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依山来(26)
她沿着江边远远向尹山走来。曾经那个清新秀丽的女孩,如今画着精致的妆容,身着讲究,依然美丽,但在尹山眼里已然有些陌生。
“你怎么比我还早到啊。”她扬着头微笑,在不远处迎面先说了话。
“我沿着江边跑了一圈,刚撤回来。”尹山用手拭着额头的汗。
蒋莹眼前的他,一身黑色运动装,白色球鞋,清澈的眼睛里透着温和的光,刚刚运动完,脸微微红,浓密的发际间冒着汗,和以前打完篮球时一模一样。一年未见,他还是老样子。
她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腿上:“你的腿已经完全康复了吧?”
“没事了,能跑能跳了。”
“你还是那么热爱运动,挺好。”
尹山笑了笑。两人顺着江边往前走了一段。
前面也有一对年轻人,女孩靠着江边的护栏摆好姿势,男生正准备给她拍照。尹山和蒋莹走近停了脚步,等他们拍完照。
“你好!我们外地来的,能帮我们拍个合照吗?” 男生看见他们,上前询问。
“我来吧。”尹山接过男生的手机,大个子半蹲着,拍完一个角度又提示他们换个角度,耐心地帮他们连拍了好几张。
那对年轻情侣头靠在一起,露出美好甜蜜的笑。一旁的蒋莹有些触动,这种美好甜蜜她也曾拥有过。
“听扬子说你要去香港上班了?” 拍完照,尹山问。
“嗯,下周就过去报到了。”
“挺好。”
“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蒋莹最迫切的还是想知道他在事业上有什么规划。他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转向江面:“我明天回新疆了。”
“回新疆是什么意思?”蒋莹停住了脚步。
“我打算过去新疆创业,做民宿。”
“为什么想去新疆做民宿?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不不,因为喜欢,喜欢那里的生活。”
“去那里生活不适合你吧?你还很年轻,你不应该放弃这里啊。”蒋莹和扬子他们一样,不能理解。
“我没有所谓的放弃和不放弃,我只是想遵从内心,做我现在想做的事。至于在哪里生活合适,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吧。”
尹山见蒋莹满脸凝重,继续说:“做民宿对有我很大的吸引力,就像构建一个梦想中的家园,我很想把它做起来。”
“那一辈子就做民宿吗?你想过未来吗?”蒋莹想得多,想得远。
“一辈子?这个我没有想过,会有很多可能吧,我就想这个阶段自己想做的事,后面的事,不是顺其自然的吗?我不想计划太远,我也不擅长精算,很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你左右不了的变化,不可预测,不是吗?”尹山看向蒋莹。
蒋莹低下了头,她清楚尹山所说的变化。对于他来说,伤病、分手、父亲离世,哪一件是他能预料又是他能左右得了的呢?
“你爸爸的事,我听扬子说了。你也不要太难过了”
“我在新疆能释怀一切。我不难过。”
“可是,这是你最佳的选择吗?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做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这风险性很大,有很多的未知。民宿运营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从投资的角度考虑,现在不是最佳时机啊。”
蒋莹习惯将最坏的可能放在最前头去考虑。这次见面,她想寻求一些她认为确定的东西,显然,她的希望是落空的。
“未知?你不觉得未知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吗?”
尹山不为所动,她着急了: “不是,你别太儿戏,如果你有难处,我帮你介绍一份工作好吗?”
尹山按捺不住苦笑,不知道怎么去回应她,或者说不想再做任何回应。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他和她看待问题如此不同。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我明天一早的飞机。”
“你真是要去做了?”
“嗯,已经决定的事,不会再变了。”
“那只能祝你一切顺利。再见吧。”蒋莹不看他,对着江面冷冷地说。
“也祝你一切顺利。保重。”他看了一眼她的侧面,给了她最后一个温情的笑,转身离开。
两人又一次分别,都没有回头。他们清楚,彼此的人生轨迹已是交叉过的十字线,各有各的方向。
这一次是真正的分别,心灵、思想已不再互通。
尹山沿江边走路回家,耳机里传来杨宗纬的歌《我想要》,“我想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霜……我想要青春的绿色和树叶的黄,铺到我将要去的地方,我想要现实的真相和爱的幻想,做精神的房梁,敷脊背的伤……”
他跑了起来,江边的风伴着他的思绪万千。大家都认为他去新疆做民宿是因为无路可走,是逃避现实,却不理解他是因为多了另一处热爱。而且,他准备为这处热爱倾注所有。
第十七章 开干了
“小山呐,行李都收拾好了吗?”尹山明天一早启程,张瑶走进他的房间问。
“差不多了。”
“那边越来越冷了,我给你买了一些防寒的衣服,回头给你寄过去。”
“还买啊,都带够了。”
“那里冬天很长,得多备。”张瑶看了一眼准备好的行李,一个大行李箱,一个背包,一把吉他,一个篮球。
这山上条件艰苦,哪里还有地方打篮球,她心里不是滋味。
“爸爸的相机和无人机我也带着。”
“嗯,能带上就带上,带不上的回头我寄过去。”
张瑶面上轻松,心里担忧的东西可就太多了。她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流露出不舍:“儿子啊,记得有空多给我打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