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金年代!八零港城鉴宝女王(11)

作者: 姚九 阅读记录

换一个环境,发现、挖掘到埋藏于历史沉淀下的宝物,她逐渐沉迷于其中!

下午曾亚美去了一趟裁缝铺,可惜跑了个空,对方出去进布料了,店里的学员也说不准回来的时间。

温槿安虽有遗憾,但没太在意。

傍晚时,朱元仔送来了她采购的生活用品。

朱元仔个子瘦小,却是个吃苦耐劳的性子,

一个人闷不吭声地上了两趟,才把床垫这些家用物品全部送上顶楼。

看他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的模样,温槿安看了一圈,自己连个烧水壶都没有。

看了眼屋外,夕阳虽已落下,外面依然炙热,刚才泼了一盆水在地面,瞬间被蒸干了。

她干脆拿上一块干净的毛巾到水池边浸透,用力拧干,递到朱元仔面前。

“元阿叔,我刚来这里,没准备茶水,你擦擦脸。”

“不能不能!”

看到递到眼前洁白的毛巾,朱元仔连忙后退两步,他慌乱到直摆手。

“温小姐,东西已经全部送到,如果有需要,下次到店里,我给您让利。”

说完他不敢多待,转身小跑着下楼。

温槿安低头看了眼手里的毛巾,唇角微弯,转身回了屋里。

早上起床时,她把床彻底地清洗了一遍,晚上正好换上新褥子铺上凉席。

顶层虽然闷热,可经历了前两天的死里逃生,现在能有一处安歇的地方,她已是欢喜。

这一夜睡得更沉,以至于第二天醒来时已是太阳高照,如果不是楼下喧闹声过大,估计她还能继续睡得昏天暗地。

她翻身起床,打开大门,热气扑面而来,哪怕她天生体凉不怕热,此时也是浑身不适。

楼下的声音越发清晰,她好像听到曾阿嫲的声音。

温槿安眉头紧蹙,走到水池旁,用最快的速度清洗,顾不得擦干脸上的水珠,用手背胡乱地抹了一把,快步下楼。

楼下,曾亚美一脸失望地看着坐在客厅低垂着头的小儿子。

“刘家栋,你难道没有话对我说?”

“阿妈!”

刘家栋抬头飞快地看了眼,刚想说话,站在他旁边的袁素转身看向他,眼睛一瞪,警告道。

“家栋,你要考虑我和德文了,德文今年要入学圣公仁里,你只是一个会计主任,一个月几百块,还不够养家糊口,再这么下去德文连学费都交不起了。”

刘家栋嘴巴张了张,叹息一声。

“阿妈,您就看在德文的面子上吧!”

曾亚美的这栋唐楼,外间因为对外做着生意,所以人来人往,听到吵闹声,也有街坊三三两两地在一旁相劝。

“阿曾,现在公屋的价格便宜,家栋买屋的钱不够,你手里有钱倒是可以赞助一些嘛。”

对面裁缝店的关慧坐在一旁劝解着,不过唇角的抖动,可以看出她强忍的笑意。

“阿慧,听说前几天你家培文带女朋友回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怎么没想到给培文买套公寓。”

曾亚美和关慧向来不对付,她俩身世相同,年轻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港城,都是嫁了个地道的港城人。

不过与曾亚美不同,关慧的生活更崎岖,嫁的男人,好赌成性,住的也是家婆留下的一间唐楼,三代人住在一间小小的楼房,乌压压的,连个转身之地都没有。

裁缝铺生意不好时,关慧也不回去,就坐在唐楼下面的石凳聊着就是半天。

多年对比,导致她对曾亚美暗藏记恨,今天看到刘家栋带着刘家媳过来闹腾曾亚美,她喜闻乐见。

可没想到,曾亚美一句话就戳到她心窝子,气得她张嘴结舌了半天,愣是找不到一句反驳的话。

温槿安下楼正好看到这一幕,她脚步放缓,站在屋外。

“哼,还有什么叫赞助!”

曾亚美面露嘲讽,看向两夫妻。

“你们倒是说说,前几年你俩成婚时怎么在我面前发誓的?”

她可不是那种心软,任儿子家媳拿捏的家婆。

袁素眼珠子转了转,不以为意道:“家婆,这都七八年了,过去的事,还说这些干嘛!”

“哼!什么叫过去的事?”

曾亚美冷哼一声,失望的看向小儿子:“刘家栋,你说呢?”

“阿妈,您这是……”

顶着外人好奇的眼神,刘家栋越发窘迫,声音越来越低,脸颊渐渐涨红。

曾亚美大声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说?既然做了还怕没脸说?”

能在三十年前单身一人闯香城,她会害怕这几句闲言碎语!

她根本不看儿子眼底的祈求,转身看向站在屋外的街坊。

“福伯,廖婶,你们应该记得七年前,家栋这个婚差点没有结成。”

“对,对对,确实有这事。”

陈阿福还有印象,那年刘家栋他阿爸刘阿庆还没死,那段时间为了家栋结婚,阿庆急得嘴边起了一圈火泡。

街坊当时都在猜测,这婚可能结不成了,毕竟当初刘家媳的阿妈阿公都是港府公人,看不上家栋也是正常,谁知道一个月后,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在阿坤家的茶餐厅办了婚礼。

见家婆毫不顾及,袁素慌忙出言阻止。

“家婆,你说这些干什么?我们现在说的是德文上学的事。”

她希望自己提到德文,能让对面的老家伙顾忌一些。

“不说这些,让你在外败坏我曾亚美的名声?说我亏待你们?”

这些年,她不是不知道自家这个儿媳在外说自己守着唐屋,吝啬到一点钱都不给家栋。

曾亚美冷冷地瞥了眼脸色突变的儿媳,不顾阻拦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