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359)+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李显的脸上笑得越发灿烂了,他招呼侍立在身后的阿史那献:

“金山郡王,你有子如此,怎能让朕不羡慕啊。这样吧,朕封你为辅国大将军,再赏给你一个钱炉,再把你的封邑增加到万户,如何?”

大唐制度,凡以功进身者,最高不过郡王,洛北一门父子出了两个郡王,已是了不起的恩宠,如今封邑万户,等同亲王……莫说大臣,便是许多李唐宗室也自愧弗如了。

洛北知道他还有后话,只是垂首躬身,并不说话。

“还有,朕决议要行封禅。你同朕一道去,乘着御辇去!”

即使在场的不少王公大臣早猜到皇帝有封禅的想法,听到此话也目瞪口呆。

同乘御辇这样的恩宠,过去只有扶立李显登基,又深得李显信任的辽阳郡王李多祚有过。如今这样的恩宠竟然落到了洛北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头上!

“陛下!微臣万死不敢当!”洛北只得跪地推辞,“君臣父子不可逾越,微臣身为人子,不可越父而行。”

李显这才反应过来,阿史那献是禁军首领,他要随行,必是在皇帝身后——哪有让儿子越前,让父亲随行的道理!

“好吧,好吧。既然如此,也就罢了。”他沉吟片刻,又道:“天下如此,皇后劳苦功高,朕要效仿父母旧制,以皇后为亚献,并以宰相之女为斋娘。”

“所以后来就没人在意陛下对我和将士们的封赏了。”

回到府邸议事之时,洛北是这样给不在场的褚沅转述此事的:“国子祭酒祝钦明赞成陛下的意思,说按照《周礼》,祭祀应当夫妇同行。太常博士唐绍等反对。于是那些文官清流、宰相大臣们当场辩论起来,你说孔子,我说《周礼》,还有人搬出大唐历代先皇来……场面热闹极了。”

他见褚沅歪着脑袋听得专注,笑了一句:“那斋娘的位置你可有兴趣?若是也想去见识一番泰山封禅,我可以在陛下面前提一提。”

褚沅摇了摇头:“以陛下对阿兄的重视,阿兄只要开口,岂有不应之理?不过,我已为一方执政,不必借此机会为自己获取更多的东西,还是留给其他女子吧。”

她将手边的一叠纸张递给洛北:“我近日在写都护府内的女官晋升制度,给阿兄看看,可合适否?”

“晋升制度?”洛北好奇问道,“为何想要做这个?”

“之前阿兄不是同我和裴公商议过,若要跨越高山大漠,穿过大食及大唐的控制区行商,单靠商人们一家一姓,是不切实际的。”褚沅道,“最好是由都护府牵头行事,另派一定数量的军队护送。如今这些布坊、棉行……多的是女子做主,若无这些精通商贾伎俩的女子加入,我们这个事情怕是做不成的。”

洛北沉思片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的想法是,把女官晋升亦规范起来?”

“不错,”褚沅轻轻叹息一声,“宫中斜封官泛滥之时,我也曾经劝过上官昭容同太平公主,想让她们刹一刹这风气。但后来我转念一想,我们这些人因靠近君权,就好像自己得到了与君权近似的权力。”

“可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们这些人,连生死奖惩都无定数,全赖皇帝皇后的好恶。这样一来,大家怎么会知道应当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在何处?有些人只怕只知对上负责,连对和错都忘了。”

“如今有了制度,有了成文的奖励和惩罚,她们便知道自己的一身才华可以用在更多地方,而不是敛财、弄权……”

洛北颔首,拿过她手中的文册慢慢地看起来。褚沅如此郑而重之,他便也格外上心,一面观看,一面推敲盘算。

正当这对兄妹沉思之时,门外却报有客来访。

“我不是说了,最近闭门谢客么?”洛北微微皱眉,朝廷为了封禅之事都快打起来了,他这位已经钦定要陪同的大将军必然招人注意,“便说我病了,如何?”

“不如何?”院中传来一道爽朗笑声,“只会让人觉得你这碎叶郡王府的门槛太高。”

洛北一听声音,便知道这是哥舒亶来了,在他麾下众将之中,只有哥舒亶在讲汉话时执拗地留下一点西突厥的乡音:“哥舒将军?请进!请进!”

哥舒亶一身锦袍,领着个半大孩子走进了洛北的书房。他四处张望一眼,又笑道:“我听闻洛将军近日繁忙得很,如今一见,名不虚传啊。”

洛北也玩笑道:“这可怎么讲?”

“以你这书房的整洁程度,怕是你得有十天半个月没进来研究你那些地图、书本和游记了吧?”

哥舒亶说完放声大笑,洛北也被他这情绪感染,笑了起来。

两人笑了一阵,还是褚沅提醒,才注意到那呆在原地的半大孩子:“哥舒将军,这孩子是?”

“这孩子啊……说来可怜,这孩子原也是将门之后,如今倒成了孤儿。”哥舒亶指了指洛北,又指了指褚沅:“来,训儿,来见过碎叶郡王、阳翟郡君。

第208章

那孩子生得很俊朗, 眉眼间透着点难以掩饰的忧虑神色,见哥舒亶指点,一个字也不多说, 到他二人面前下拜道礼:

“见过郡王、郡君。”

洛北正要问这孩子的来历, 目光扫到一边时,却见哥舒亶欲言又止。他猜到此事必有缘由,干脆望了褚沅一眼。

褚沅闻弦歌而知雅意,半蹲下身对那孩子道:“何必这样多礼,这里又没有外人。你从安西来, 一定很辛苦吧?走,跟褚姑姑到后堂去,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