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订婚对象二次分化以后(120)

作者: 半纸蓬蒿 阅读记录

他继续说道:“据那份检查可知,你的精神海评估为B。”

蔚起:“后来,你接到调任,平级调动,由中央大学调动至中央军校,经中央星系高校管理办法统一规定,无论哪所高校,所有首次入职教师都需于该就职院校附属医院进行入职检测,所以,你又做了一份体检。”

“这次,你的精神海评估为A+。”上校看向了身侧沉默的教授,“而前后,也不过半个月。”

精神海是属于当代ABO多性别人类群体和曾经的双性别人类群体在身体机能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和胎儿一出生的任何一处先天器官一样,每一个人的精神海几乎都会有不同的差别,与“没有人会生长完全相同的一个器官”同理。

而所谓的精神海评估等级本质上,每一个阶段评估也只是根据其大脑活性与神经中枢的敏感程度而做出的数据分类,有的人反应强,有的人反应弱;几乎大部分没有外物干预的情况下,人都趋于稳定于一个等级,也就是出生时所处于的评估等级。

这是由基因先天赋予、对于个体本身最安全的一个等级。

但除了本身的先天条件以外,外在手段也确实可以改变精神海的活跃性,从而影响评估结果。

蔚起:“某些经历了长年累月的精神海相关训练的人群,一部分可能因为大脑疲软与神经中枢负荷造成失控,从而产生无意识暴动;而另一种,则是可能会在这样的训练中逐步适应,提高大脑承受阈值,从而提高精神海的评估等级。”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

说着,蔚起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凝练成某种锋利的实质,但他移开了目光,不再去看简秀:“还有一种,就是药物手段了。”

不论是伊维格试剂还是0-号试剂、或者说其他高管控精神海治疗干预药物,都不是轻易能拿到手的糖果。

而药物在身体中发挥的作用受计量与新陈代谢影响,现有药效可持续范围为二十四小时以内,一般超越这个时限,便超过了受体本身可承受范围,失控暴动、继而死亡。

换而言之,二十四小时是人类的上限,不是药物的上限。

蔚起:“体检为了保证身体数据准确性,提前一天你得停药,你的两次体检都没有干预痕迹,我倾向于你没有服药,这就是你身体的如实反馈。”

“所以,你在缺乏长期相关训练,没有短效摄入药物的情况下……”他说道,“半个月内,骤然提升了精神海的评估等级。”

“关于这一点,我很抱歉,但我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我的一切资料都是合法合规的,我可以保证。”良久无声后,简秀才解释道,“具体原因,我不便告知,但出于对公共安全的负责,您可以报告上去,确保我没有说谎。”

“好,我知道了。”蔚起点头,表示接受这个答案,“那下一个问题,和上一个无关……”

“等等!怎么就下一个问题了?怎么就无关了?”难得的,简秀顿在了原地,眉间涌上了一丝诧异,“你知道了?你知道什么了?你不继续问吗?”

他不觉得自己的回答对于蔚起来说有太大的说服力。

蔚起站定,与简秀一起停下。

这时正值饭点,还逗留在路上的行人十分稀疏,此刻更是再无旁者,寂寥得仿佛天地都仅余下了他们二人。

这样冷清而又寂静的环境里,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世界都在回避,他们与人间隔绝,被默许了小小的坦诚相待。

蔚起问:“我应该做什么呢?”

“我以为……”忽地,简秀哑然下来,最后再度扯起唇畔的弧度,几乎是严丝合缝的与方才的笑意重合,“我以为,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审问,毕竟,你的质疑与考虑都属于合理且正面。”

蔚起觉得简秀现在的似笑非笑有些刺眼。

“我只是提问,不是审问;只要这个问题的答案符合我所需要的条件,不有悖于事实依据,那么便是一个可以相信的合理答案。”他淡声道,“你的回答我自然可以验证,既然不会危害他人与社会,我便没有资格逾矩他人的隐私。”

蔚起:“无论有多么正当的理由前提,都不应该是我此刻的借口。”

明明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话语,源自于基本的道德与规则,他却说得一字一句,认真且严谨:“你刚才的想法很不好,简老师,请保护好自己,不必为此感到负罪担忧。”

“为了符合程序正义?”简秀问,“上校。”

“和程序正义无关。”蔚起回答,“只是没有必要,所以我做出我认为正确的选择。”

简秀:“如果有必要呢?”

蔚起:“那么,我可以随时‘错误’。”

第51章

温凉的晚风送来了白檀的平宁与明静, 令人分外安心。

简秀没有说话,蔚起也没有。

蔚起与简秀所见过的多数人相比,都格外的殊途;太多人习惯了站在自己位置、习惯了理所当然, 也习惯了缺乏被动的同理心;会将自己的共情能力好好利用在某些更有利且需要的地方, 绝不浪费。

他已经习惯了形形色色的人站在自己面前, 各抒己见, 用自己视角解读世界,在某些自身的争议行为上, 一定要说明自己选择的无奈, 以自身的利益视角为自己辩护, 哪怕以己度人。

不是说不好,只是蔚起太不同。

他明明拥有太多足以骄傲放旷的资本与实力,甚至被潜在规则隐秘默许颠覆大部分的常规束缚, 以此为前提下,他却也无声地恪守着一切所需的规则与底线, 认真考虑每一个被牵扯其间的人, 就事论事, 丝毫不避讳得利的利益观,可哪怕“错误”, 也绝不否定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