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36)+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洛北轻轻一叹:“相公,这些人背后有太医指点,应当已经认出了您的身份。您留在这里,只会遇到危险。”

似乎在为他的话佐证,石堡之中骚乱忽起,几道浓烟四处飘出,其中一道便来自姚崇和李贞的房间。

李贞急道:“想是那幕后之人已经动手。姚相公,您的安全要紧,我们快走吧!”

姚崇见状,也不多说,就让洛北和李贞扶着他上了马车。洛北将他俩安顿好,又对阿米尔嘱咐几句,才跳下车来。

阿米尔惊道:“师父不和我们一起走?”

姚崇也掀开车帘:“你要去救慕容宣彻和慕容曦光?对方要挑起叛乱,首先抓的就是他们。你可要想清楚,凭你一个人,能带他们闯出这石堡吗?”

洛北轻轻一笑:“姚相公,吐谷浑部族世代忠心中原,为我蕃屏。我朝与吐蕃数次和议,都依靠吐谷浑王室的身份,在青海问题上寸步不退。如果今晚他们两个人都死了,吐谷浑故地就真成了吐蕃的土地了。”

吐谷浑所在的青海地区,扼守丝绸之路南道和雪域高原的入口,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唐(周)虽然在大非川之败后,将吐谷浑让给了吐蕃。但因为吐谷浑慕容王族尚且在世,每每与吐蕃谈判,还可以对吐谷浑故地争上一争。

姚崇担任过兵部尚书,自然知道他说都是实情,当下什么话都不说了,只放下马车的车帘,示意阿米尔立刻出发。

洛北叹了口气,将腰间唐刀拔了出来,向石堡中走去。

石堡里火势渐大,侍婢仆下们纷纷像潮水一样向外涌出,洛北逆流而上,登到顶楼,正听到一阵金戈碰撞之声。

他冲进厅堂,慕容宣彻和慕容曦光正被一群黑衣人团团围住,这些黑衣人训练有素,身手矫健,每一次攻击都犹如疾风骤雨。慕容宣彻一手护着慕容曦光,一手御敌,左支右绌,已是十分危险。

洛北挥出一道璀璨刀光,撂倒两个黑衣人,这动静自然引得周围人注意起他。有两个人当即转头向他袭来。

洛北反手格挡开刺客刺来的剑锋,半挽个刀花,横手一划,划破几人胸膛。剩下的几个刺客见他身手绝佳,不敢怠慢,左右招呼,上前来一齐出手。

洛北身形如电,刀光如游龙般杀入战团之中,刀刃破空,刀气凌厉。几个黑衣人招架不及,都被他撂倒在地。

慕容宣彻也将最后一个黑衣人踢倒在地上,他搏杀已久,一停手,豆大的汗珠就从额头上掉了下来。他呼了口气,差点跪倒在地:“洛神医,你怎么来了?”

“来救你们。”洛北伸手把他扶起来,又试了试他的脉搏,知道他此刻无恙,才放下心来,又去看慕容曦光的情况。

慕容曦光慌了神:“大哥哥。这里很危险。你不该来救我们。”

洛北只轻轻一笑:“殿下,我不是说过吗?只要我在这里,你就不会有事的。”

慕容宣彻见他镇定如常,心下也稍稍安定下来,他招呼洛北一声:“洛公子,你带着曦光从小门速速离开,我在此地留守。”

“宣彻王子。”洛北心知他体力耗尽,决定要留下来以此身为缓兵之计,也不多劝,“论陵钦死后,吐蕃需要一个吐谷浑首领为他们所用。你不要和他们起冲突。”

慕容宣彻笑了笑,眼中已是一片坦然:“洛公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的侄子和整个吐谷浑,就托付给你了。”

第21章

洛北带着慕容曦光跃下楼梯,把一地血泊和尸首抛在身后。两人一路飞奔,才到二楼,又听得楼梯下有人用吐蕃语叫喊:“把门守好!别让小王子跑了!”说罢,几队黑衣人顺着楼梯向上跑来。

洛北沿着墙壁向外看了一眼,走廊上也有几个黑衣人正在梭巡。眼看着前有追兵,后有堵截,他皱了皱眉,还是带着慕容曦光向外跑去。

黑衣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向这边靠了过来。洛北正刀刺穿两个黑衣人的胸膛,正与剩下两人搏斗,却听到小王子一声惊叫。原来追兵中已有一人追了上来,趁他搏杀之际,用弯刀直刺他后背。

洛北猛地转身,用左臂生生挡了这一刀,他将唐刀在掌心一旋,割破此人喉管,又飞起一脚把剩余两人踹下楼去,才带着慕容曦光闯进了一扇虚掩的房门。

房中的陆眠与闻声转过身来,见洛北浑身浴血,宛如一尊地狱走出来的阿修罗神像,慕容曦光跟在他身后,跑得狼狈不堪。不由得大惊:“洛.....”他好不容易才压低自己的声音,“你们这是怎么了?”

“有人谋刺两位王子。”洛北没有过多和他解释什么,撕开衣袖,倒了些白药,就随意用扯下的半段床单在自己的手臂上缠了缠包扎。

陆眠与和他都是医者,知道他这般潦草,已是形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张口正要问什么,却看到洛北却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示意他不要说话。

陆眠与乖乖地噤声不言。一时之间,房中三人都听到外头一阵一阵的脚步声,连着踹门砸户,摔摔打打的声音。

这些追兵已经追了上来,不见他们踪迹,正在一户户搜人。

洛北看看慕容曦光,又看看陆眠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殿下,请你把身上这件外袍脱下来给我。”

慕容曦光不明就里地脱下锦缎外袍,递给洛北。

洛北把那件窄袖锦袍披在了自己身上,轻轻呼了口气,转对陆眠与道:“陆眠与,你的父亲参与此事甚深,那些吐蕃人不会太过为难你。我会出去引开那些追兵,可否求你把小王子藏起来?只要多撑一会儿,就多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