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377)+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陛下放心。”

李重俊笑了:“好好好,那我就把谯王兄托付给相王叔了。”

李重福之事尘埃落定,宋璟与张孝嵩主导的考评也告一段落,洛北便再度向皇帝辞行:“陛下托臣以边疆,微臣深知责任深重,不敢长留长安。”

李重俊无奈道:“洛卿,朕本来还想留你在长安看过了恩科再走,何必如此着急?”

“朝廷取士已有定规,微臣不敢逾越。”洛北道,“再说,西突厥各部还有些关于牧场的庶务留待我回去裁决。”

他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重俊只得下诏准许,洛北离开长安那一日,李重俊不仅特意登城门相送,除却礼制所规定的双旌双节外,还赐予他大将出征才有的斧钺:

“朕以西陲托洛卿,边事勿相问也。”

“微臣谨受命。”

洛北登台道礼,随即拔队西去。

马蹄踏出尘烟滚滚,旌旗遮云蔽日。

这一年距离他仓皇自突厥牙帐出逃,整整十二年。

第218章

“照这个速度, 今年的金山大会怕是又要开不起来了。”

依照边帅出行的礼节离开长安不过三日,洛北就已经厌弃了这些繁文缛节。

他时常骑马在队列之间来回梭巡,希望队列行进得再快些, 但皇帝赐下的那些财宝, 随行的仪仗护卫,甚至是一路追随而来,要前往塞外定居的百姓……没有一项能让他如愿。

“大哥哥,金山大会是什么?”

慕容曦光已过了弱冠之年,时常往来吐谷浑诸部与长安之间。

如今大唐与吐蕃边事再起, 不少吐谷浑族人都追随慕容宣彻和论弓仁在青海前线浴血奋战。眼看洛北要去碛西,他便自请随同洛北一道,也好去青海前线慰问一番。

洛北放马慢行, 温声给他解释道:“西突厥各部旧俗,每逢初一十五,各部首领随同可汗一道拜谒山神与祖先。我统领各部之后, 恢复了这个旧俗, 同时也在金山下的草原上召开大会,使众部子女比试技艺,取得名次者皆有奖励,另外还会拔擢一些人进入我的亲军与卫队之中。”

“听上去挺有意思。”慕容曦光笑道, “若大哥哥准许,我也要下场争个名次去。”

“那是不行的。”哥舒亶自他们身后打马上来, “你家大哥哥早有明令在先,为了公平起见,各部首领只能充作评委, 一律不准下场。”

慕容曦光只得颔首应了,哥舒亶见他无聊, 就同他说起金山大会上的诸多故事来。

两人交谈之时,洛北再度催马急行到了队列最前,他放眼回望过去,队列还是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将军!”正在他回望之际,一贯沉默地随侍在他身侧的王训忽而开口,“若您允许,我可以在金山大会下场比试么?”

洛北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愣,转头看向王训,只见他目光坚定,神情恳切。他心下奇怪:“训儿对比试这些感兴趣?”

“不,争胜非我本意。”王训脸上微微泛起红云,“但我听闻洛将军的近卫亲军之中多的是高手,不少人后来都拜将封侯,我想,若有机会,我能入将军的近卫之中么?”

洛北确实没有想到王训会这样说——以王训的身份和门荫,待他成年之后,大唐朝廷便会恩赏他一个官职。他本来不必从小兵做起。

“我是打算借着这次金山大会的机会,重编一支三百余人的近卫队伍。但我的近卫可没有那么好当……就说一条吧,你要花不少时间学习其他语言。”

“学其他语言?”王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碛西是诸部杂处之地,你的同袍兄弟多的是说其他语言的人。我会命人教导他们汉话,可也会要我的汉人近卫学一些简单的突厥话、吐蕃话。”洛北道,“光这一点,就要花你不少功夫。”

“我不怕花功夫!”王训声音不禁提高了八度,“只要将军肯花时间教导,我愿意学!”

洛北颔首,还未开口说些什么,声音又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

褚沅一人一骑自后队追了上来。离开了长安,她连风帽都戴得少了,大部分时候都一身襦裙,昂首骑行于众人之间。

“将军。”她躬身道礼,“我有要事必须当面禀报,可否请将军移步?”

王训已得洛北应允,心下大喜,见他们两人显然是有要事相谈,便自顾自地催马到一边去了。

洛北见过褚沅这幅模样:“出事了?”

“宫中出事了。”褚沅四下张望一番,又刻意压低了声音:“紫薇阁遭人纵火,殿阁焚烧一空,还烧伤了两个想去救火的宫人。”

洛北神情一凝,又很快放松下来:“纵火宫禁,对抗国策,这是谋反叛乱之兆,陛下一定会追查到底,绝不会放过幕后主使的。沅儿不必担心。”

褚沅摇了摇头:“我不是担心,我虽然离开长安,但还算消息灵通……阿兄知道纵火的人是谁么?”

她神情严肃,带得洛北也严肃起来,他沉思片刻,才道:“相王府的人?”

“是李隆基的朋友刘幽求。”褚沅温声道,“此人曾经参加制科考试,被授予县尉之职,后来弃官而去。是李隆基提携他,才在宫变之后混了个官职。”

洛北对李隆基身边这些亡命之徒早有耳闻,但没想到他们能干出纵火宫禁的事情:

“不应该啊。临淄王虽然年轻,可并不愚蠢,便是他们不满陛下所作所为,想要改朝换代,也绝不该在此时打草惊蛇,除非……”

“除非李隆基已经做了十足准备,就是要借此事笼络一批对新政不满的大臣。”褚沅轻声道,“阿兄,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