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482)+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云中郡王阿史那阙。”阙特勤冷声道。

狱卒在他的眼眉上打量数下,这才反应过来:“是,是,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两位郡王稍等,我这就……等一下,两位郡王没事来这大牢里做什么?”

“找人。”洛北听得有些不耐烦,干脆越过他向那窄长的过道中走去。

牢狱两边都羁押着不少犯人,有的大吵大闹,哭号哀求着冤枉,有的已经放弃挣扎,躺在草席上,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他们越往里进,牢房中的气息就越发幽冷。阙特勤皱了皱眉,替洛北加了件貂裘外袍。

洛北瞥了他一眼:“病得起不来身的又不是我,你大可……”

“明日王训当值回来,还有褚夫人。”洛北身边的亲卫皆被委以宫廷禁军或地方将领的职责,纷纷离开他的身边,闲居在长安,又素来和他待在一道的阙特勤反倒更像是他的亲卫,“你要不想加衣服也行,我可以和他们俩……”

洛北横了他一眼,那意思显然是“你也会玩这招了?”

但他到底没有推却阙特勤的好意,来到了内间的牢房里。

与其说是牢房,这里更像一间幽僻的书房,此间主人正埋头在书案上演算,连一个眼神都欠奉:“饭放那边就行。”

“我不是来送饭的。”洛北轻声道。

裴耀卿手中的笔一怔,而后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洛将军……”

“是。”洛北颔首,“陛下去世,太子继位,诏命我与宰相、太平公主同朝辅政。”

裴耀卿苦笑一声:“这样,那将军此来,是要杀我吗?”

他曾在青海前线对主帅下毒,这样的深仇大恨,任凭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饶恕。

“不是。”洛北回答得极快,“姚相公想要整饬漕运,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为其前驱,我向他举荐了你。”

裴耀卿手中的狼毫“啪嗒”落在宣纸上,墨迹在纸张洇开一朵残梅。他下意识去扶案几,指尖触到冰凉的镣铐铁链才惊觉自己仍身在囹圄之中:

“洛将军向姚相公举荐了我?!”

牢房外的雪光透过高窗斜斜切进来,将洛北貂裘上的银线云纹映得忽明忽暗:“不错,所以他劝我亲自来请你。”

他和姚崇素有旧怨,又出身不同,在朝政上的判断十里有□□不太一致,一项决议能同时在他俩手下通过,必是数易其稿,十分成熟才行。

但偏偏他们又同为狄公弟子,思想都受了狄公影响,面对涉及灭蝗、救灾、漕运这样有关百姓民生的问题之时,又总是不谋而合。

裴耀卿扑通跪倒在地时,膝盖撞翻了盛满墨汁的砚台。墨汁飞溅沾染到了他的衣袍上,但他已经不在意了:

“罪臣……”他额头重重磕在染墨的地砖上,“愿为大唐,为郡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他们离开牢房时已是三人同行。那狱卒摸了摸后脑勺,怎么也没想明白这被羁押了一年之久的罪臣,但他也没心情去想这些——雪又下起来了,他只想快点交班,好去酒肆里暖暖身子。

第281章

八年之后, 长安春日。

又到了繁花盛开,百草繁茂的春日时节,曲江边游人如织, 正是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临近开远门的酒肆中, 一个少年人正与众人拼酒。

他显然出身富贵,身着裘衣,旁立宝马,喝得兴起时,连连豪饮三大碗, 酒液洒在衣襟上也浑然不觉。同行的友人上前劝他少饮酒,反倒引来了他的诗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店家。”离他的桌子不远,几个作旅客打扮的男子显然也为这声音吸引了过去。其中一位文质彬彬的笑着问:“这是哪位才子?”

那小二本不想答话, 但最左边那个胡人打扮的男子已从怀里掏出了一片金叶子——这金叶子亮闪闪的,勾着他的心魄,叫他不得不开口:

“他呀,叫李白,表字太白,据说是碎叶商贾之后,自小在四川长大,这些日子到长安来博功名。”

“若是王翰二十岁的时候见到此人,必要引为知己。”

在他们中间的那位气度高华的客人开口道:

“可惜他最近日渐醉心实学,对这等豪侠做派有些敬而远之。”

“喂,阁下是什么人。”李白听到他们在议论自己,还提到“王翰”的大名,当即丢下朋友,朝这边走了过来。他走路虽然有些歪斜,一双眼睛却清明澄澈:“怎么敢这样直呼弘文馆馆主的大名?”

那中间的客人轻轻笑了,一双金棕色的眼眸望了过来。

只是这一望,好像有什么不知名的力道托着李白的身体,他一下子垂手直立,谦卑得像是在听老师训话的学生。

“我叫洛北。”客人温声道:“也有些人叫我阿史那乌特——乌特二字,在突厥语里的意思也有‘金星’之意,与你的‘太白’二字相同。今日相见,也算缘份,不过,我就要离开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