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娇妾(93)

作者: 甜糯 阅读记录

太子妃看着色彩艳丽的鹦哥儿,总算想起来殿下那日待她的温情,坐到榻上,用帕子擦干净眼泪,自我安慰起来,“薛贵妃那样得宠,皇上亦没有手下留情,信阳侯府也不是最惨的。”

白嬷嬷连连点头,奉上茶盏,“娘娘说得是,从小年到元宵,大半个月殿下得与娘娘一块出席,娘娘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还是养足精神为重。”

许是有了点盼头,亦或是被白嬷嬷说动,太子妃的心态倒有些转变,忙着年节一事,请安时连明思也懒得针对了。

不过太子殿下这些日子少入后院,也许是没什么可争的。

太子妃不刁难,明思乐得自在,太子不来也没事,她忙着抄写佛经,也没空惦记他。

腊月二十六,“封笔”前,皇上下了最后两道旨意。

一是册封三皇子为鲁王,封地为南直隶。

二是赐婚豫州节度使嫡幼女为鲁王妃,来年三月中大婚。

虽说明思早知此事,但还是忍不住感叹薛贵妃得宠。

薛家才被皇上训斥,三皇子居然得了这么好的封地,南直隶乃鱼米之乡,肥沃富饶之地,扬州就是南直隶辖区内的一个州府。

就是不知道三皇子得了这么好的封地,太子殿下会不会不悦。

令明思没有想到的是,太子不仅没有不悦,看着反倒还有些愉悦。

“你盯着孤瞧什么?”裴长渊有几日不曾来了,还当她在使小性子,难得解释了句,“年底年初事忙,孤不得空。”

“妾身岂是那等不懂事的人,”明思莞尔一笑,说出了心里话,“只是见殿下似乎心情颇佳。”

总说她不懂规矩,但其实她的规矩在裴长渊看来恰到好处,就好似初入宫时,受了欺负也不说,等着他把政事处理了才来找他“告状”,让他心软又心疼。

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愈发牵动裴长渊的心绪,让他愿意和明思交谈,“你听说三弟封王的消息了吗?”

“听说鲁王的封地不错,”明思说完立马拍太子马屁,“但将来天下都是殿下的,再好的封地不也是殿下掌中之物。”

裴长渊被她哄得扬起嘴角,抬手刮了下她的唇角,“你这张嘴啊。”

“封地是不错,但你不知道,原本父皇要给他的封地更大,因为薛家这事,父皇减少了三成有余。”因此,裴长渊才说明思这次立了功。

明思讶然,“这么多?那薛贵妃与三皇子知道吗?”

“自然,许久之前父皇就在考量他的封地,也没瞒着薛贵妃。”这正是裴长渊愉悦之处,父皇临时更改封地,显然已对薛家不满。

薛家与三皇子分不开,那信阳侯与东宫也沾着点亲故。

明思的脑子很快转过弯来,忧心忡忡,“皇上可斥责于殿下?”

这话问得裴长渊愣了片刻,此事发生这么久,太子妃数次求见,只一味请罪,为母家开脱,或许还在怨他无情,却没想过这件事对裴长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他是太子,若不“大义灭亲”,此事传开,势必对他的名声有损,三皇子不会放过这个把柄,定会把东宫一起拖下水。

可不过寥寥数语,明思就想到了其中关窍,担忧他被父皇斥责。

一个聪慧且在意自己的美人,教裴长渊怎能不多宠她几分?

“无碍,回来当日孤便向父皇请罪了,”裴长渊伸手将明思搂入怀中,骨节分明的手指缓缓梳理着她散开的青丝,“这次若非你提醒,孤未必能发觉,记你一功。”

钱德绅长此以往,定然会造成民怨沸腾,迟早压不住,他主动请罪和别人揭露此事,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裴长渊亦有些庆幸。

明思侧脸贴在男人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笑盈盈说:“殿下不是赏过妾身了嘛,只要能帮到殿下,妾身足矣。”

她不能太贪心,让太子“欠”着她人情,要比全部还干净了更好。

她不要,裴长渊却还是想给,“这些日子忙,等开了年,孤带你去京郊跑马如何?”

“殿下当真?”明思嘴上说着不用,可听见这话,眸子明显亮了许多,“妾身可以出宫吗?”

她以为进了宫,这辈子都出不去了,更别说跑马。

“孤何时诓过你?”裴长渊就知道她定会欢喜,她可是在西北马背上长大的姑娘,“只是你回京这么久,还会骑马吗?”

“殿下小瞧人!”明思柳眉一挑,满脸得意,“妾身可是跑赢过西北飞骑营主将的。”

裴长渊眼底溢出点笑,“你说的是你义兄孟绍成?真不是他让着你?”

明思并不意外太子知道孟绍成,气鼓鼓道:“届时殿下和妾身比比不就知道,兴许妾身还能赢殿下呢!”

“孤拭目以待。”裴长渊没有忽视她眉飞色舞的面容,提到跑马,她兴奋极了。

仿佛能从她晶莹的眼眸中看见她从前驰骋草野的快意。

这四四方方的宫墙,束缚了她的翅膀。

但他亦被束缚,她得陪着他。

提起孟绍成,裴长渊顺便说了句,“孟绍成骁勇善战,有平南公之风,父皇打算年后让他代掌西北十三营的帅印。”

“真的吗?”又一个大惊喜从天而降,明思喜不自胜,搂着太子的脖颈献上香吻,“义兄不会让皇上与殿下失望的!”

只怕背后之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把平南公绊倒,上位的却是平南公义子,孟绍成。

皇上还肯用孟绍成,说明对父亲也没外界传的那般猜疑,如此,明思便安心了。

才和太子说到孟绍成,除夕前一日,明思就收到了他的信。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九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