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那失忆的白月光(11)

作者: 吉利丁(结局已补) 阅读记录

苏玉姝眼珠一转,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我今日无聊,听说京城新开了家胭脂铺子,东西极好,便想和你一起去挑挑。”

钟薏莞尔,拉着她陪自己用了早膳,两人谈天说地,一道坐车出门。

永安坊靠近皇宫,是上京热闹程度排行前几的街坊。街市上熙熙攘攘,商人小贩穿梭其间。

钟薏两人下了马车,沿街而行,侍女跟在身后,护着主子以免行人冲撞。

她们慢慢逛着,苏玉姝随手拿起摊子边一个绣工精美的香囊:“这颜色倒极衬你昨日的装扮,不如买来配着。”

钟薏探身过去,正欲开口,忽闻身后传来一道略带乡音的女声:“薏丫头?是你吗?”

她一愣,转头看去,声音的主人是个一个中年妇人,约莫四五十,站在不远处。

她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衣角袖口被洗得发白;脸上因长年风霜显得格外沧桑,脊背微驼,肩上还挑着两筐干货。

看着这个陌生女人,她有些迟疑:“您是……?”

妇人没料到她是这种反应,急急走近几步,语气激动复杂:“我是青溪的李芳啊!你忘了吗?我之前经常给你送菜哩!”

李大娘是随赶考的儿子一起来京城的,正值春试,他整日在家念书备考,没有收入,京城物价比他们想象得更加高昂,她只能每日出来卖点东西,补贴家用。

永安坊热闹,她便常在这附近卖货。今天像往常一样上街,却看见了失踪快三年的钟家小女。

刚开始她也以为自己是认错了,那人被婢女挡得隐约,看不太真切。

她便跟在他们身后观察了好一会,才确定她就是钟薏:虽说容貌身姿比当年更加成熟,但眼角痣未变,笑起来的语气神态也和当初一模一样。

那时钟薏刚刚及笄,已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家境虽清贫,人却独立能干,性子善良,对邻里也极好。

到了说亲的年纪青溪小伙子哪家不蠢蠢欲动,大部分却因她是孤女作罢。

她也本想借着隔壁邻居的关系让钟薏考虑下自己儿子,她觉得钟薏不错,自己是不嫌弃她身份的。

可后来,她家里却突然多了个男人。这男未婚女未嫁的,呆在一个屋檐下那么久,很难不让人生疑。

流言渐渐传开,找她说亲的也没了。

养着两个人定是有些压力,她除了每天要去镇上上工,家里的菜圃小不够两人吃,便又常向她买菜买肉,黄昏回来时顺路取走。

有天,钟薏突然跟她说自己走一段时间,托她照顾她院子里的狗。

她猜她定是想跟着那男人跑了。

那男的虽吃她软饭,却一身麻衣也遮不住气势,像个有钱人。于是她也没什么立场阻止了。

村里没有钟薏挂念的人,最多只有条

大黄狗。她便没再回来过。

刚开始几个月还给她寄了两封信,后来就音讯全无。大家都叹气可惜,这姑娘怕是和男人私奔,去当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妾,日子过得未必如意。

可时隔三年……

李芳上下打量她,当年新衣都舍不得添一件的人,竟穿着如此华贵的绫罗绸缎,后面还有丫鬟小心翼翼跟着,举手投足间俨然成了富家夫人。

“......”

钟薏听到来人熟稔的语气却是愣住了,她不记得有这样的人,也不记得发生过这样的事,但对方的神情如此真实,真实得让她有些害怕。

她想跟她说说自己失忆了,可是她虽失忆,以前分明也是堂堂通判府小姐,养在江南深闺,怎会和眼前这个妇人相识?

更别提她口里的“青溪”,那般陌生的地名,她也是全无印象。

还未来得及说什么,红叶上前一步,冷声道:“这位大娘,你认错人了。这是刑部侍郎千金,与什么青溪无关。”

“我怎会认错?”

李芳急了,目光在她两之间徘徊,语气笃定,“姑娘眼下那颗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世间断不会有两个长得如此相像的人!”

她见钟薏迟迟不语,心中重逢的情绪越发激动,伸出粗糙的手想要靠近一步,奈何一声大喝:

“住手!”

红叶挡在钟薏身前,平时整日一张笑脸的她此时目光冰冷,语气也毫不客气,“哪里来的疯婆子,也敢在小姐面前胡言乱语?莫不是居心叵测!”

李大娘被她气势一震,脚步顿时僵住。

脸上露出几分难堪,呐呐道:“小姑娘,我是真的认得你们家小姐,这可不是胡话啊……”

红叶懒得再与她多言,合掌轻拍两下,面前如鬼影般闪出两个黑衣侍卫:“把这人带走,莫让她再冲撞小姐。”

侍卫闻言迅速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她的胳膊。

竹扁担掉在地上,装着干货的两个箩筐随之倾倒,东西散落一地。

李芳一边挣扎一边回头喊道:“钟薏!你真不记得了吗?你狗还在我家呢……”

钟薏僵立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心头不断涌上一股闷沉感,目光落在一地的干货上。

那些胡乱翻滚的黄豆和花生迎着阳光,几乎有些刺目,又被来往的行人踏过碾碎成渣。

袖口被她不觉间紧攥得发皱,妇人的喊声逐渐远去,她耳边只剩嗡嗡作响。

红叶见她失魂模样,轻声安慰道:“小姐莫要受这疯人的胡话影响,她不过是京城中常有的混不下去的乡野村妇,见您装束动了歪心思,故意攀附罢了。”

苏玉姝在一旁看完了全程,明智地没有说话。

见妇人被扯远,这才开口幽幽道:“堂堂永安坊竟有如此之人,御街司怕是该好好反省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