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312)
一抬眼看着温鸣谦站在远处,便立刻又把她叫了过来。
“鸣谦呐,一会儿你且随我进去,要向皇后娘娘报个丧信。”于禄搓着手说。
“丧信,什么丧信?”温鸣谦意外地问。
“唉!真是叫人张不开口啊!”于禄唉声叹气,“是赵王府的二公子……病死在路上啦!”
“啊?!这……这也太突然了,二公子还那么小。”
“谁说不是呢?”于禄摇头,“一会儿你随我进去,我跟皇后娘娘说的时候,你可要劝着些。娘娘的脾气急,听到了这消息不上火才怪呢!”
此时惠妃正陪着皇后闲话,见于禄和温鸣谦进来,就笑着夸赞道:“我还跟皇后娘娘说呢,前儿你把给我做的香脂送过去,真是叫人爱不释手。我才擦了这么两天,就觉得肌肤滋润了许多。”
“惠妃娘娘过奖了,若是哪里用着不好,尽管跟奴婢说,我好想法子改进。”温鸣谦道。
“你进来是为了什么事?”皇后察觉到了于禄脸色不对劲儿。
于禄正等这句话呢,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哭了起来:“皇后娘娘,您可千万要节哀呀!这消息奴才不想告诉您,可是没有办法。”
温鸣谦也随即跪下了,低垂着头,不发一言。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快说给我!不要打这闷葫芦!”皇后听了果然着急。
“是赵王……刚刚有人进来禀告。说王爷派人捎了信过来,他家的二公子……在路上……故去了……”
“你是说松儿?”皇后一听眼睛都直了,“他……他竟夭折了?”
“娘娘节哀,千万保重凤体。这已经是发生了的事,谁也没有办法。”于禄哭着说。
“皇后娘娘千万要缓一缓,不要伤心太过了。诚然谁听到这消息心里都难受,可就像于总管说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无能为力。还请娘娘节哀,保重凤体。”惠妃也连忙上前解劝。
皇后的眼泪落下来,哽咽道:“这孩子真是命苦,自打生下来就有些不足。原想着好好保养着,渐渐长大想必也能康健些。谁想这一路风霜颠簸竟然要了他的命……唉!”
“莫说娘娘伤心,就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听了也是心痛不已。但有一点,娘娘纵然伤心却也要为大局着想。奴婢想着眼下怕不是不能让太师知道这件事,娘娘该把人嘱咐到了才是。”温鸣谦提醒道。
第284章 柔解劝
一句话提醒了皇后,连忙止了哭,吩咐于禄道:“你现在就找人封锁消息,千万不能让太师知道这个噩耗。他老人家身体还未痊愈,一旦知道了,必定要哭损残年。这孩子是他心爱的晚辈,离京去北就已经让他万分悬心了,哪堪如今……”
“娘娘放心,小的这就出去。”于禄连忙答应,又向惠妃请求道,“惠妃娘娘,劳烦您好生解劝着皇后娘娘。”
于禄离开之后,便是惠妃和温鸣谦轮流解劝皇后。
最后还是温鸣谦焚了安息香,让皇后睡了过去。
午膳时候,皇上特意到皇后宫中陪着她一起用膳。
皇后神色颇委顿,皇上解劝她说:“皇后纵然难过,也要想法子安抚安抚赵王妃。这件事朕不便出面,你做姐姐的要承担起来。”
“是啊!我既是她的姐姐,又经历过丧子之痛,来解劝她再合适不过了。”皇后幽幽道。
皇上闻言顿了一下,说道:“想来这件事也牵起你的旧伤了,檀儿也是朕的骨肉。你心痛,朕又何尝不心痛啊!”
应檀是皇后所生的太子,五年前病夭,几乎不曾要了皇后的命。
皇后的头痛失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她思子成疾,日夜哭泣,也只是近些年才稍稍止住心痛,可一旦触动起来,仍旧难以释怀。
“如果檀儿还在的话,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松儿也就不会夭折了。”皇后叹息着说。
“把心思从这上头转出来吧!”皇上不想再提起伤心事,“以往不可谏,且看眼前吧!”
“我倒是还好,总是能自己解劝自己,就只怕父亲他……”皇后忧心道,“近些年他的身体总是不大好,实在不能再伤心了。”
“朕还有事要忙,我看你吃的不多,回头再让人给你准备些点心吧。”皇上起身道,“有人上折子弹劾董罡,说他在江南巡盐的时候,多有徇私之事。”
“想必又是那些言官,捕风捉影的见谁弹劾谁。”皇后不屑,“以他的身份地位哪还需要徇私?多半也是却不开情面,含糊应承而已。”
“言官言事乃天生职责,他贵为皇后之侄,太师之孙,更当小心恪守。这次便是没有大事也该敲打敲打他,对他也是好的。”皇上说。
这话听在皇后耳中其实很不舒服,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皇上渐渐不再像先前那般了。
当初是自己父亲董太师立主将他立为皇帝的,所以自家也就成了从龙第一功臣。
多少年来皇上对于董家的事几乎从不驳回,这也是让皇后最满意最安心的一点。
这是如今却有什么东西悄悄的变了……
等她再回过神来,发现发现皇上已经离开了。
“娘娘,温娘子给您炖了药膳送来。”宫女进来轻声说道,“您多少尝一口吧!方才的午膳都几乎不曾吃。”
皇后看着桌上已经冷掉了的饭菜,想了想说:“也好,就让她进来吧!”
皇后喝了一碗药膳汤,便叫乐师过来,在外间细细吹曲子。
这乐声能让她心境稍稍平和些。
“鸣谦呐,你说本宫该如何安慰赵王妃呢?丧子之痛刻骨铭心,岂是区区三言两语就能解劝得开的。”皇后满脸疲惫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