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辟珠记(267)

队伍中冲出一个家丁模样的壮汉,急切地对掌柜叫道:“我家主人急用,无论价款,卖与我十副!”

掌柜深知众人围观,断不能松口,且已从小姑娘那里赚取了暴利,抵得上全年利润,无需锱铢必较,彬彬有礼地对那人道:“医药亦讲究缘分,今日无缘,名医已经进深山采药去了。若无天灵地宝,又怎能助人重振雄风呢?”

那家丁与掌柜争执期间,邱任悄悄从药肆后门溜走,排队购药的队伍散去了。宝珠走到韦训身边,开心地道:“我订了件好东西,过一两日就能到手。即便治不了病,养生延寿也是很好。”

韦训顿觉不妙,后悔不该放任她挥霍,应该留下足够的旅费,当即追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不筹谋着开销,等走到后半程怕是要吃糠咽菜了!”

宝珠得意地回答:“你别管,那是一笔很值得的花销。”顿了顿,又埋怨道:“你当时劳心费力挖进我的陵墓,为什么不顺手多拿点珠宝?害的我路上囊中羞涩,捉襟见肘。”

韦训奇道:“我当了这许多年的贼,倒头一次听事主如此要求。”

作者有话说:

内容参考《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于赓哲

关于人参的描述来自陆羽《茶经》,上党人参又称紫团参,据说产自上党郡潞州太行山中,早就灭绝了,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东西。

第156章

宝珠给了金匠加急费用,逛了大半天街,寻思着所订之物应该铸好了,便折返向金银行走去。到铺子里问了问,果然已经做好了。她让韦训在外面等着,自己验过成品的成色,称过重量,支付了一笔加工费。

韦训见她从铺子里出来,特意往她发髻上瞧了瞧,依然只有那支桂花。

他狐疑地问:“你买了什么?”

宝珠眉梢飞扬,说道:“你伸出手来。”

韦训提防着她玩什么打手背的游戏,迟疑地伸出爪子。

宝珠将一把沉重冰凉的东西塞到他手心里,韦训定睛一瞧,竟是一把金灿灿的金质开元通宝。

“你数一数。”

韦训拨弄了一下手里的金币,正好十枚,“这是?”

宝珠眼睛亮晶晶的,认真说:“上路时我身上入不敷出,没有钱支付雇佣你的订金,今日终于有点余财了。陈师古当年用十文铜钱买下了你,如今我再用十枚金币把你赎回来。”

她想了想,觉得这番话过于严肃了些,又俏皮地揶揄道:“这便是代替小鱼干的聘礼了,等我有空时,再写一张聘狸奴的聘书给你。十金换十铜,算不得亏待你这位大高手吧?”

韦训握着这把金币,呆立在街头,只觉周围嘈杂的车水马龙声全然消失了,耳中隆隆回荡着“我把你赎回来”这句话。

十三郎亦是喜不自胜,因手里拿满了包裹,用手肘撞了撞韦训,压着嗓子说:“恭喜大师兄,以后你便是公主的狸奴啦!”

韦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大为震撼,片刻之后回过神来,又觉得羞涩,两个耳朵涨得通红,五指紧握,等到意识到时,金币已被攥得微微变形了。他连忙松开手,一枚一枚轻轻掰开,仔细用布帕包起来,装进蹀躞带上悬挂的腰包内。

三个人高高兴兴地走在街上,韦训也极想买一件什么东西赠予她,却舍不得动用这十枚特别的金币。他生而有病,自幼只知道练武与寻药,见识过无数地下的稀世珍宝,从未有过世俗物欲,此时心中却生出将一整个宝库偷出来给她的急切冲动。

他见路边波斯宅邸的篱笆内伸出一支娇艳的秋海棠,想着她头上的桂花快脱水了,该换一支新的花儿戴上,便将包裹挂在驴鞍上,快步走过去折花。

宝珠知晓他心意,喜滋滋地等着,忽而从背后传来呼喝驱赶之声,“官员巡游,行人止步,勿要碍事!”

她回头一瞧,是一名穿红衣的官员骑马出行,看官服约莫五品上下,身边有六名随员。依照律例,在长安,官员非执行公务不能随意进出市场,洛阳的规矩显然没那么严格。此人不仅公然出入南市,还有随员净街驱赶行人。

以往遇到这样的场面,宝珠往往骑在驴上,韦训牵着缰绳将她带到路边,倒也未曾发生过冲突。此时直面官威仪仗,她脑海中根本没有闪避的念头,别的路人都闪身回避了,她还直愣愣地站在路中央没回过神。

领头的随员举起马鞭欲挥,见挡路的人是个丰姿端丽的少女,倒也不敢打她头脸,只擦着身子抽了一下,鞭梢虚虚打在裙摆上。随口骂了一句:

“勿要逗留,你是聋了吗?!”

宝珠心中剧震,浑身僵硬,更无法退后。

此时韦训已赶到,从随员手中夺过马鞭,眼神往宝珠身上仔仔细细扫了一遍,确认她没受伤,猿臂轻舒,抬手将马鞭远远扔到路对面的酒楼顶上。

那几名随员见一个青衣奴竟敢如此放肆,撸起袖子就要围殴他。

骑在马上的官员见宝珠头上插着一支新鲜桂花,“咦”了一声,喝问道:“小姑娘,你这桂花从何处得来?!”

“她戴什么花儿,轮不到你问。”

一股阴冷肃杀的寒气袭来,人或许愚钝,马却直觉敏锐,官员□□的坐骑惊跳嘶鸣,将主人甩了下去。随员们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回头便见主人坠马了,登时吓得阵脚大乱,忙上去追马的追马,扶人的扶人。

韦训拉着宝珠的手,十三郎牵着驴,一行人转到另一条僻静的巷子中,找了家不起眼的街头食肆进去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