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敬妃重生之朝朝暮暮与君伴(137)
“苏培盛,贤贵妃近日如何?”皇上突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回皇上,贤贵妃娘娘一切如常。每日照料两位阿哥和公主起居,闲时抄写佛经,极少出永寿宫。”苏培盛谨慎回答。
前些日子本来要被处死的崔槿汐投靠到了苏培盛宫外的府上,救人的自然是冯若昭。崔槿汐也听了她的话自愿去服侍苏培盛,他也承贤贵妃的情。
皇上眯起眼睛:“哦?就没打听过前朝的事?比如......立储?”
苏培盛额头沁出细汗:“奴才未曾听闻。”
皇上起身踱到窗前,望着永寿宫的方向:“传朕口谕,明日申时,让贤贵妃带弘晟来御书房。朕要考校弘晟功课。”
“嗻。”
待苏培盛退下,胤禛从暗格中取出一份密折,上面详细记录了冯若昭近半年来的一举一动:与哪些大臣夫人往来,收了什么礼物,甚至包括她在御花园里说过的只言片语。
翻到最后一页,胤禛目光一凝——冯若昭曾秘密接见礼部侍郎冯英的夫人,而冯英,正是主张早立太子的朝臣之一。
“昭昭......”皇胤禛轻声念着冯若昭的小字,眼中寒光闪烁,“你到底想要什么?”
永寿宫内,冯若昭正教弘昊写字。孩子的小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千字文》。突然,笔尖一抖,一大滴墨汁落在纸上,晕开一片漆黑。
“额娘,儿臣写坏了......”弘昊怯生生地抬头,黑葡萄似的眼睛里盈满不安。
冯若昭心中一软,接过毛笔:“无妨,再写一张便是。弘晟要记住,写字如做人,错了就重来,但不能一直错下去。”
说罢摸了摸弘昊的头。弘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时,如意匆匆进来:“娘娘,苏公公来传皇上口谕,明日申时让您带六阿哥去御书房考校功课。”
冯若昭手中毛笔啪地掉在案上。皇上突然要考校弘晟?这绝非偶然。
联想到近日听闻皇上频繁召见三阿哥和五阿哥,她心头警铃大作。
“娘娘?”如意见主子脸色不对,小声唤道。
冯若昭强自镇定:“去准备明日六阿哥要穿的衣裳,要那件宝蓝色绣云纹的。”
待如意退下,她将弘昊搂入怀中,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次日申时,冯若昭牵着穿戴一新的弘晟来到御书房。
刚进门,她就察觉到异常——皇上的案几上摊着几份奏折,最上面那份赫然写着“请早立太子以固国本。”
“臣妾参见皇上。”冯若昭行礼时眼角余光扫过奏折,心跳如鼓。这是试探!
“平身。”胤禛笑容和蔼,招手让弘晟上前,“晟儿来,让皇阿玛看看你的字进步没有。”
弘晟乖巧地走到案前,胤禛随手拿起一份字帖让他临摹。
冯若昭站在一旁,看似平静,实则全身紧绷。她能感觉到,皇上虽在与弘晟说话,目光却时不时瞥向她。
“嗯,写得不错。”皇上满意地点头,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比起你五哥还差些。弘昼昨日写了一篇《出师表》,字字有力,颇有帝王之风。”
冯若昭指尖微颤。皇上这是在暗示属意五阿哥?
于是她故作欣喜:“五阿哥天资过人,如今又是由皇后教养也算是中宫嫡子,实乃皇上之福,我大清之福。”
胤禛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贤贵妃觉得,五阿哥可为太子否?”
这个问题直白得近乎残忍。冯若昭知道,此刻一句话说错,便是万劫不复。深吸一口气:“立储乃国之大事,臣妾一介妇人,岂敢妄议?”
“无妨,朕准你说。”皇上步步紧逼。
冯若昭跪下,额头触地:“若皇上垂询,臣妾以为......皇上千秋鼎盛,立太子一事需得从长计议。”
“前朝很多官员都支持弘晟做太子,贤贵妃怎么看?”胤禛冷眼打量着冯若昭。
“弘晟年幼顽劣,不堪大任。”冯若昭声音坚定,“臣妾只愿他平安长大,为皇上分忧,不敢有非分之想。”
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见弘晟写字的沙沙声。
良久,胤禛轻笑一声:“昭昭过谦了,弘晟自幼在朕身边学习,朕知道这孩子的秉性,哪是你说的什么顽劣,咱们的儿子好的很,快起来吧。”
冯若昭背后已被冷汗浸透。她知道,这场试探远未结束。
果然,三日后宫中设宴,皇上特意安排三阿哥与五阿哥坐在自己左右,而对弘晟不闻不问。
冯若昭冷眼旁观,看着弘晟从期待到失落的小脸,心如刀绞,却不得不强颜欢笑。
“额娘,皇阿玛是不是不喜欢儿臣了?”回宫的路上,弘晟小声问道,眼中噙着泪。
冯若昭蹲下身,轻抚孩子的面颊:“皇阿玛日理万机,弘晟要体谅。明日母妃带你去御花园放纸鸢可好?”
弘晟点点头,却仍闷闷不乐。冯若昭将他搂入怀中,眼中闪过一丝狠绝。
皇上自甄嬛去了后疑心越发重了,只是冯若昭一直谨小慎微从未越举,想不通哪里让皇上起了疑心。
若不解除皇上的疑心,之前所做种种怕是白费了。万般无奈,冯若昭只能求助那个日日在皇上眼前的人。
消息很快传回来,御前的奏折里有一封果郡王“死前”的血书,字里行间力荐弘晟为太子。
冯若昭压不住内心的愤怒,将桌上的茶杯一把都扫在了地上。
如意进来看到满地狼藉,惊的说不出话来。自她开始伺候冯若昭,就没见她发这么大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