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77)+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李重俊不免又看他一眼:“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和这位王公子有些交情。”洛北解释道,“此人运气之差,常令我瞠目结舌。可他这么差的运气,还能过上如今这样的生活,也确实时常出乎我的意料。”

“这话是怎么说的?”李重俊被这关子勾起了好奇心。

洛北笑道:“我刚和王公子结识的时候,每一次见面他都在被人追杀。”

李重俊并不相信洛北的这番话。等到王翰写完了诗,下场来和洛北打招呼的时候,他立刻询问:“听说你和洛公子相识,每一次都是因为他救了你的命?真有这事?”

“这位是?”王翰不明所以地看向洛北。

洛北只得佯作正经地同王翰解释:“这位是李公子,是我的朋友。”

在帝都长安,又是姓李。王翰心下已经猜到了几分,不免恭敬称是。他素来好口才,讲起与洛北相识的经过,说的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听得李重俊只恨不得自己和他们一道冒一次险:“哎呀,都怪宫禁困人,让我错过了长安城中如此之多的好风景!”

他这话已是自爆身份,王翰正要低头行礼,却看到张孝嵩提溜个衣着华贵的吐蕃武士从人群中走到了空场上:

“你这小贼!被人发现了还敢抵赖,快把姚兄弟的玉佩还回来!”

同张孝嵩一道出列的是个文质彬彬的青年,一身细布长衫。他见那吐蕃人不说话,忙上去翻他的衣服,终于在腰间翻出一块平安玉佩,他气得连着打了那吐蕃人几下:“这是我娘留给我的,你凭什么拿走?!”

那吐蕃人被他这样翻起东西,几次想要发作,奈何双手被张孝嵩牢牢控在身后,实在动弹不得,嘴里却不干不净地骂着什么。

洛北听得懂吐蕃话,闻言不禁把眉头一皱。

李重俊问:“他说什么?”

洛北犹疑了几分,没有直接说出口。倒是王翰起了性子,上去就给了那吐蕃人一下:“喂,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嘴里在说什么?”

那吐蕃人吐掉嘴里一口血沫,恨声道:“你们这群不长眼的东西,竟敢动我?我是吐蕃使者,吐蕃大论家的贵族。我要到你们的皇帝那里去告状!”

“告状又如何?”王翰喝道,“你吐蕃与我大唐为甥舅之国,天下还没有外甥到舅舅家里来偷东西的道理!”

“什么甥舅之国,也就是你们中原汉人骗骗自己的鬼话。你们自己相信吗?要不是你们打不过我们吐蕃,怎么会愿意赔一个

公主来吐蕃?”那武士得意笑道,又喝令张孝嵩道:“你给我放开!”

张孝嵩少年习武,被他这样一说,也起了性子:“哼,你有本事,就从我手上挣开——这里是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容不得你番邦小丑如此放肆。”

“天子,什么天子?和事天子罢了?”那吐蕃人真有几分本事,腰身一动一扭,便从张孝嵩手上挣了开,“我家国主叫你们把九曲之地和小公主一起送来,你们不就巴巴地双手送了来吗?就是拿了他一个东西又怎么样,就是把你们都杀了,也不会如何!”

在场的不乏大家世宦子弟,闻言已是愤慨异常。王翰一只手都已按在了刀上,远远地只听一声:“金吾卫到——”一列禁军排开众人,向这里走了过来。

那为首的禁军将军对那吐蕃武士道了礼:“我等奉命保护吐蕃使团,是听到有人报信才来了这里。敢问这里出了什么事情?”

那吐蕃武士见了来撑腰的,更是得意洋洋,指了周围一圈人:“这些人冲撞使团,寻衅滋事,把他们都给我带回去!”

李重俊脸色气得通红,恨不得当场表露身份,却被洛北死死按住。

洛北排开众人,孤身向前,对那金吾卫道了个礼:“我乃兵部尚书员外郎兼太子冼马洛北,将军,这些举子都是我的朋友,并不是有意开罪吐蕃使臣,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金吾卫并不想掺和进这摊子浑水,见洛北给了台阶,忙就驴下坡:“这样啊,既然洛公子担保,这些事情要不就此作罢吧。”他生怕再停下去会激起变故,立刻叫下属把那吐蕃使臣带走了。

金吾卫一散,众人也散开了,口中却还在议论此事。

那姓姚的青年忙找了个空,跟着张孝嵩来洛北面前道谢。

洛北一笑道:“这有什么可谢,本来就不是你的错。只是这些吐蕃人在我大唐横行霸道,让你吃了苦。”

李重俊恨声道:“一个和亲使团,犹敢嚣张至此,我要回去禀报父......父亲,杀了他们。”

第44章

那三人不明就里,洛北只有替李重俊遮掩几句,又带着他离开人群处。

他们走过半条杨柳依依的堤岸,李重俊才想起来自己是这是微服出巡。他差点在待考举子之中炫耀身份——若是被有心人看见,不知道要被御史们参个什么罪名:“还好,还好,幸好洛北你拦得及时。”

洛北点了点头:“殿下勿怪,不仅今日殿下不能出声,之后在朝上,除非陛下特地以此事相询,否则殿下也最好不要出声。”

“这是为什么?难道我大唐子民被他们轻侮至此,我这个当太子的,连句公道话都不能说了吗?”李重俊问。

他对政治的一知半解也没有出乎洛北的预料。洛北走了半步,来到一处柳树下,看向头上的一片萋萋绿荫:“殿下是太子,理应为陛下分忧。如今却掺和进了这样一件与朝廷大政有违背的事情,对陛下来说,这与遮天无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