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娇妾(163)

作者: 甜糯 阅读记录

他不会不清楚这几年薛贵妃在汲汲营营什么东西,但他宠爱于她,乐意给她的,她就受着,不乐意给的,她也别肖想。

太子之位稳如泰山,从始至终,隆盛帝都没有想要更换的想法,尤其是如今太子有了长子,东宫有后,他更不会考虑。

他也不想亲兄弟反目,骨肉至亲成仇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尽早将人支开最好,希望鲁王能明白他的意思,歇了心思。

隆盛帝拍了拍手,姚皇后连忙递上干净的帕子。

“就这么办吧,待二皇孙满月之后,朕就寻个机会下旨。”

“皇上有了裁决,臣妾无不遵从,鲁王去了封地后,臣妾也会多多照拂薛贵妃。”姚皇后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上,于东宫而言,这可是个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没多久就出现在了古拙堂的书案上,裴长渊只瞧了一眼,就将其在烛火上点燃,扔进了唾壶。

“殿下,李昭训到了。”冯忠进来回禀。

裴长渊坐回书案后,“让她进来。”

李昭训这是第一次来古拙堂,一颗心七上八下,眼睛并不敢乱看,但她还是注意到了古拙堂栽种着诸多鸢尾花。

就连书房内,也摆着数盆,原本不该在这个时节开花的鸢尾,却张扬着花骨朵儿,眼瞧着就要开了。

古拙堂内四季如春,连花儿也迷失了季节。

李昭训听闻,东宫内,明良娣最喜鸢尾,风荷苑也种了许多。

原来太子不是不喜欢进后院,只是因为后院没有他心仪的姑娘,自明良娣入宫后,风荷苑就成了第二个古拙堂,古拙堂也成了第

二个风荷苑。

这就是宠妃的待遇,她这辈子都没有体会过。

“妾身叩见太子殿下,殿下万福金安!”李昭训跪地,虔诚地拜了三拜。

“起来吧。”裴长渊将书案上巧露的供状往外推了推,冯忠便走过来拿起,递给了李昭训。

李昭训看见供状的那一刻,紧绷的脊背忽然松了,如释重负,仿佛脖颈上悬着已久的铡刀终于落下,她再也不必提心吊胆。

“你可有什么想要辩解的?”裴长渊望着她,想起了当初母后将她赏给自己的时候,不知母后在天有灵,是否会后悔。

李昭训再度跪地,没有任何辩解,“妾身有罪,甘愿领罚。”

裴长渊靠坐在圈椅上,“理由?”

“妾身担忧明良娣生下皇嗣,会夺走殿下对大郡主的关爱,因此猪油蒙了心,不敢喊冤,罪该万死!”李昭训没有丝毫的犹豫,宛如这句话已经在心里酝酿过千百回,就等着太子来问。

裴长渊再问:“是否有她人指使?”

这一回,李昭训没有刚才回的那么快。

有啊,有的,她都是听了太子妃的吩咐!

她多么想说出来,可当她攥紧手,摸到了掌心的长命锁,她就像是被长命锁锋利的边缘割掉了舌头,什么都说不出来。

“无人指使。”沉默半晌后,李昭训垂头,闭上眼。

裴长渊深邃的眸子盯着她,嗓音冷沉,“你可想好了,谋害皇嗣是死罪。”

即便是站在一旁的冯忠,瞧见李昭训这副样子,都不信没人指使。

太子在给她机会,可李昭训不敢赌。

她咬紧了牙关,说:“此事是妾身一人所为,并无人指使!”

裴长渊给了她最后一次机会,“你是大郡主的生母,你知道自己犯了死罪,对大郡主来说要背负多少闲言碎语吗?”

李昭训双眼淌下泪来,连连磕头,“求殿下降罪,但切勿牵连大郡主,大郡主尚年幼,妾身死不足惜。”

这便是还不肯招了,那裴长渊也没这么多闲工夫和她废话,“冯忠,将李昭训带回去,暂时禁足,不得外出。”

“是,奴婢遵命。”冯忠走到李昭训跟前,“李昭训,请吧。”

李昭训又给太子磕了个头,“求殿下怜惜大郡主!”

*

明思在坐月子,用膳都是端到寝屋内用,在床榻旁摆张桌子,用过膳再搬下去。

本也不必这般麻烦,弄个案几搁在床上便是,但太子要与她一块用膳,案几便不大够用。

明思喝着乌鸡汤,对于李昭训不肯指认太子妃一事并不意外。

太子妃现下瞧着是被太子厌弃了,可大郡主还养在她膝下,即便太子将大郡主挪出来,但太子妃是东宫妃嫔之首,背后还有信阳侯,想弄死一个几岁的孩子,也并不难。

李昭训其实就是不敢赌,哪怕有一丝的可能会危害到大郡主,都不敢去赌。

为母则刚。

既然李昭训不认,明思也懒得拿没证据的事去指认太子妃,干脆说起别的。

“家父的死,真的是意外吗?”她早就想问了,可是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裴长渊为她挑鱼刺的手顿了顿,“我还在查,是我对不住你,早就答应过你,会保住平南公。”

明思咽下最后一口乌鸡汤,摇了摇头,“南疆太远了,鞭长莫及,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别人想害父亲,总会有机会。”

太子失信,气急之时,明思也是怨过的,可他本就政务繁忙,隔那么远,想要时时注意到父亲的动向也难。

范嬷嬷说的没错,她最该怪的,是杀害父亲的凶手。

裴长渊将无刺的鱼肉拨到明思碗中,愧疚道:“待我查清,迟早会还你个公道。”

明思吃着鱼肉,弯了弯唇,“我等你。”

用过晚膳,两人逗弄了会元朔。

看着孩子一日日长开,极有成就感。

裴长渊抱过几次之后,已能娴熟地抱起儿子,一日抱个十次八次也不嫌多,反倒不让明思抱了。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九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