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之罪(201)CP+番外
林霜柏脸色微沉,幽黑的双眸目光冷然:“恐怕他跟其他几对受害者父母,在达成不报警的共识,又或是来局里之前就已经串好了口供。”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除了生存谷欠望,还会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对金钱、名誉等身外之物的渴望。
为了满足自身对这些有形或无形物质的渴求,人往往会暴露出人性中最恶的那一面。
社会体系下形成的认知和需要,衍生出光明之下的罪恶深渊。
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形成的种种压迫,令人们在社会这个困兽场里疯狂厮杀,谁都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这样的厮杀中,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资源的人,更在乎的不是亲情与道德,而是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财富。
对于闫冧还有其他受害者父母来说,孩子被绑架固然令他们感到忧心与惊慌,可当接到绑匪打来的电话,听到绑匪索要的赎金金额,闫冧所考虑的就不单单只是救回自己的女儿,而是开始去猜测绑匪的身份与目的。
为什么不报警?
只是因为绑匪用孩子的生命做威胁吗?
还是有其他更复杂的原因,比如,害怕绑匪会在他报警后,提出更多跟过去有关的要求,又或是,警方会在追查绑匪的过程中,查到那些他并不希望警察查到的,跟过往经济案件有关的一切线索或证据。
犯人在作案背后有犯罪动机,而一个曾经触犯过法律又侥幸逃脱的人,在面对来自过去的威胁时,其做的每一个决定和行动背后,同样会有值得深究的动机。
“先去找安法医,我要知道初次尸检的结果。”沈藏泽跟林霜柏的看法一致,但在召集所有人开会前,要先等傅姗珊、陈力勤还有其他去给被一同绑架的孩子录口供的多位刑警回来,还要等黄正启、史志杰和王小岩等刑警给几位受害者父亲也做完笔录,然后才能整合当前的资料、证据与口供,针对案件开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调查。
法医部。
林霜柏跟沈藏泽到法医部的时候,安善已经完成了初次尸检。
“死者闫晓妍,年龄九岁,性别女,尸体无明显外伤,并未遭受忄生侵犯。颜面部和眼睑结膜近穹窿部、球结膜的内外眦部有血点,为瘀点忄生出血;颜面部发绀及肿胀明显;牙齿牙颈表面出现淡棕红色,为玫瑰齿;颈部有宽部约十厘米的勒痕,体表有弥漫暗紫红色尸斑,无其余明显外伤;解剖结果心脏右心室比左心室大,胃部有水果、奶油等残留物;死因推测为勒颈所致的机械忄生窒息。”安善简单地说完重点,面上还戴着口罩的缘故并不能清楚看到他的表情,只见他又稍微停顿了一下后才说道:“发现尸体时拍的照片你们应该都看过,说实话让人很不适。”
人对于一些重复操作和面对的事,容易感到习以为常或麻木。
或许很多人会以为,法医每天都在跟死亡以及尸体打交道,也许早就已经习惯,不会再有过多的情绪起伏。
然,这是不正确的。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如何面对以及接受死亡,法医、医生、刑警、消防员等所有跟生命密切打交道的人,并不会因为时常面对死亡与惨剧就渐渐变得无动于衷。
正因为近距离面对尸体与死亡,才更明白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尸体与死亡或许是冰冷的,然而,尸体留下的遗言是死者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而死亡虽无法避免,可无论是自然死亡还是非自然死亡,带来的冲击都巨大而沉重,与死者有关的所有人、事、物,就是死者留给世界的最后温度。
法医肩负着替死者发声传达遗言与还原死前、死亡到来时乃至死后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一切,所要承担的责任,面对的残酷丑恶还有绝望,无法摧毁法医的意志,只会让法医更加热血难凉。
“确实让人不舒服,但,凶手在杀人后做的无用之举越多,留下的证据以及信息就越多,也越能帮助我们尽快破案。”林霜柏知道自己的话多少有些残酷,但,这是事实,“凶手给闫晓妍换装,脸上画笑脸,并且换上不合脚的芭蕾舞鞋,都是一种暗示。这个凶手不仅在勒索金额上有指向忄生暗示,就连杀害闫晓妍后也在改变尸体状态试图传达某种暗示。”
沈藏泽跟林霜柏一同站在尸检台的一侧,看着台上的小女孩尸体,道:“凶手在绑架闫晓妍后不久就杀害了闫晓妍,第二天闫冧付了赎金他就选择抛尸而不是拖延等尸体腐烂,或是将尸体毁坏掩埋,说明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想要让警方介入调查。”
“一般来说,由陌生人或关系并不相熟的人所实施的儿童绑架案占比较低,但这类绑架案的最终结果大多数都是被绑儿童遭遇杀害,所以也被称作是典型绑架。在典型绑架案中,40%的受害儿童会在二十四小时内遭到杀害,还有4%的案件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受害儿童。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典型绑架案中,忄生动机是主要因素,有将近一般的受害儿童遭遇到忄生侵害,,并且三分之二以上的受害者是女性,年龄在6至14岁之间,极少数情况会出现学龄前儿童。另外,大部分针对小学生的儿童绑架案都发生在受害者的家里,或是距离家400米范围以内。受害者多数会被劫持到车里或犯罪人家中,索要赎金的绑匪并不多。大部分被抓到的绑匪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下,平均年龄二十七岁,没有突出技能,未婚,多为失业,连朋友都很少甚至是没有。”林霜柏快速概括了一下相关儿童绑架案的案例情况,紧接着针对本案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