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66)+番外
他看到褚沅别过脸去,伸手扳过她的脸颊,用指尖轻轻擦掉了她脸颊上的一滴泪:“莫哭。”他低声对褚沅说,也像对自己说:“莫哭。”
“阿兄……”褚沅把自己投进他的怀里,眼泪止不住地落了下来,“……我真的以为,你们都已经死了……”
次日洛北便拜会张柬之,拿着宫中地图共商政变的诸多细节。
头一个要解决的便是宫中各处驻军的守将。这件事情张柬之不放心任何人去做,自己亲自完成,从金银财宝到官爵田地,乃至于许诺儿女亲家,结拜为兄弟——
“唯有一个人有些麻烦。”张柬之点了点玄武门,“玄武门内的‘百骑’统帅田归道。他不愿意为了诛杀二张而惊扰女皇。说不定会同我们为难。”
洛北道:“我和田归道打过交道,他是个尽忠职守的臣子,但也会审时度势。只要太子出现在玄武门前,他就绝不会阻拦。”
以宰相之身兼任东宫左庶子的崔玄暐不慌不忙道:“太子已应允过,会准时出现。”
“太子性格温懦,恐怕到时候还要崔兄和李湛将军一道去劝说。”桓彦范道,“太子不出,大事不成。”
他说着,似乎想起什么似的:“洛北,你久在凉州,什么时候和田归道有了来往?”
洛北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是当时田归道出使突厥时,他作为突厥汗国重臣乌特特勤去和田归道接洽过:“是我的朋友裴伷先和他有来往。”
张柬之敲了敲桌子,对他俩这番东拉西扯很不满:“现在不是理论这个的时候,记住,正月二十二——玄武门!”
正月二十二,是个无风无月的黑夜。
按照原计划,应当由太子的女婿王同皎进入东宫将太子迎出,再赶往玄武门与众人会和。
只是桓彦范叮嘱在先,崔玄暐和李湛干脆一道进了东宫。
李显卧在榻上,竟然是在装病。
李湛是太子李显的侍读,也是李显多年的老友。见他这副样子就知道他又犯了懦弱的老毛病:“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二张,二张是该诛杀。”李显嗫嚅着嘴唇,“可是,可是圣上年老,又有病,万一……”
崔玄暐听明白了,李显是担心兵马一动,惊了女皇,让他背上不孝的恶名,他心底冷笑一声,面上却一派温煦:
“殿下若是真的仁孝,此时更应举兵。宫中消息,二张挟持女皇,恐有逆谋之举啊。”
李显连连摇头:“不不不……二张动不了母皇的……我们也斗,斗不过她……”
李湛和崔玄暐对视一眼,李湛正要上前一步,却听到大殿屏风后一个沉静的女子声音:“显,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李显听到这女子的话,脸上露出羞惭神色——那是为他养育儿女,又陪他在房州受苦多年的太子妃韦氏。
韦妃已在屏风后立了多时,见李显过来,脸上也没有一丝温存:
“有些话臣子们不好说,我和你说吧,你已经与张柬之等人通谋,今夜如果失败,追查起来,你以为你能逃得掉?到了再被流放的时候,我一头碰死在你们李家的宗庙里,也不会和你去了!”
她这话言辞激烈,倒叫李显想起了房州的日子,那时他每每战战兢兢,每天都害怕女皇的使者带着毒药刀子前来:“我……”
韦妃声色俱厉:“你以为你不去,今天这件事情就能善了吗?你那个好弟弟做过皇帝也做过皇嗣,论资历他输给了你?你的妹妹门客众多,又和宫人们关系密切,这皇位她一定坐不了?到时候他们推翻大周,把你这‘大周太子’拿来祭旗,我看你怎么办?!”
她说完拂袖而去。李显咬咬牙,走出屏风:“走!”
他们走出东宫,已有数十骑兵马候在那里,洛北也着了铠甲侧身其中,他看李显脚步缓慢,心里就是一急,看来今日的计划要迟了!
李显翻身上马,许是太过紧张,好几次都没能挪到马上。他好不容易鼓足的勇气都不知去了哪里:“我不行,我干不了……”
李显一直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下,此时他不是不明白道理,可就是害怕!
李湛气的怒发冲冠,快步走到他面前,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
“我干不了!”
“干不了?”李湛冷冷一笑:“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将士们不顾身家性命匡扶李唐,你说不干就不干,难道置他们于死地?不干可以,你自己去跟他们说!”
那十几个大小将领满身披挂、腰悬兵刃、肩挎弓弩,个个都是一副不耐烦的神情。和他们说声不干,怕是这帮人真能来一出“太子身殁乱军,奉相王为帝。”
李显手也不抖了,腿也不颤了,被王同皎一扶就上了马,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玄武门外。
但此刻分兵去诛杀诸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由太子叫门,先入宫诛杀二张。田归道也确如洛北所料,开门放了太子入宫。
漆黑的夜色之中,早有安排好的宫人替军人们引路,穿廊过殿迅速至极,不多时已逼近迎仙宫外。
迎仙宫内外的宫人已被提前撤走,张易之从梦中醒来,听到声响,还以为宫中失火,披起衣裳,骂骂咧咧地走了出来。
洛北已将弓箭捏在手中,见到那张面容一出现,当即放出一箭,正中张易之眉心。
张易之连惊讶都没有露出来,便已经倒了下去。
李多祚振臂高呼:“将士们!随我入宫,诛杀二张!”
潮水般的羽林军士兵们涌入宫中,在偏殿找到了张昌宗,这位莲花六郎吓得花枝乱颤,慌不择路地想走,便被几个抢功的士兵乱刀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