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438)+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裴耀卿皱了皱眉,猜到相王隔绝内外的法子失了成效:“相王殿下需要我做什么?”

小黄门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小心翼翼地递到裴耀卿手上:“请裴典签过目。”

裴耀卿点开信件,越读脸上的神情越沉:“相王殿下怎么会这么想,这......”

小黄门被他吓坏了,忙打手势示意他不要多说:“小人可不敢过问相王的事情,还请您老写下来。我已经和褚夫人说好,明日再起行回京。”

“天亮之前,我溜出去一趟。”裴耀卿道,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重新倒回床上的时候,已发现自己的手心被冷汗浸透。

数日之后,当这小黄门打马走上前往长安的漫漫长路之时,洛北已经率军向苏毗行去。

时值初春,高原上的一切都在缓慢地苏醒之中,冰雪之下,绿意渐渐露头,阙特勤和李嗣业一左一右地跟在他身后,照着他行过的道路一路疾行。

十日之后,唐军骑兵已经到达了苏毗境内。他们按照洛北的安排,将帅旗高高举起,又扬起数十面军旗,赤红的唐军军旗遮云蔽日,几乎塞满了半个山谷。

“阿史那乌特——他一定得到了魔鬼的保护!”消息传到吐蕃军营,赤德祖赞惊得立刻跳了起来,他在自己的王帐中来回数十步,也没能压住心绪。

临时担任大论的韦·绮力心儿也是心事重重,高原的冬末春初多的是大风与冰雪,连吐蕃人自己都不敢轻易行走,谁能想到唐人的骑兵会来到这么快?

“这太奇怪了,不是说他遭到了吐谷浑人的背叛,中毒不起吗?”韦·绮力心儿深深长叹一口气:“怎么会这么短的时间就重新恢复了健康?”

赤德祖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半晌才问使者:“唐军来了多少人?”

“不知道,我们的斥候只说他们的旗帜很多,几乎遮云蔽日。”

使者半跪在地,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

“赞普,我们是不是应当回撤几步?依照唐军的速度,只怕五天之内,就能到达苏毗境内,到时候短兵相接,只怕我们不是对手。”

“不行!”赤德祖赞断然拒绝,“我御驾亲征,现在连敌人都没见到,就要撤退,我怎么和逻些城的贵胄和百姓们交代?”

自从苏毗叛乱、乞力徐和达扎恭禄兵败乌海以来,逻些城及吐蕃境内物价飞涨,贵胄的饭越来越粗糙,还有不少庶民与奴隶被逼得走投无路,几乎要饿死街头。要与唐军议和的声浪一天高过一天,人们指责年轻的赞普没有他祖母的智慧,不能执掌吐蕃这样的国家。

赤德祖赞无奈至极,几乎要他在长安的使臣答应大唐的一切条件。可就在盟约要再度成型之时,青海那边突然传来了洛北病倒军中的消息。

洛北征战十余年,早就成为大唐的一个不可战胜的象征,如今竟然自己倒下,无疑是给了吐蕃一些帮助。

赤德祖赞忙不迭地利用商队和僧人传播消息,称洛北的病是由苯教巫师的诅咒引发的,他战胜了高原的军队,因此得到了吐蕃神灵的惩罚。

失去了洛北,所以大唐必然失败。

在这样的鼓动之下,赤德祖赞很快凑起一支颇有规模的军队。他用御驾亲征的方式安抚人心,带着这支军队跋山涉水,来到了苏毗王国的境内。

他本意并不是招惹在青海或者河源的唐军主力,只想迫使苏毗的新任女王对自己低头,重新成为吐蕃进军大唐的后勤基地。

然而事实并不如他的意,苏毗女王赵曳夫是个铁骨铮铮的硬骨头,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度屈从吐蕃的统治。更让他糟心的是,洛北不仅病愈,还带着军队出现在了他的前线上。

现在,要他一仗不打,一箭不放就退出苏毗的领土——他敢这样做,逻些城的那些贵胄和庶民就敢把他掀下宝座。

“可是您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他的母后赞玛脱脱登也赞成退军:“向后退却,又不是直接回到逻些城去。洛北的兵锋何等之快,我只怕赞普还未回到逻些,就已经被他偷袭,难道您忘了昔年他在西域那段传奇的‘雪夜破牙帐’的故事了吗?”

一提到此事,赤德祖赞也不免迟疑。当年他还是个少年人,算是听着这段唐人英雄的故事长大。现在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就带着兵马向他走来,他是否能保证自己不成为传奇故事里的一个可悲的注脚?

想到此处,他不禁打了个寒战:“传令全军,后退五十里。避入山间驻军,四处设下岗哨,防止唐人的偷袭!”

苏毗女王赵曳夫和她的军民饱受围困之苦,眼见吐蕃大军撤离,心里忍不住地高兴,竟亲自跑下碉堡,来到洛北的马头之前跪拜道礼,“吐蕃人滋扰我土已久,还好将军及时赶到,我国有救了!”

洛北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听了这番话,也只是一笑:“女王太客气了。”

“将军大纛一到,那吐蕃小儿果然败退,如今他已经扎到距此地五十里的山间去了。他畏惧将军如此,此次我们必能大获全胜。”赵曳夫说得分外热闹,洛北却反应平平,她狐疑地打量打量他,又看了看他的身后:“不知将军带来多少人马?”

“八百人。”洛北道。

“八百人怎么够?!”赵曳夫失声惊叫,几乎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才又压住了声音:“将军可知,吐蕃赞普纠集了数万大军来此,您手中这八百人,怎么够用啊。再说......我听说您的亲军都不止这个数目。”

阙特勤听得有些不顺耳:“难道女王觉得吐蕃人会是我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