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鲤[京圈](80)
他道:“谈不上喜欢,只是小时候随家里的老人去听过京戏,后来老人去世了,我的那些朋友你也见过,国粹文化只爱麻将……”
凌遥发笑:“那下次,我陪你去听京戏,反正我也还没去过。”
他说:“行啊,但我可不是票友戏迷,只是听个热闹。”
凌遥:“我也是听个响儿。”
沈青黎:“那咱俩还挺配。”
“……”
-
不久,凌遥回到港城,这才得知,创办人贺太太把这个粤剧团挂靠在了一所大学的粤剧研究中心。
团里处于创建初期,人员不多,规模不大,并没有多少工作,只是凌遥听闻,8月份大剧院有联合举办戏曲专场,届时凌思思要上去表演一出折子戏。
她不由惊讶:“这么快就揽到活儿了?”
凌思思说:“贺太太的人脉很广,她也没有想做大,毕竟受众就不多。但是有了这个名头,她能更方便出入一些场合。”
不光是人脉广,还有强大的钞能力,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
但是凌遥想到一个问题:“这里戏院的票还挺贵,有人看吗?”
凌思思道:“也不贵,长者半价,最高的票价不到700,半价就是300多,按以前的专场,都能售罄。”
以当地的消费水平看,票价的确不高,同台表演的还有几位本地小有名气的伶人,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凌思思搭上了顺风车,重拾表演,最近每天勤奋刻苦地练习,吊嗓子、练身段、练戏腔,让凌遥看到了不一样的妈咪。
想想小时候,凌遥时常跟妈妈闹矛盾,动不动就不接她的电话、视频,觉得她作为母亲并不合格。可是现在,凌遥大概是真的成熟了,学会了包容他人的选择。
8月初,凌遥买了戏剧专场的票,坐在一堆粤剧爱好者中间,观看了他们的表演。
凌女士上台表演时,她看得格外仔细,事后也毫不客气指出:“妈咪你有几个地方没唱好,换气没换好。”
这话把凌女士气得皱眉:“我练到这个状态,已经很厉害了。你妈妈我快五十,气息都不稳了,你也不挑好的地方夸夸。”
凌遥笑着说:“其他的唱得很好,身段也柔软,动作到位,我以妈咪为傲。”
凌思思这才满意,还说:“我没交代你,你都知道去后台给我送花,果然懂事了不少。”
凌遥只可惜沈青黎没有过来,要不然带他一起欣赏凌女士的表演。
他这会儿在瑞士出差,联系时,凌遥说:“我过两天就回内地。”
他问:“你不在那里等我,一起回京?”
凌遥:“我想先回广市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再回京。”
他没有勉强,只吩咐她注意安全。
其实,参加同学聚会是假的,她在广市待了两天,住在舅舅家,去看了看外婆,感觉自己于这座城市,也像是一个匆匆过客。
恰好在此时,翻到了关雯发的朋友圈。
随后她订机票,飞往杭市,再转车,去了关雯的家乡。
关雯对她的到来既高兴又惊讶,连声说:“我开始以为你在说笑,原来是真的要过来。”
凌遥道:“我暑假到处游玩,记得你之前拍了好多家乡的风景,觉得很不错,想来实地看一看。”
“现在是最热的时候,古镇那边会凉快一些,明天带你坐着乌篷船去转转?”
“好啊,希望不会耽误你的事。”
“周末能有什么事。”
次日,二人包了一条乌篷船,沿着水道畅游水乡,午饭挑在一间临水的饭店,窗外便是一弯碧水。关雯特地点了当地的黄酒,怕阿遥喝不惯,选择半甜黄酒,入口鲜甜爽口,凌遥觉得还不错,想带两瓶回京,让沈青黎尝尝。
关雯看向她,调侃似的说:“看来你俩的感情很稳定。”
凌遥抿抿唇:“还行。”
“那真是棒,快尝尝这道醉鸡,还有醉虾。”
凌遥说着谢谢,又抬头问她:“雯姐你回家后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回京?”
她笑了笑:“有时候当然也想的,这里毕竟太小了,出门就遇到熟人,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传得到处都知道。但是我妈身体不好,我照顾她的这些日子,也习惯了。”
“况且……”她下意识转了一下左手无名指上闪闪发亮的戒指,嗓音偏低,“我已经订婚了。”
关雯总是给人一种安安静静、温温柔柔的模样,让人相信不论她和谁结婚,她都会努力地经营家庭,给对方幸福。
凌遥没有提赵源那次星夜从申城过来找她的事,很真心地说着恭喜。
关雯也没有提,平静地道:“想让家里人放心,不过我的年纪也摆在这儿,都三十多了,再不结婚,就真的晚了。”
……
凌遥是傍晚的飞机,吃过午饭,便搭大巴去机场。
跟关雯道别时,凌遥忍不住抱了抱她,说道:“雯姐,一定要幸福啊!”
关雯满口答应:“好嘞,你和沈先生也是。”
凌遥还是第一次向旁人做保证:“嗯,我们会的。”
坐在大巴车上,却忍不住鼻子泛酸。
给沈青黎发信息,那边是早上,听见手机声音,便醒了过来的男人,看到她说:“午后骄阳似火,即将回京的某人很想某人,可惜某人不在。”
沈青黎轻笑。
很快,凌遥收到他的回复:昨夜星辰满天,某人连夜收拾好了行囊,马上去见他心上的姑娘。
凌遥边笑边抹泪。
沈青黎,我还是和从前一样,没有远大志向,没有很喜欢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想做的事,但我现在,很想跟你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