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妾(159)
“你们谁来告诉朕,此事是否属实?”隆盛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帝王威严尽显。
“皇上明察,绝无此事,定然是有人污蔑鲁王府。”薛贵妃跪在阶前,泫然欲泣,侧着半边脸露出最美的姿态对着隆盛帝。
可惜她忘了,她都是当祖母的年纪了,早已不适合再装出这副样子,隆盛帝并未因此心疼她半分。
“既然没有,为何侍女要用性命栽赃你们?据朕所知,二皇孙自入了宫,就再没出宫过,鲁王妃当母亲的,死前都没见到孩子最后一面。”
“皇上不是劝臣妾少抱孩子出去吹风,臣妾想着天晚了,不如明日暖和
些再抱出去,谁知鲁王妃没撑住,臣妾实在愧对于她。“薛贵妃满脸哀痛,眼泪说来就来,哭得梨花带雨。
隆盛帝轻哼了一声,“倒是朕的错了。”
“臣妾不敢,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是臣妾这个当祖母的心疼孩子,求皇上责罚。”薛贵妃不敢再狡辩。
鲁王连连磕头,将额头都磕红了,“父皇,都是儿臣的错,与母妃无关,求父皇责罚儿臣,饶恕母妃!”
看着他们如此,隆盛帝烦躁不已,到底是自个宠爱了多年的母子,不忍心将他们往坏处想,但心里隐隐约约知道这件事是真的。
这几年,她们是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事关两条人命,朕也不得不罚,薛贵妃罚俸一年,禁足一月,鲁王罚俸三年,并且为鲁王妃守孝一年,这一年内不得再娶,也好平息民愤。”
原本尊者是没有为卑者守孝的说法,所以鲁王妃还没走呢,薛贵妃就打算着给鲁王另择继妃。
但皇上吩咐了,鲁王就不得不遵守,这下只怕要成为旁人口中的笑柄。
薛贵妃得宠多年,这是第一次被禁足,离开勤政殿时,心口都快气炸了。
“等禁足结束,二皇孙的满月宴都过去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洗三宴不给办,满月宴也不能办吗?”薛贵妃回到玉泉宫嚷嚷开了。
鲁王垂头丧气,方才因为磕头,现下额头都是疼的,“母妃,我要给王妃守孝一年,那不是这一年也不能有妾室怀孕?”
倘若他给王妃守孝,结果妾室怀孕了,那不是自打脸?可是空了一年,岂不是又落后太子一年了?
他从一出生就在和太子比,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总是比不上太子,上天不公。
“可恨,实在可恨!到底是谁干的?一个婢女哪来这么大的胆子?”薛贵妃怎么都不信一个婢女会这般贞烈,定然是被人收买了。
说到收买,那还用想,自然是东宫了。
薛贵妃眼里浸润着恨意,“本宫要柳太医,太子非不给,否则王妃未必会丧命,太子可真是狠毒!”
“母妃,现在先别想东宫怎么样,您想想我该怎么和节度使交代吧!”鲁王愁得挠头。
原本想着就将此事定性为早产加难产,反正项家也不在京城,赶在他们入京之前处理了那些知情人就是,谁知那侍女这般大的胆子,居然逃出来了。
“还能怎么交代,自然是全部栽到东宫头上去,伪造那侍女与东宫的来往,你这一年不能娶王妃,还是得继续拉拢项家,好在还有二皇孙从中牵线,只要咱们给的利益够多,项家未必会和咱们翻脸。”
鲁王妃之死闹得太大了,风风火火里,皇长孙的洗三宴办得倒是无声无息,悄默声就过了,风头全在鲁王府。
“这种风头,我才不想要呢,是不是啊,小元朔?”明思抱着儿子万事足。
孩子尚小,承受这么多关注也没什么好的。
从前她想要高调,想要张扬,是为了用自身去保住父亲,可如今父亲没了,她现下只想安安静静把孩子与弟妹养大。
范嬷嬷瞅着孩子夸,“咱们皇长孙越发白净了。”
“小孩子长的好快,和刚出生时两个样子了。”明思越看孩子,越觉得有些像嘉平。
不过老话说外甥肖舅,像嘉平也正常。
如今宫里宫外热闹,明思的风荷苑却是难得的清净地。
太子妃被夺了权,待在正贤堂不怎么出门,万良娣意气风发,反倒总是去正贤堂“请教”太子妃,似乎想把人给活活气死,可又挑不出万良娣的错处。
总之不管什么事,反正挨不着明思,坐月子就是要清闲,可太清闲了,也实在无趣,整日都躺在床上睡觉,能把人睡傻,想看会书吧,范嬷嬷又说怕伤了眼睛,也不许她看太久。
她索性让乳母将元朔抱到她身边来,怎么照顾孩子也不必学了,当初嘉平和岁安就是她看着长大的,所以抱孩子驾轻就熟,不像太子,现在都还不敢抱呢。
说太子,太子到。
外头传来他的脚步声,算不得重,但明思就是一耳朵听出来了。
很快瞧见了他的身影,只是看着不大欢喜的样子。
裴长渊进来就将其他人遣了出去,刚好元朔也要喂奶了,明思就先让乳母抱了下去。
屋内只剩下两人,裴长渊在她身侧坐下,把手里的一份供状递给了她,“你瞧瞧,巧露招认了。”
明思接过扫了眼,她以为会看见太子妃的名字,结果却是,“李昭训?”
在明思的印象里,李昭训老实巴交,和文奉仪似的,她居然能做下此等罪事?
还将这件事栽给杨氏,可见其心计之深,并非表面上看着老实。
“巧露受了刑罚,没撑住,冯忠是宫中的老人,他审讯出来的结果,应当无误。”裴长渊亦没有想到是李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