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黛玉直播间:今天泪崩百万算力(59)

作者: 喜欢养猫的铲屎官 阅读记录

画面切换到某种头盔式设备,黛玉立刻认出这与贾雨村实验室的量子读取器极为相似,但多了几组可疑的电极。

“监测脑波?”黛玉故作天真地问。

“更准确的说是‘量子态意识引导’。”

张校长微笑,“帮助特殊儿童...适应普通社会。”

黛玉突然站了起来,杯中茶水纹丝未动:“张校长可读过韩愈《师说》?”

“这...”张校长明显没料到话题突变。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黛玉声音清冷,“儿童如幼苗,当顺其天性而育之,岂可以器械‘引导’?”

办公室突然安静得可怕。

张校长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苏珊的手指悬在全息控制面板上,微微发抖。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然响了起来!

“量子波动警报!”苏珊惊呼,“强度5.7级!”

张校长扑向监控屏:“是亲子休息室!”

黛玉心头一紧——苓儿正在那里等候!

她不顾阻拦飞一般的冲出门去,珍珠胸针在奔跑中发出细微的蓝光。

走廊上的电子屏全部变成了雪花状,应急灯诡异地闪烁着。

亲子休息室里,苓儿蜷缩在角落,小脸通红,手腕上的胎记亮如烛火。

一个女教师试图靠近她,却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开了。

“别碰她!”

黛玉冲过去抱住女儿。

苓儿在她怀中发抖,嘴里喃喃着:“妈妈...坏人...镜子里有眼睛...”

当张校长等人赶到门口时,却被贾雨村拦住了。

他不知何时出现在学校的,手中正拿着一个类似手机的设备,正飞速的输入代码。

“量子纠缠反应。”

他冷声道,“我女儿能感知到某些...不善的意图。”

张校长脸色大变:“贾总监?您这是...”

“来接我妻子女儿。”

贾雨村边说边按下了最后一个键,全校的电子设备同时黑屏了一秒,然后又恢复正常,

“顺便检查下学校的网络安全——漏洞多得吓人。”

回程的自动驾驶车上,黛玉轻拍着昏睡的苓儿:“你早就潜伏在学校?”

“胸针是双向的。”

贾雨村调出一组数据,“他们那个‘天赋计划’比想象的更可怕——试图用量子纠缠原理,远程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黛玉倒吸了一口冷气:“王熙凤的金陵幼儿园是筛选器,这所学校才是真正的...”

“实验室。”

贾雨村接话,“但奇怪的是,他们似乎特别关注能产生时空感知的孩子...”

车窗外,西湖水波粼粼。

黛玉忽然想起大观园的沁芳闸,也是这般水光潋滟。

怀中的苓儿动了动,小手无意识地抓紧了她的衣襟。

三天后,西湖国际学校给黛玉发来了“科技开放日”的邀请函。

张校长特意注明:“期待令爱的全息诗词展示”。

“陷阱。”贾雨村断言,“他们想公开测试苓儿的能力。”

黛玉却笑了:“那就给他们一个难忘的‘展示’。”

开放日当天,学校礼堂座无虚席。

张校长致辞时,目光不断瞟向坐在前排的苓儿。

小姑娘今天穿着特制的汉元素连衣裙——贾雨村在衣领内缝入了最新研发的量子屏蔽层。

“今天很荣幸邀请到周念敏同学和她的母亲,为我们展示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张校长笑容满面,“同时,我校科技顾问王女士将为大家介绍‘天赋计划’的最新进展。”

掌声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上了台——王熙凤!

她今天换了副金丝眼镜,白大褂下隐约可见手腕上的“风月宝鉴”纹身。

当她靠近话筒时,黛玉敏锐地注意到她耳垂上戴的“珍珠耳钉”与学校工作人员的徽章如出一辙。

“各位家长,”王熙凤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人类大脑存在无限可能,尤其是儿童...”

黛玉悄悄握紧了苓儿的手,感觉到孩子的手心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贾雨村在后排调试着全息投影仪,对黛玉使了个眼色。

轮到苓儿展示时,礼堂灯光暗了下来。

小姑娘站在舞台中央,脆生生地开始朗诵《春江花月夜》。

随着诗句的流淌,贾雨村操控的全息投影在空气中构建出来相应的景象——江水、明月、花林...栩栩如生。

观众席发出阵阵惊叹。

但当苓儿念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时,异变突生!

王熙凤突然按下了手中的某个装置,全息影像剧烈的扭曲起来。

更可怕的是,苓儿手腕上的胎记开始发光,小脸因痛苦而皱成一团!

“就是现在!”贾雨村大喊。

黛玉迅速从袖中掏出一枚冰魄珠——正是她母亲留下的那颗——高举过头。

珠子在黑暗中爆发出了耀眼的蓝光,与苓儿的胎记光芒相互呼应。

更惊人的是,王熙凤耳坠和现场所有校方人员的徽章同时冒出了青烟,像是被某种力量烧毁了电路!

等到全息影像重新稳定后,大家发现却不再是预设的画面。

此刻悬浮在礼堂上空的,分明是大观园的立体投影!

黛玉看到年幼的自己正在潇湘馆前葬花,而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远处桃树下守望...

“不!这不可能!”

王熙凤尖叫着后退,“量子记忆场怎么会...”

张校长脸色铁青地冲向控制台,却被突然跳闸的全场灯光拦住了。

等备用电源启动时,黛玉一家已经不见了踪影。

只剩下礼堂中央的地面上,静静的躺着一朵全息的海棠花,花瓣上隐约浮现着《葬花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