和郭都督交待。”

李贞也赞成他的意见:“灵州兵马也离此地不远,若姚相公肯在此稍住数日,我可以回灵州借精兵一百,组成钦差卫队,护送姚公。”

“不如叫我摆出全副钦差仪仗,吹吹打打地去,保管没进吐谷浑的地界,就把戈壁滩上的飞鸟走兽都吓跑了。”姚崇极为严厉地扫了他俩一眼,“我之所以要借着他们来凉州祭祖的机会前来查访,便是要搞清楚吐谷浑部族的真实情况。你们俩连这个都想不明白?!”

洛北知道他已经有点生气,可还是开口劝道:“可吐谷浑部族中有人勾结吐蕃,阴谋作乱......”

“洛北,”姚崇一字一顿,连名带姓地喝住他,“倘若你贪生怕死,我绝不强求。但你给我记住,吐谷浑部族是大周治下的地界,那里的百姓是我大周的子民。便是有人有谋反之心,只要我姚崇站在这里,就不会让它燃成燎原之火!”

李贞听出姚崇这是动了真怒,干脆连拉带拽地把洛北扯出帐篷:

“小杖受,大杖走。他气成那样,你还要和他硬顶什么?他这套微服私访的习惯,是跟他的恩师梁国公狄仁杰学的,一向奉为圭臬,你和我怎么可能劝得住他,算了吧。”

听到“狄仁杰”三字,洛北愣了片刻,半晌才小声道:“便是狄公,也不会不给自己留后手地就往龙潭虎穴里闯啊。”

他这话显然透着几分委屈。李贞不由得笑了,伸手照他肩上拍了一下:“姚公虽然脾气称不上很好,但也不是莽撞的人。等他一会儿消了气,定会叫我找人往凉州城里报信,让你家郭都督领兵接应。”

他看到洛北神色稍霁,又继续说:“不过,虽然姚公刚刚说的话是气话,有一点却是对的,吐谷浑归附我朝已经三代,又与吐蕃有灭国失地之仇。即使有人想勾结吐蕃叛乱,大部份吐谷浑民众也不会同意的。”

“如果有人让他们陷入不得不反的境地呢?”洛北反问道。

“不得不反?”李贞一时没有理解他的话。

“是啊。”洛北看向他,神色中甚至有些玩味,“比如……前来微服私访的朝廷钦差,当朝宰相姚崇在吐谷浑部族的地盘上死于非命?”

李贞闻言大惊,一时只看看他,又看看姚崇的方向,不知是该说他这话说得太不吉利,还是该说他这想法太恐怖——谋杀朝廷钦差视同谋反,在武周朝,是可以诛灭九族的。平常人连想都不敢想,在洛北这样轻描淡写地说来,倒好像是人人都能干的一件事:“此话当真?”

“对方既然准备谋反叛乱,杀掉一个宰相不过是顺手的事。”洛北轻轻叹了口气,“如今你我只能见机行事,还要记住……除非已有大军到来,千万不能暴露姚公的身份。”

第17章

洛北等人在慕容承靖的带领下赶到凉州城南时,已是漏夜时分了。

和一般庐帐为家的游牧民族不同,吐谷浑部族在凉州修筑了一座小城供族人居住。城墙是由砾石堆砌而成,根据吐谷浑人尚白的习俗,涂上了灰白的泥土。

慕容承靖忧心小王子的病情,马不停蹄地带着众人进了位于城中的石堡。

帘幕低垂的内室中传来一连串哀嚎。洛北循着声音走进去,只见床边站了个忧心忡的青年人。

他打量一眼众人,抓住了姚崇的手:“洛郎中,洛先生,求求您,救救我这个侄子吧。”

他这样一说,众人便都知道他是慕容宣超的弟弟,慕容曦光的叔叔慕容宣彻。

姚崇有些尴尬地抽回手,指了指旁边的洛北:“宣彻王子误会了,我姓姚,是随洛郎中来见见世面的商人。这位公子才是洛北洛郎中。”

慕容宣彻打量了一眼洛北,只见他面如冠玉,目如流金,端的是丰神俊朗,心下有些怀疑,但也不敢怠慢,低身行礼道:“洛公子,是我唐突了。还请您施展神通,救救我这侄儿吧。”

不消他多说,洛北已接过侍婢递来的热水和巾帕净了手,伸出两指试了试王子的脉搏。那脉象洪数,如同河流湍急。

“殿下。”洛北低声问慕容曦光道,“你觉得哪里不太舒服?”

慕容曦光瞪大眼睛看着他,双目布满了红血丝,唇舌焦烈,满脸通红,声音震颤:“浑身,浑身都在疼。”他说不到几个完整的句子就拧着身子偏到一边,显然是痛得很了。

洛北没有再问,立刻叫人取了金针来,在烈酒中过了过,示意慕容曦光将双腿微屈。

慕容曦光只见他容貌俊朗,语气平和,带着令人镇静的力量,心下先信了几分,不顾痛楚,勉强依照他的话做了。

洛北摸到慕容曦光腓骨的凸起处,在凹陷处取“阳陵泉”穴各扎了一针。而后是膝后的“委中穴”、外踝后方的“昆仑穴”。

他这几针下去,慕容曦光双眸中才算有了些光彩,他精疲力尽地瘫在床上,似乎从未觉得如此安宁,不一会儿竟闭上眼睛,安然睡去了。

慕容宣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洛郎中真是……真是神医啊……这是法术,还是医术?我这侄儿这样就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