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黛玉直播间:今天泪崩百万算力(54)

作者: 喜欢养猫的铲屎官 阅读记录

贾雨村走过来扫了一眼手机屏幕,嘴角不禁抽动:“颦儿,你刚才那句‘霖雨润如酥,稚子惧雷霆’,确实有点...”

“连你也!”

黛玉甩袖而起,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早知如此,就该听父亲的话送苓儿去传统私塾!”

“现在哪还有私塾...”

贾雨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点开了一个链接,

“不过有家新开的‘金陵幼儿园’倒是主打传统文化,创始人叫...”

“王熙凤?”

黛玉猛地凑近屏幕,只见照片上那女子丹凤眼、柳叶眉,正对着镜头笑得明媚张扬。

虽然烫了时尚的波浪卷发,但那神韵分明就是荣国府的琏二奶奶!

贾雨村诧异地看着妻子瞬间苍白的脸色:“你认识?”

“不...不算认识。”

黛玉强自镇定,“只是这名字...与故人相同。”

当晚,黛玉辗转难眠。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了斑驳的影子。

她轻手轻脚的起身,来到了女儿的房间。

【微茂推稳】

五岁的苓儿睡得正香,小手里还攥着睡前读的《声律启蒙》——黛玉坚持要教的,尽管贾雨村更倾向于编程启蒙玩具。

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

家长群里,李老师发了一段《春晓》的朗诵视频,准备用于六一儿童节表演。

黛玉正要划走时,视频里传来了老师明显读错的字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花落知多少’!”

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黛玉回头,发现苓儿不知何时醒了,正皱着眉头看视频,“老师读错了,‘少’字该念第三声!”

黛玉连忙捂住了女儿的嘴,但为时已晚——她的语音已通过手机话筒发送到了群里。

凌晨三点十五分,周念敏小朋友纠正老师读音的消息,在“小向日葵班家园共育群”里炸开了锅。

次日清晨,黛玉顶着黑眼圈送苓儿入园时,明显感觉到其他家长异样的目光。

穿粉色套装的陈妈妈故意提高了音量:“有些人啊,家里教孩子当众给老师难堪,还自以为有文化...”

“就是,”穿运动服的张爸爸接茬,“现在谁还背古诗啊?AI一秒生成几百首。”

黛玉攥紧了苓儿的小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这时,一阵熟悉的香风袭来。

“哎哟喂,这不是林妹妹吗?”

黛玉浑身一颤。

转身就看见一个穿香奈儿套装的女人踩着细高跟正向自己走来,耳坠上的珍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那姿态、那声调,活脱脱就是王熙凤再世!

“王...王园长?”黛玉勉强维持着镇定。

“叫我凤姐就行!”

女人热情地握住了黛玉的手,突然怔了怔,“怪了,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看我的眼神...熟悉得很。”

黛玉心跳如鼓。

这时一个穿米色职业装的清秀女子走了过来:“园长,晨会要开始了。”

她看到黛玉时也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抚了抚发髻——平儿惯常的动作。

“这是平主任,”

王熙凤介绍道,又压低声音,

“林妹妹要是对小向日葵班不满意,随时可以转来我们金陵园。像苓儿这样的好苗子,放普通幼儿园可惜了!”

黛玉恍惚地接过了烫金的名片,上面印着“金陵国际幼教集团董事长王熙凤”。

回家的路上,她鬼使神差地让司机绕道去了那所幼儿园——灰瓦白墙的仿古建筑,大门匾额上“金陵幼儿园”五个字竟是启功先生的手笔。

“妈妈,”苓儿拽了拽她的衣角,“我想学那个。”

她指着园内一群穿汉服吟《弟子规》的孩子。

当晚,黛玉向贾雨村提出了转学想法。

贾雨村正在调试给苓儿新做的量子手环,头也不抬:“现在这家不是挺好的?量子波动速读班全杭州只此一家...”

“我要她学的是做人道理,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黛玉夺过手环,“你整天把这些仪器戴在孩子身上,可曾问过她是否欢喜?”

贾雨村终于放下了工具:“我们当初说好的,传统教育我不干涉,科技培养你也...”

话未说完,家长群突然弹出了一条@全体成员的消息。

李老师通知下周将举办家长开放日,特意强调:“请各位家长用通俗语言与孩子互动,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影响教学统一性。”

后面跟着几个家长点赞的表情。

黛玉气得手指发抖:“他们这是针对苓儿!”

“我去。”

贾雨村握住她的手,“让那些家长见识见识,什么叫‘降维打击’。”

开放日当天,贾雨村一身休闲西装出现在了教室,立刻引来了妈妈们的窃窃私语。

当他蹲下身子帮苓儿调试全息投影作业时,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凑了过来:“您是做IT的?这投影仪是什么牌子的?”

“自制的。”

贾雨村随口道,“用量子点技术改良了普通DLP...”

“爸爸!”苓儿突然拽他袖子,“老师说该分享家庭照片了。”

轮到苓儿展示时,她播放的全家视频引起了小朋友的阵阵惊呼——画面里黛玉穿着汉服在桃树下吟诗,每念一句,空中就绽放出相应的诗句光影。

“这是后期特效吗?”李老师惊讶地问。

“不是呀,”苓儿天真地回答,“妈妈一念诗就会这样。爸爸说是因为妈妈的眼睛里有...有...”

“量子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