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敬妃重生之朝朝暮暮与君伴(58)
第51章 暗香
临近年底,西北战事屡传捷报。皇上对华妃的恩宠,又多了些。
因着冯若昭有孕,也因着年羹尧的战功。为了嘉奖华妃,胤禛不仅赏了华妃一斛皇后才有的东珠,还将除夕宫宴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华妃。
合宫夜宴这一天,后宫除了“生病”的莞贵人和端妃,全部盛装出席。
就连大家印象里,放荡不羁爱逃席的果郡王也早早到了。
宴饮开始,歌舞升平。
西北之战大胜,胤禛对着华妃大肆夸奖了一番年羹尧,华妃亦是与有荣焉。
推杯换盏,众人脸上皆洋溢着笑容。
皇后起身给皇上敬酒,皇上不知说了句什么,皇后脸色微变,却很快恢复笑容答话。
各宫嫔妃也是铆足了劲,有弹琴的,有唱歌的,一派花团锦簇。
冯若昭却看见皇上心不在焉,直愣愣盯着一旁盆景里的红梅。心中暗笑,这一定是又想他的爱妻纯元了。
果不其然,和皇后说了几句话就起身离开了。紧接着果郡王被皇后叫了去,跟在皇上后边也出去,同时出去的还有皇上身边的苏培盛。
冯若昭知道,今日便是甄嬛和皇上的初遇。一段梦幻的开始,也曾帮过甄嬛复宠。
冯若昭心里的好奇起来了,叫来了含珠悄悄交代了几句,含珠会意趁大家不注意也退了出去,不久一个小太监悄悄躲在了倚梅园的亭子旁。
听着不远处有宫女抱怨,除夕夜有人安排她来修剪梅树,小太监怕被发现赶紧隐了身形。
小太监藏好,不一会儿,便听见有脚步声传来。不远处的宫女也蹲下了身子。
身披斗篷的女子,一手拿着灯笼,带着笑意在红梅里穿梭。同时另一阵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也忽远忽近传了过来。
女子似找了心仪的梅树,将手里的什么东西挂在了树梢。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听得不真切,只听见最后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时一男子声音响起:“谁在那里?”
小太监听着耳熟,仔细瞅瞅看见了貂皮大氅下的明黄褂子,估摸着应该是皇上。
穿斗篷的女子吹了手里的灯笼,也躲在了小太监对面的亭子旁。她自称是倚梅园宫女,一番推辞跑开了去。紧接着又有人来找皇上,言语间应该是果郡王。
皇上和果郡王交谈着,并肩走了出去。刚刚真正的小宫女也悄悄离去,确定没人了小太监才一瘸一拐走出来。
蹲的有些久了,小太监的腿有些麻了。艰难的走到刚刚斗篷女子许愿的树前,刚刚挂上去的东西却不翼而飞。
冯若昭听着小太监的转述,不由发笑。
她只知道甄嬛与皇上二人有过这一段奇遇,却不曾想这么有意思。二人身后的黄雀是一波接一波,难怪那余莺儿突然得宠了。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不正是纯元皇后最喜欢的诗句嘛,纯元皇后一人死,后宫众人凭借一点相似皆可升。白月光的杀伤力一直这么大。
真是不知道该感叹皇上是多情,还是专情了。还好还好,冯若昭不沉迷于情爱,自然也不会难过。
只是替那些影子们,悲哀一片刻罢了。
如今冯若昭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她将手放在肚子上感受着胎儿的心跳。
明天过后,宫里多了一位余答应。现在的后宫可真是百花齐放了,就是这余氏很快就投靠了华妃,不过也是个有意思的,只是有些没脑子罢了。
自然是得宠人越多,皇后就没有闲暇盯着她了。所以冯若昭也得让甄嬛加入到这场战局来,后宫的风也该起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便传出了胤禛新封倚梅园宫女为官女子的消息。
没几天又晋了余官女子为答应,圣宠颇浓隐隐要赶上之前受宠的安陵容了。
新晋的嫔妃都有了危机感,只是余氏的家世过于低微,也不会对大家有多大威胁。
只是余氏得宠又投靠了华妃,在宫里逐渐嚣张起来。
冯若昭听着底下人来报,前日余氏见沈贵人不仅不行礼,还让沈贵人给她的轿辇让行,同时在宫里日日夜半高歌,吵的各宫不得安宁。
就这样,皇上还赐了她“妙音娘子”的封号,有意要抬举她。
“娘娘,这余氏也着实没规矩了些。”如意替冯若昭梳着头,眉头皱着。
“她这是自寻死路,我们不必理会。好几天没见和曦了,你去把欣贵人请来吧。”冯若昭记得上一世,也就是这几天,余氏将当时还是常在的欣贵人关进了慎行司。
这次欣贵人和她交好,她还是嘱咐几句的好。免得和余氏对上了遭劫难。
欣贵人自然是心思通透,她现在位分也不低,又有贤妃护着,日子过的舒坦,自然不会去和余氏找晦气。
只是傍晚和淳常在回宫的时候还是遇见了余莺儿,余氏坐着凤鸾春恩车哼唱着小曲。欣贵人只觉晦气,拉着淳常在想赶快回宫。
无巧不成书,尽管有意避着余氏,两人正要转身离开。但这一世方淳意的灯笼却着了起来,余莺儿的马车又受了惊。
余莺儿被狠狠震荡,身形不稳朝前倒了去。当下就依旧是不依不饶起来,嘴上捡难听骂着淳常在。
淳常在哪见过如此撒泼的阵势,被余氏吓得哭了起来。
欣贵人见此情景自然也不惯着她,大声呵斥了几句。
余莺儿更是气愤不已,只是面对等级比她高许多的欣贵人,思索片刻她不敢多言。
只把矛头转向了,一旁年纪小位分低的淳常在,她知道淳常在还没侍寝,于是让身边的太监将人送到了慎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