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1)
本书名称:九枝灯
本书作者:粉山
本书简介:
建德二十年,春雷久不声,冬日下有赤色。
宦引巫师妖术,厌魅宫闱,天子不理政事,尚文帝倡“无为而治”,横征暴敛,大肆游乐,广修宫殿。
奸臣依权横行,清流失势,寸步难行。
言初降于泥患中,只托于故人,隐名埋姓。
未到及笄,亦复如是。
隐瞒身份于云府,先生存,再求知,一思一行。
云府一人,皎朗君子,试探身份,又为隐瞒。
待言归故家,知己真姓,一纸《请诛奸宦贼臣书》流于世间,终敲登闻鼓,往检院,告上朝堂。
万民请愿,千臣上谏。
那云中小鹤,仰思俯读,博洽多闻,稽天穷地,探赜索隐,于睿幄之间立身,为万民立命。
伴着她,将旧案重提,沉冤洗雪,天理昭昭,澄清天下。
————修于2023.4.19
注:
【群像文,剧情先行】
【官职习俗等架空北宋】
【he,1v1,双向暗恋,甜文】
【聪敏知进退罪臣之女×孤傲心温柔世家权臣】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朝堂 正剧 群像
主角:苏以言 云鹤
一句话简介:孤灯不明思欲绝
立意: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第1章
建德三十四年。
年中,首相云原出班奏曰:“近年各州县持续大旱,民粮少税高。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司天监监正赵群越班启奏曰:“陛下躬履至仁,诞膺眷命,若陛下自请祭天,年尾必降瑞雪。”
天子敕翰林院起诏,降赦罪囚,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祈瑞象。
却是没料想到——
开封府及周边州府的雪连绵不绝地从秋末下到立春,整个府县均陷进了深厚的积雪中,千里万里不辨物色,茫茫积雪封门数尺。
此雪刚降之时,朝野各方均上贺表,民生乐之,为是瑞雪,没成想,竟到了春还不见停,瑞也成了灾。
*
正月十九日。
天色如墨,大雪覆地。
远方传来马蹄踏雪声,伴随着急切的“驾驾”消失于冷峭的寒意中。
四匹壮硕的马匹呼着白气驶出林子,裹挟着朔风向京府方向跑去,马匹飞快地向前跑着,在如此没入马蹄的恺恺间,沿途竟有不可胜数的人逼近京府——衣衫褴褛有气无力的,像是难民。
刺骨寒风夹着冰贴在赶了上百里路的难民身上,风雪丝毫不可怜这些薄命人。
这一行人是开封府下东明县以及东明隔壁太邑县受此雪灾的百姓,老的少的,残的缺的,他们匍匐前行的目的不过是今晚进入京都——东京,仿佛只要能踏进那个门,他们就能度过这个由瑞变成的灾年,能活命似的。
在这些匆忙向前逃难的人中,突然有个少年趴进雪堆里,头直接砸进雪里啃得一嘴雪——他没力气了。
这少年身上衣物虽华贵,却破烂不堪,无法蔽护他的身体,浑身上下露出的皮肤也全被冻烂,大过冬的,他脚下甚至只着一双不合脚的草鞋,杵着他的那一根树棒子,倒在他那双被冻烂的脚丫旁。旁边的男人赶忙将他扶了起来,将怀里半边干硬馒头掰了一小块塞进了他嘴里,他控制不住地呕了出来,发现是食物,又将其从雪地里捡回,还抓了一把雪,伙同馒头一起吞下。
扶他的人只着要布衣,虽在逃难中被水洗的发白的粗布衣已弄得埋汰,但衣衫完整,胜在能遮蔽身体,他用布做头巾裹着脑袋,只漏出一双惊亮的眸子来,被风雪刺激得眯着眼又继续裹挟着人群向前走去。
*
京都顺天门、开远门十尺外,已然聚集了很多难民了,哭的,号丧的,吵嚷着。
官府先是派了兵持刀拦住难民,一会儿后才有官员指挥着杂役在顺天门搭建起熬粥的棚子,熬粥的下人旁边坐着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官,正端着蓝色兰花纹陶瓷杯品着茶,一旁熬粥的火烧得正旺。他感受到来自火的暖意,舒服得眯了眯眼,抿了口茶,眼神一动,给他打着伞的小厮连忙把茶杯接了过来,讨好道:“府推,这么大冷的天,上头还派您来守着这些难民,真是辛苦府推了。”
闻此言,金府推拿出手帕擦着手,瞥了一眼正点头哈腰赔笑的小厮,把手伸出,小厮又小心翼翼的将茶递给他,他随即慢哼哼道:“你这蠢货懂什么?”
他踢了一下散落在加厚黑色靴子上的碎雪,吩咐熬粥的小厮:“加大火力,再过一盏茶还没熬好,仔细你们的脑袋。”杂役们诚惶诚恐道是后更加卖力起来。
不远处匆匆地赶来一个身着黑色制服的院差,他握着腰间的刀,皱着眉,踏着咯吱咯吱的雪声,扑通一声跪在金府推面前,焦急道:“金府推,有刁民带领着,难民们已经开始暴乱了。”
金府推嘴里的茶还没咽下去,闻言,怒气冲心,呛得死去活来的同时他还不忘泄愤般的将茶杯丢在了院差面前,落下的热水烫化了周围的雪,飞溅的水珠洒在院差不太好看的脸面上,他撇了一下嘴,却也不敢抬头看。
金府推将杯子丢了还不够,他站起身来,伸出脚,一把脚将院差撂在了地上,他也一时间没稳住身形,忙往后倒去。
旁边的小厮将替他遮雪的伞一丢,连忙将金府推扶住,扶正后,不停地拍打着金府推的后背,看到金府推面色不虞,谄媚道:“府推,府推,勿动气,勿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