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高楼(426)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甚至遭到严厉打压,明显就是挟私报复。

如今这件事情过去太久了,知情的人几乎都不在了。

除非皇后亲口承认,可是她又怎么会出卖自己?

“朱辉,你说沈氏冤枉,你可有人证物证吗?”皇上开口问道。

“臣有!”朱辉底气十足地答道。

“什么?!”文武百官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知道朱辉一向刚正不阿,当初他担任左拾遗,就是因为上书言沈贵妃之事可疑,不久被贬到了浔阳。

后来辗转了很多年才又重回京城。

朱辉当初是没有证据的,他只是提出了质疑,如何现在又有了证据呢?

众人不禁大感好奇。

“还是三年多以前,有一位妇人带着个七岁孩子来到了微臣家中,她请求我不要追究因禹凤臣一案被牵连羁押的宫诩,早早将他放了。

宫诩并未直接参与禹凤臣一案,虽有些连带责任,却也不是不能开脱。

我问她是不是找错了人,只要知道我朱辉的,就应该知道我铁面判官的名号。

宫诩的事我还未及详查,到时候一定会秉公办理,有罪没罪自有国法,不是她一个妇人能够干涉的。

况且极有可能因为她的缘故,宫家还涉嫌贿赂公行,宫诩也会罪加一等。

可那妇人却说,她并不是为自己,甚至也不是为了宫诩和宫家。

我便问她那是为了什么?她说是为了大周朝的江山社稷。

我笑她故弄玄虚,胡说八道,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她却问我还记不记得沈贵妃?我便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知道我当年曾为沈贵妃鸣冤,所以才来找我。

她又隔窗指了指那个站在窗外的小男孩儿,说那孩子就是沈贵妃在逃亡路上生下来的龙裔。”

朱辉说到这里,满朝文武全都惊掉了下巴,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

说沈贵妃蒙冤不奇怪,可说她生的孩子如今还活着,这却叫人难以置信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沈贵妃所生的那个孩子也死于乱军之中了。

而且以皇后的手段是断断不可能斩草不除根的。

“朱大人,你说的这个妇人难道是……是温……”齐国公从朱辉的话里猜出他说的人是谁了。

“没错,这个妇人就是如今的温贵人,”朱辉答道,“那个孩子就是宫长安。”

朝臣们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面面相觑,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明白。

“温贵人当年在半路上与逃亡的沈贵妃相遇,二人同时在破庙产子。温贵人大义,用自己的亲生子与龙裔调换,所以死在乱军之中的并不是皇子,而是宫家的孩子。”朱辉说道,“当年沈贵妃身边的总管太监尉福也在,皇上可以宣他进殿回话。”

“宣尉福!”

“宣尉福!”

“宣尉福,”

传旨的声音一道道传了出去,尉福理了理衣襟,端正了神色,走进大殿。

“这……这不是张妈吗?!”认得张妈的大臣们几乎跳起来。

“奴才尉福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尉福跪下身,娴熟地行礼。

“你真的是尉福吗?当年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看着他问。

尉福便把当年的情形一一说了出来:“奴才可以验明正身,这么多年为了掩人耳目,奴才男扮女装,一直陪在少主的身边。这是沈贵妃当年留下的血书,只是她原以为皇子也会在劫难逃。而温贵人大义,和奴才商量着悄悄调换了两个孩子。”

第389章 算总账

等到尉福说完了前因后果,祁玉进殿来禀报道:“奴才有要事禀告皇上。”

“说。”皇上一派威严,看不出喜怒。

“奴才奉命彻查楚王二公子应杉中毒一事,如今有了结果,特来并报圣上。据永福宫总管太监于禄交代,是他奉了皇后娘娘之命,给宫长安下毒,却不想被应杉误食。”祁玉道。

“宣于禄上殿。”皇上吩咐。

随后于禄进殿,众人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受了刑,如此也就没有严刑逼供的可能。

于禄跪在那里痛哭流涕:“陛下,奴才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投毒的,原本是要毒死宫四少爷,却不想被楚王家的二公子误食了。这些天奴才又悔又恨,可是时光不能倒流,大错已经铸成了。”

“皇后为什么要你给宫长安下毒?”皇上问。

“奴才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只是要奴才这样做,至于为什么却并不曾说。她是主,我是仆。主子只管吩咐,哪里又会跟奴才解释呢?”于禄说的是实情。

众人心里明白,皇后一定是知道了宫长安的真实身份才朝他下毒手的。

否则犯不上冒险去害人命。

而如今于禄既然招认了,他一定还知道皇后做的其他见不得人的事,果然董家一倒台,皇后也保不住了。

而此时皇后依旧被软禁在中宫,春莺端了铜盆进来请她洗漱。

皇后却问她:“赵王进京了没有?”

她现在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赵王身上,只要赵王带着大军进京,皇上为了大局着想,也会善待董家和自己的。

“娘娘,”春莺低着头,十分为难地说,“您还是先盥洗吧!”

皇后近日本就心绪浮躁,又听她如此说,就发起怒来骂道:“你个小贱婢!连本宫的话都敢驳了。我看你是活腻了!”

吓得春莺连忙跪下:“娘娘息怒,婢子不说是怕您伤心。”

“伤心?赵王怎么了?!难道陛下解了他的兵权?”皇后的呼吸一下子就变得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