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219)
应无俦朝一旁的副将士使眼色,那两个人就把桑珥给拦住了:“姑娘,咱们落后些,好让主子们说话。”
桑珥当然不情愿,但看到温鸣谦的眼神便也不言语了。
春日的午后,格外温暖怡人。
有鸟儿在树间鸣唱,阳光将花影筛得满地。
“我是个直人,不会转弯抹角。那天你在无求庵门前念的那两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应无俦问。
“这两句诗的意思,王爷应该比我更明白才是,又何须我多言解释呢?”温鸣谦一边朝阶下走着一边说。
“好,算我问的不对,现在我重新问你,为什么要对我念那两句诗?你究竟知道些什么?”应无俦深吸了一口气说。
“两句诗能代表什么?”温鸣谦依旧不答反问,“就算我说了,王爷又会真的相信吗?”
应无俦被她的话问住了,他的确不能保证完全相信温鸣谦所说的话,因为他认定了温鸣谦所图非小且见不得光。
“不如这样吧,我给王爷讲个故事听。反正山路崎岖,要走上很久。”温鸣谦朝前望了望,她现在的位置只能望到半山,后半段路尚且看不清。
应无俦跟在她身后,相隔两三步远。
“从前有个姑娘,她是天底下最美,最温柔,最善良的姑娘。凡是见过她的人没有人不喜欢,尤其越是了解她,对她的感情就越深厚。
这个姑娘长大以后,自然而然嫁了人,住进了一座很大很大的房子,可是她在里面并不快乐。
因为她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被困住了翅膀,更可怕的是,不论她怎么韬光养晦,也依然有人要害她。
有一天房子里的主人有事出去了,把她和那个坏人都留在了那里。
她知道坏人要害她,所以她就和一个忠心的卫兵逃了出去。
他们跑了很远的路,可依然没有甩脱卫兵。他们的下场很凄惨,不但丢了性命,还被人构陷是私奔出逃。
后来世人都传说,这个女子淫奔不才,丧尽天良。
而害她的坏人,依旧好好地活在那大房子里,受人敬重和敬仰。”温鸣谦的语声平缓低沉,像一管洞箫呜呜咽咽。
“你怎么知道……她的故事?”应无俦的声音微颤。
“这个故事王爷也知道吗?”温鸣谦脚步不停。
“我……知道,只是我离她太远了……”应无俦无限伤感。
“王爷这么多年不娶,是因为她吗?”这一次温鸣谦站住了脚,回身看向应无俦。
“是……”应无俦咬牙,“我忘不了她……那春水玉当初是我找人做了,准备借姑姑之手送给她的……可是晚了一步……”
良久沉默,只有风拂过……
“王爷,其实她逃出去是打算去找你的,只是没来得及……”温鸣谦眼中有泪,摇摇欲堕。
第199章 忆故人
应无俦仿佛被这句话击倒,不得不扶住旁边的树。
他的手抖得厉害,好半天才能开口说话。
“你……你怎知这些事?”应无俦死死盯住温鸣谦,“求你告诉我,否则我不会罢休。”
他的语气哀求大于命令。
“王爷相信我所说的吗?说不定,这只是个故事。”温鸣谦提醒道。
毕竟她从一开始就说了这是个故事。
“不会的,你一定知道些什么。”应无俦摇头,“我和她的事,知者甚少。就连姑姑也不会这般清楚,可见你与她的关系极近,你是她的什么人?”
应无俦急切地问道,这么多年他把那个人藏在心里,不敢对任何人讲。
他以为他要埋藏一辈子,直到死的那天。
因为这世上满是对她的骂名,就连史书上都是如此。
“我们虽为异姓,却情同姐妹。在我年幼的时候,母亲重病。求医问药一切无果,便有人说须得有亲生儿女入寺庙修行,吃斋礼佛,或可使母亲积福延寿。”温鸣谦缓缓开口,“当时我的两个哥哥都在刻苦攻读,我不忍心他们学业荒废,就自己提出进山修行。
在那里我遇见了沈姐姐,她当时寄住在那里,为其父亲祈福。
她比我年长几岁,待我如亲妹。我们在那寺里住了将近三年,三年中同吃同睡,无话不说。
记得第三年的春天,有外头的人来寺庙上香,之后我便我得了瘟疫,寺中人避之唯恐不及,把我丢在后院的一间空屋里。
只有沈姐姐,衣不解带地照顾我,几次我已然一只脚踏进了阎王殿,都被她生生拉了回来。
她为我寻草药,试偏方,甚至行针刺血,能想的法子都想遍了。
后来沈姐姐也感染了瘟疫,却还是尽力照顾着我。
寺里人怕瘟疫蔓延,将我们所住的屋子用砖瓦木条封住,任由自生自灭。
那半个月里,我们仅靠着屋里的半缸水和半袋发霉的干粮熬了过来。
半个月后,我们合力将窗口扒了个洞爬出来,却发现寺里其他人都已经死于瘟疫。
我们在荒山里走了三天,才来到最近的镇子上。也是遇见了好心人,替我们给家里传了信。
后来我们被家中接回,此后数年,虽通过几次书信,却再也没能见面了。后来两家各自辗转,音信也就断了。
直到多年以后,我家迁至京城,我才知道她已经入宫为妃了。
我们没有机会再见,我也没有刻意同她联系。一来不愿让人觉得我是有意攀附,二来也想着来日方长,总有个再见的时候。
却没想到我们再见就已是淳嘉三年的秋天。
王爷想必是着人查过我的,也该知道那一年我经历了什么。”温鸣谦说到这里微微苦笑,有些事便是时间再久,回过头去看也还是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