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县太爷与杀猪刀(147)

作者: 红豆酬她 阅读记录

“还是算了,”许文壶尝试抬了一下便已放弃,累得喘气都有点发粗,“太沉了,非常人所能做到。”

李桃花走在兴师问罪的路上,罪忘了问,强烈的胜负欲被勾起,生风的拳头改为撸高袖子。

“不行就是不行说什么太沉,起开让我来试试。”她不耐烦地说。

许文壶识相让开去路,给李桃花留够了施展身手的空间。

李桃花顶着恐惧,假装看不到姚氏身上的蛛网和灰尘,扎紧马步双手环抱住她,用力往上一抬——

没起来。

李桃花愣了一下,不敢相信似的,凝聚力气,重复动作,再度一抬——

还是没起来。

“怪不得说死沉死沉,原来人死之后真能沉成这个样子。”她抱怨着,全然顾不上害怕了,摩拳擦掌,继续发力。

许文壶看不下去,摸黑都能看到李桃花憋通红的脸蛋,柔声道:“桃花,不行还是算了吧。”

李桃花:“别对我说不行,我听不得不行这两个字!”

说完,她鼓足力气,再度使劲。

半柱香后,李桃花累瘫在地,话都不想再说一句。

许文壶心疼不已,询问蒋氏:“那所谓起死回生的药可有破解之法?否则即便将人带出去,这般不死不活的模样,今后又该如何存于人世。”

蒋氏声音疲倦缓慢,“这我就不知道了,只听说了起死回生的药,没听说还能解除药效让人入土为安的。“

外面的鸡鸣声迭起,天地间浓墨似的黑变成幽渺的蓝。

李桃花躺在地上喘完了粗气,对姚氏的怕早已转化为无奈,伸手抓住她的裙裾,拉了拉道:“姚姑娘,你若在天有灵,便显一显灵,告诉我们俩到底该怎么把你带出去吧。”

清晨凉爽的风涌入破屋之中,好几扇破窗哐当作响。

许文壶随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将几个窗子浏览一遍,最后望向身处漆黑一团中的姚氏。

“桃花你看,姚姑娘旁边的窗子是用木板封死的。”许文壶忙不迭道。

李桃花注意到这点,立马便懂了许文壶的意思,即便她也不知道窗子破开会发生什么,但还是起身过去,照准钉在木板上的钉子,上手便拔。

钉子早已生锈,木板也已腐朽,拔下来的过程并不困难,两个人一同上手,没多久便将封在窗子上的木板全部起了下来。

窗外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照入,灿烂温暖,正好落在姚氏的身上。

她体内忽然响起“咯吱”之声,密密麻麻,像无数骨骼在摩擦活动,苍白的皮肤也成了脆弱纤薄的纸张,还是正被燃烧的纸张,在阳光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焦褐之色,再变成黑色。

她日复一日的动作终于停顿,手肘两截,僵硬如枯禾。

一声轻微的脆响,绣花针掉落在地。

姚氏的身体在光下不停挛缩,血肉干涸,皮肤化灰,骨骼为粉,发丝做尘,最终彻底坍塌。

李桃花都还没有看清她长什么样子,姚氏便在一瞬之中,从沉重如山的尸体,化为地上小小一捧尘土,只有衣物如旧,脆硬不变,维持人形。

有一方小小的帕子从衣物中飘出,落在李桃花的脚边。

李桃花头脑一片空白,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弯腰将帕子捡了起来。

色彩缤纷的画面,有花有草,祥云缭绕。

帕子的一角,落款有两个娟秀小巧的字,她看不懂,便指给许文壶。

许文壶看过,道:“瑞云。”

他望向那一小捧尘土,眼睛被光刺得发酸,声音也酸涩。

“她叫姚瑞云。”

第77章 点兵点将

“淹死他!淹死他!”

松江城外, 芦苇荡旁,陈家家丁拖着只猪笼往水边走,周围人头攒动, 声音鼎沸。

平日里毫无交集的男女老少聚集一起,愤慨激昂,同仇敌忾, 一股脑往猪笼丢着石头和土块, 目光炯炯,如若狼见肥肉。

猪笼中, 陈康全身赤-裸,双手捂脸, 拼命不让别人看清自己的样貌,全然顾不上石头砸中身上伤口,刚结上的血痂立马又有血水渗出, 染红拖行而过的草地。

到达水边, 几个家丁同时将笼子拎起,投到了水中。

随着陈康一声尖叫,猪笼整个没入水面, 声音也全被掩埋入水, 只有几个泡泡咕嘟冒着。

约过了有十五个数, 猪笼又被拉了出来。

陈康浑身湿透,拼命咳嗽着, 胡乱拍打笼子的藤条, 扯开嗓子嘶哑哀求:“我不敢了!我真的不敢了!我求你们放过我吧!”

那几个家丁往地上啐了一口, 看他的眼神像看什么脏东西,拎起猪笼便再度投入水中。

陈康一声“救命”尚未发出,便又随笼子沉入水里。

“奸夫不得好死!淹死他!”

“淹死他!偷人老婆天打雷劈!”

围观的汉子真情实感高呼不停, 恨不得冲上前亲手了结了陈康的性命。

在这些震耳欲聋的吼声后面,有双黑白分明的杏眸静静看着这一切。

郊外带有水汽的凉风轻轻吹拂,李桃花的发丝贴在脸颊上,刺得皮肤发痒,却没什么反应。

她觉得有点奇怪。

陈康罪有应得,她应该感到大快人心的,可等亲眼看到了,却开心不起来。

可能若按正常,被扒光衣服关进猪笼沉塘的不仅有陈康,还有蒋氏。

而蒋氏之所以不在里面,是因为她在今早他们出发时,便已传来死讯。

她从死人屋二楼的台阶滚到地上,脖子扭成了两半,被发现时尸体都已凉透。

李桃花无法形容自己听到消息的心情,只忽然觉得湛蓝的天也没有那么蓝了,周遭光景都变得灰暗没有意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