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妾(123)
“娘娘,这宫里除了您,还有一个人也容不下明良媛的孩子。”白嬷嬷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玉泉宫的方向。
太子妃倏地扬起嘴角,“也是。”
后宫的事,她不好插手,薛贵妃可就未必了。
第41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平南公在那一年中秋的真实感受。
他在西北戍守,而妻子在扬州娘家待产,信中说孩子的产期就在那几日,因此他日日盼望着来自扬州的家书。
中秋那日军营中一片欢庆,载歌载舞,而他独自望月,思念妻儿。
后来得知孩子在中秋那日出生,想了许多个名字都觉得不好,最终从这句诗中择了“思”字。
简单却写尽了他的一生,他的妻儿在哪,思念就在哪。
若是生辰撞着重要节日,大抵也就一块过了,生辰往往会被忽视。
但明思从未有过,父亲母亲总是在这一日的中午单独为她庆贺生辰,夜间再一块庆祝中秋团圆。
自母亲去后,明思已经三年没有庆贺过生辰,今年入了宫,想来也是没办法团圆。
但她没有想到,太子会安排舅母与弟妹入宫,陪她过生辰。
一早醒来,流水似的赏赐被送进风荷苑,可这些赏赐都不如见到舅母与弟妹的那一刻。
“丰腴了,气色瞧着也好。”舅母一边笑着,一边抹着眼角,聚少离多,忍不住红了眼眶。
得知明思有孕后,章巧与范文翰日夜忧心,连太子妃都会无故小产,明思在宫里头无依无靠,更是胆战心惊。
即便常常书信来往,可明思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两人的心始终悬着,现下瞧见明思,章巧才算安心。
“舅母,您怎得一来就说玉团胖了。”明思挽着舅母的胳膊撒娇。
章巧握着她的手说:“没胖,丰腴点更好看了,面若芙蓉,我们家玉团儿越发标致了。”
单看她这个样子,也知道在宫中过得不错,看来外界传太子独宠明良媛,倒也有些可靠。
先前明思初入宫时,总觉得委屈了这孩子,如今瞧来,莫非太子才是她的良人?
妃嫔家眷入宫,大多不能久留,但今日是明思的生辰,太子特许章巧留在风荷苑用午膳。
他让冯忠以储君规格为明思安排了一桌生辰宴,自个却并未到场,只把风荷苑留给她们一家四口,诉尽相思。
“殿下待你真好,我和你舅舅放心了。”上次让她入宫就是破例,这次又破例让她留在宫中用膳,她这个白身妇人能在宫里待这么久,也是从未有过的事。
以往银烛说太子待她好时,明思总是不置可否,这一次,面对舅母所说,明思含笑点了点头。
不知是为了安舅母的心,还是真在这一日感受到了太子的好。
用过午膳,又待了一会,章巧要带着两个孩子离宫,明思准备了好些东西让她带回去。
章巧不想要,“你在宫里处处都要花银子,不必这些,家里不缺银子,你在宫里得宠,你舅舅开的商行生意可好了。”
但凡旁人知道范文翰是太子宠妃明良媛的舅舅,都要敬上三分,生意哪能不好啊。
银烛笑着说:“舅夫人,您无需担心主子,风荷苑的库房都要堆不下了,殿下隔三岔五什么好东西都往风荷苑送。”
风荷苑再宽敞,也没有前院宽敞,新开了库房,又要摆满了。
章巧这才答应,带着一堆赏赐出宫去了,走在路上胸中底气都更足了。
明思扶着银烛的手,站在风荷苑门口看着舅母与弟妹远去,虽是离别,心里的不舍却没有从前浓郁。
她知道现下想见她们并没有那么难。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想入宫吧,一朝得宠,是真的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给家族带来无限荣耀。
宫中葬送无数红颜,也捧起无数个家族。
宫宴在晚上,不过一般妃嫔命妇会先去皇后宫中见礼,太子妃也派人来请明思,一道去坤宁宫。
但明思没去,只说等太子吩咐,正贤堂的人悻悻离去。
特立独行或许不好,但她不会拿自己冒险,尤其是腹中的孩子,这不仅是她的希望,也是父亲的希望,是明家的新生。
太子妃先带着万良娣去了坤宁宫,妃嫔命妇已经来了不少。
当着众人的面,太子妃假模假样地告罪,“东宫明良媛有着身孕,要晚些过来。”
看似告罪,实则告状。
让众人知道,明思恃宠而骄,仗着有身孕连给皇后请安都能推辞。
妃嫔命妇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姚皇后却笑了,“太子早已与本宫说过,晚些会亲自陪同明良媛过来,太子妃又来请罪,颇懂礼数,快些起来吧。”
姚皇后这话给了太子妃台阶下,可她还是一阵脸热,咬紧牙关撑住笑意落座。
太子亲自陪着明良媛来给皇后请安,到底谁是太子妃?
不少人若有似无地打量太子妃,姚皇后这话,便是证实了明良媛得宠,看来连太子妃都要逊色三分。
太子妃哪会察觉不到旁人的视线,如坐针毡。
后来,太子陪同明思进来时,太子妃才是真觉得耻辱。
明明每次站在
太子身边的人都是她,明思一个妾室,凭什么站在太子身侧?
太子待明思的神色,还是她从未见过的柔和。
只是因为她有孕吗?太子妃垂下的目光盯着明思微凸的腹部,恨不得挖出一个洞来。
姚皇后对明思很是温和,“明良媛不必多礼,赐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