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情道仙尊为我折腰(131)

作者: 玉岭北 阅读记录

庄锦复上前递来帕子,苓术接过,为李嫦擦眼泪,温柔道:“上一辈的恩怨跟你没关系。”

“都是假的,呜呜呜,我娘并不爱我,灵根也不是我的,我感觉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娘偷来的,我安然享受了十六年,就像做了一场大梦,梦醒来我什么都没有了……”

庄锦复插不上话,在旁边站着,默然地烘干了两人身上的湿衣。

苓术耐心道:“得到过总比从来都没有好,灵根已经到了你身上,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换给你的,你没有错。”

李嫦听到此,哭喊道:“那我再挖出来,我不要了!”说着剑现于手中,快速往腹中捅去。

一颗轻飘飘的冰晶迅速飞过,击中李嫦的手腕,手腕痛楚,持剑不稳,松开了手,剑身一抖,从手中飞出,落到庄锦复手中,她又是从前那副清冷样,冷声道:“我帮你挖。”

“你法力低微,手法不好,一次挖是挖不出来的,自己开刀,起码要破腹十来次才能挖干净,还是我来吧。”

“不过你放心,我有朋友能治灵根被挖留下的损伤,治好之后,让你一生只做一个与修真途无关的普通人,你可满意?”

未等李嫦回答,庄锦复说罢持剑走过来,一身冷意,面上无情:“我第一次做这事,手法不好。”

“锥心疼痛是肯定有的,流血也是正常的,可能要挖五六次吧,你忍一忍。”

临近时挥剑而起,李嫦当时就吓怕了,直往苓术身后躲:“我不挖了,不挖了……”

苓术悬起的心放下来,侧头去看身后的李嫦,耐心道:“仙尊坏,我们不理她,湖边冷,跟我回……”

说到这儿苓术喉头哽住,她在这儿也无别处可去,唯……清息山一个家而已。

“我们一起回清息山好吗?”

庄锦复挥剑的手放下,怔愣住,看着苓术。

被看的人目不斜视,关心着李嫦的反应。

李嫦抽噎地低声道:“嗯,我跟你回去。”

回到清息山,安置下来。

李嫦捧着海姑给她煲的人参汤,裹着被子坐在榻上看着围在榻前的一圈人。

苓术、庄锦复、海姑、王里赋、李峤言、安红长老、赵赤,还有一些她旧日的好友。

“你们别……围着我,我不会再去做傻事了。”她讪讪笑道,回想起来也觉得自己傻透了。

李峤言自责不已:“都怪我当时出门没带够人手,没看好你,要是仙尊和苓术到得再晚些,我可就没你这个好侄女了。”

李嫦又哭:“姑妈你还认我,呜呜呜。”

李峤言:“这是什么话,你一直都是我们李家的大小姐,谁说过不认你了。”

李嫦:“可我是妖啊……”

李峤言心疼地搂住她的脑袋:“妖怎么了,妖跟人一样,分好坏,嫦儿向来心性纯良,是我们李家的骄傲。”

李嫦黏糊糊地靠过去,甜甜说了一句:“谢谢姑妈。”

苓术再一遍思忖,不对不对不对,李嫦是纯血的妖啊,娘亲和母亲都是妖,李家,还有秘辛!

庄锦复会读心似的,在她耳边状似不在意地说了句:“李家三小姐李忻之是养女。”

养女是妖,合理起来了。苓术反倒堵她的话,小声:“谁说我想知道了!”

庄锦复:“哦。”

苓术:“……”

王里赋则是作为一宗之主的身份来说的:“李嫦,你助上清宗度过笔谈山荒祸阵的大劫,是上清宗的恩人,从前尚没有妖在此修炼的先例,为了你破了这不成文的规矩也未尝不可。

对于你在宗门内的归属问题,我言一切照旧,你仍拜在安红长老门下修行,从今往后谨记门规,诚心修行,切莫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李嫦欢喜地应下,下榻行礼:“弟子谨记掌门教诲。”又拜了安红长老。

安红长老扶起她,好不痛心:“我就你这么一个乖徒!你走了为师怎么办!谁陪我下山看戏啊!”

李嫦“唔”了一声,说:“师尊,我知道苦是什么滋味了,比苦瓜苦多了。”

苓术:“以后还喜欢吃苦瓜吗?”

她一说完,众人皆笑。

李嫦跺脚,很不好意思:“哼!不告诉你们!”

庄锦复吩咐道:“海姑,今晚的菜加个苦瓜。”

“仙尊,你怎么也这样!”

众人:“哈哈哈哈。”

李嫦事罢,兔妖的身份也查出来了。

她原是南西城近德山村的一个农家女,名叫戴单,全家都没有修炼的根骨,一家人踏踏实实种田养家,在修士为抢夺妖丹,对妖赶尽杀绝的时代里,因为妖丹没有利用价值,灵根也差,竟幸运地保全了性命。

后来被李忻之强取豪夺,毁了一切,李忻之死后,替代她潜藏进李家,尝到世家的优越感之后,夺人灵根自换,用禁术修炼,弄权上位,背地里做灵根买卖,暗地里王里赋的人一直在监视,直到戴单刺杀苓术失败,被苓术发现她露出的马脚。

苓术是个不怕事大的性子,别人欺负她,她定要数倍奉还,她揪住不放,反倒逼急了戴单,想“一网打尽”苓术等人,此前一直跟王里赋暗中相斗,互相压制,谁也胜不了谁,在王里赋生辰宴上发事,最后落得个惨然的下场。

“戴单的案子能这么快结案,多亏你了苓术。”李峤言头疼地翻看着笔录。

“我也没帮什么。”苓术淡然道。

她应着这话,心里想的却是别的,照书上来说,她和她娘亲温姬是这世上最后的妖,可是按照调查来说,戴单一家人却因无用而保全了生命,她的教材不存在什么版本陈旧的问题,每年都会重新编审,填补不足,不可能连这世间还存在妖这么重要的事也能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