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太子妃(21)

作者: 乔燕 阅读记录

萧御姿仪清贵,身影修长,他将手负在身后,淡淡问一句:“王妃在南琼与她兄长感情很好”

这话显然是在问苏婉月从南琼带过来的丫鬟,琴儿。

她们郡主哪来的什么兄长,琴儿一脸莫名,可电光火石间,琴儿明白殿下问的是谁,是未央公主的嫡亲兄长,太子跟湘王,琴儿瞌睡一下子就没了,笑着说:“在南琼,王妃是陛下与皇后娘娘最小的女儿,两位殿下难免对她疼爱一些,所以王妃跟两位殿下兄妹感情很好。”

这话倒是不假,真正的未央公主最亲近的人除了南琼君王跟皇后,便是她的两位兄长以及紫萝郡主这个小堂妹。

就算成王殿下怀疑,派人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萧御微微颔首,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可琴儿这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好端端的,殿下问未央公主的两位兄长作甚。

晚上做的那一场梦,使得苏婉月醒来瞳孔涣散,脑子混沌,一下子忘了自己身处何地,她闭眼缓了好一会,才唤人进来。

“王妃。”

琴儿怕有什么事,早已打发春棠去厨房拿早膳,她自己进来之后赶忙将门给关上。

苏婉月见她神情很是不对劲,问“怎么了”。

琴儿小声将萧御问及未央公主两位兄长的事告诉了苏婉月,她是真的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苏婉月心口泛凉,捏紧了手指,难道是她昨天晚上无意间说了什么。

苏婉月不太能回想的起来,只记得昨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回了南王府,见到了父王,她代替堂姐嫁到北璃,皇后娘娘担心节外生枝,连父王都未让她见,也不知道父王现在怎么样了。

“兴许是奴婢多想了。”见苏婉月面色不是很好,琴儿没敢多说,只问:“王妃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请郎中”

郡主体质阴寒,以前在王府,郡主每次来癸水那几天都疼的下不来床,琴儿担心她是身子哪里不舒服。

苏婉月摇了摇头,压抑着内心涌上来的情绪,她想,今后总还是有机会再见的。

只是不知他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上午,太子妃娘娘派人送了不少礼物到成王府,有名贵的蜀锦,还有不少珍贵的香料,都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

来人言辞恳切,称昨日昭宁郡主一时糊涂,不明自己的身份,才会对成王妃不敬,希望成王妃不要跟她计较。

等太子妃娘娘身边的侍女离开,春芝还是忍不住腹诽一句,“太子妃娘娘出身武将之家,行事滴水不漏,怎么昭宁郡主就没学到太子妃娘娘行事的一星半点。”

“当年镇国大将军父子战死疆场,镇国大将军的夫人随之自尽而亡,那偌大的将军府还是靠太子妃娘娘一个人撑起来的,昭宁郡主靠着太子妃娘娘跟皇室庇佑,性情当然更为娇纵,也更加目中无人。”夏棠从旁边附和。

其实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昭宁郡主心仪她们殿下,所以才不喜欢她们王妃。

算算时间,苏婉月来北璃已经两个多月了,对于北璃如今的局势跟诸皇子的争斗,她算是已经看清了,现今皇子之中争斗最厉害的便是她名义上的“夫君”跟太子,八皇子上次在朝中招了好一顿斥责,倒是七皇子殿下,苏婉月来了之后没见过,也没怎么听说过。

“王妃有所不知,七皇子殿下数月前便奉圣上之命前往青州抵御北边来的流寇,上个月七皇子殿下在青州招人暗算,身负重伤,圣上召七皇子殿下回京,七皇子殿下上奏说北边流寇一日不除,青州百姓一日得不到安宁,待他清除青州的流寇,再回京。”

圣上看到这封奏章可谓龙颜大悦,声称等七皇子殿下回京,他会论功行赏,所以来日七皇子回京,那就不是今时今日的七皇子了。

苏婉月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春棠她们说着话,只是她精神不济,没一会儿就累了,琴儿扶她回屋歇息,再次醒来,已经是傍晚了,苏婉月口干舌燥,舔了舔娇嫩的唇瓣。

正在屋内看书的萧御出了声,“王妃醒了。”

“殿下怎么过来了?”而且神不知鬼不觉的,苏婉月在心里默默的念一句。

“听说王妃睡了一日,所以过来了,王妃现在感觉如何”男人将书随意一扔,瞥她一眼,大腿朝她走了过来。

早上那会儿苏婉月还身子倦怠,全身乏力,这会儿睡了一觉,小腹已经没有那么疼,相反,整个人神清气爽的,女子朱唇皓齿,浅浅笑了笑,“妾身已经不难受了。”

萧御不置可否。

“若是不舒服便说出来。”

这个时辰正是傍晚,屋外光线昏暗,连带着屋内光线也暗,夫妻俩难得这样情意绵绵的说着话,苏婉月抬眼看萧御,见他眉目轻轻皱着,问:“殿下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萧御看她一眼,“只是有一事不解。”

许是屋内气氛正好,苏婉月顺着他的话问“何事”

“如果说你抓到了一个犯人,那犯人分明对你恨之入骨,却又试图讨好你,王妃觉得此是为何”

他是在为朝中的事情烦恼。

苏婉月下意识的想回答“那犯人肯定是有利可图”,可有那么一瞬间,她蓦然觉得男人口中的“犯人”就是她,这个想法来的很荒谬,很不合时宜,但她就是很慌,苏婉月轻咳一声,道:“妾身也不太懂,兴许是那犯人有不得已的缘由。”

萧御将最后几个字反复琢磨,淡淡点评一句,“王妃心善。”

因为他这反复无常的态度,苏婉月不敢再接他的话,于是气氛就这么冷了下来,萧御倒是面色如常,传了膳。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大唐辟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