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423)+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裴御史不要把我们这些人想得太厉害,又把我们的对手想得太软弱了。”

骨力裴罗递给洛北一盏煎好的药,又转到地图前,给裴耀卿解释:

“若不是洛将军的帅旗亲至,达扎恭禄一定会找准机会,向我们的伏击地发起猛攻。您莫要忘了,吐蕃人早已经习惯与雪原相处,而我们这些人,都是些外来客。”

洛北慢慢把药喝了半盏:“是啊,耀卿你想想,你既然会有此一问,军中将士肯定也无不例外。若无我这柄帅旗走在最前,你让他们怎么能克服得了大冬天里雪原行军的恐惧?”

裴耀卿颔首不言,他似乎想起几年前在碎叶的所见所闻,那里的人提到洛北的时候不像在说自己的主官,更像在说一位遥不可及的神祇。

“咳……”洛北将药盏放到一边,在地图上点了点达扎恭禄的部队,“自月前王训断其粮道,如今他们已经断粮,数日之内,他们的士气会一泻千里。我曾经向姚相公许诺毕其功于一役,现在到了兑现的时候。”

“擂鼓,聚将!”

乌海之滨的一片茫茫草原上,黑压压地笼罩着低沉的云层。冬日里的大雪已经下了几场,给草原留下一点湿滑的痕迹。

天还没有亮,唐军已经在这草原上急速奔驰,军阵舒展,像一支离弦的箭矢。

洛北身着明光甲居于箭矢最前,身后是他的亲卫,浑释之与骨力裴罗一左一右地护在他身后,而后是洛北的亲军——他把自己的底牌压在桌上,做这一场最后的豪赌。

风雪都被这战争的前奏感染,变得躁动不安,乞力徐回头望向胡乱飞舞的帅旗,心中有点惴惴不安。

“大论!”斥候滑跪在他的马鞍之前,“唐人来了!”

乞力徐眯起眼睛,远远地看到那面象征洛北帅旗的大纛。他一直以来的不安预感终于变作现实:“唐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但此时此刻,被马蹄声惊扰得震颤的大地已经不许他多想,他打出手势,示意军队列阵准备——但在许多盾手还未跑到前一排时,一支鸣镝已经穿过阵前,向他的大旗飞去。

护卫大旗的小队连忙后撤,下一刻,箭雨随着鸣镝而来,像雨一样倾泻在吐蕃军队头上。

“变阵!变阵!”乞力徐脸色陡变,鲜血却忍不住沸腾起来——他现在终于明白人们说的那句话,应对洛北这样的对手,一味防守毫无用处,要击败他,只有比他更利的刃,更热的血。

朔风卷起残雪,洛北的玄色大纛在铅灰色天幕下猎猎作响,他放下弓箭,反手抽出腰间的陨铁唐刀:“将士们!随我冲!”

唐人的冲锋号和吐蕃人的牛角号连绵一片,乞力徐的先锋骑兵也踏着冰封的河面疾驰而来。这些生长在雪域的战士身披牦牛皮甲,长矛尖端直指唐军的方向。

“放!”骨力裴罗的暴喝撕开凝固的空气。唐军阵后突然竖起了数百张连箭弓弩,铁矢带着死亡尖啸没入吐蕃前锋。

吐蕃人冲在最前的百骑同时人仰马翻,倒下的战马在冰面滑出数丈,猩红的血线在苍白的冰原上蜿蜒绽放。

乞力徐的中军大旗忽然前倾,河谷两侧的山脊后转出黑压压的步卒方阵。这些吐蕃精锐左手持如同自己一般高的巨盾,右手握七尺长矛,如同移动的钢铁刺猬向唐军本阵压来。

“他终于舍得把自己的重甲步兵压上来了。”洛北冷笑一声,转头示意传令官。

六面大纛同时前指,唐军前阵突然向两侧裂开,五百陌刀手踏着雷鸣般的脚步向前推进。陌刀队都是身披明光铠的壮汉,他们双手握持着陌刀,刀光翻卷时似乎是在原野上掀起了一片银色浪涛。

吐蕃长矛刺在陌刀手的重甲上迸出火星,下一刻便被连人带盾劈成两半。

唐军一进再进,吐蕃人一退再退,就在这胜利似乎能够轻而易举地到手时,冰面突然传来了诡异的碎裂声。

是唐军骑兵陷入了暗藏冰下的陷马坑,数十匹战马哀鸣着,有的折断了前蹄,有的崴了腿,还有的把身上的骑士重重地摔在地上。

乞力徐趁机命令向前移动,吐蕃弓手借着盾阵掩护向唐军倾泻箭雨,数支铁箭擦过洛北的兜鍪,在明光甲上划出了刺目火星。

“取我马槊来!”另有一声断喝响在空中,唐军大旗自乞力徐侧翼的山坡上竖起,与唐军大旗一起到来的,还有象征吐谷浑的王旗。

哥舒翰接过慕容曦光空中抛来的一支马槊,“李嗣业!随我冲阵!”

第246章

跟在哥舒翰身后的青年大将一颔首, 率领一支小队如游蛇般直入吐蕃中军。

吐蕃人慌忙架起长矛,但哥舒翰和李嗣业配合得当,哥舒翰槊锋挑飞三面皮盾后精准刺入掌旗官咽喉。吐蕃大旗应声而倒。

“放箭!”中军传来乞力徐声嘶力竭的怒吼。

吐蕃帅旗倾倒的瞬间, 吐蕃人万箭齐发。哥舒翰左右已有数个唐军将士倒下, 他反手挥槊,挡开几支飞来的羽箭,却见身侧李嗣业跳下战马,自马鞍上抽出了陌刀。

李嗣业身形高大,手持陌刀时便如一座山峰, 他手中一片刀光水泼不进,竟将迎面而来的箭矢尽数斩断。

吐蕃人看得无比真切,心下已经生了三分恐惧, 他刀锋过处,吐蕃军阵无不裂开一条缝隙。

哥舒翰仰天长笑:“既然不想让我们走,那我们就拿了吐蕃主帅人头再回去!”他调转马头, 槊尖直指乞力徐所在的中军。

李嗣业暴喝一声, 陌刀劈开三面牦牛皮盾,刀光过处血浪翻涌。吐蕃士卒见这杀神竟在箭雨中劈出条血路,纷纷向两侧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