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那失忆的白月光(64)
她伸出手轻轻扶住李清荟,把他们带到亭中坐下。
走近细看,她脸上不施粉黛,却面色红润如玉,显然被滋润伺候得极好,容色比出嫁前更添几分浓艳。
李清荟看着,心头百感交集:“娘娘最近......身子可还安好?”
钟薏听出她话里的小心翼翼,眼中一下泪意浮现:“我过的都好......陛下待我也很好,只是......很想你们......”
话音未落,她已忍不住扑到母亲怀中,紧紧抱住。
钟夫人也有些难过,鼻尖发酸。她早在钟薏入府那日,便下定决心将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不论最初是为了什么。
......而现在他们即将要分别......
才寒暄几句,她抬眼示意钟进之。
后者会意,低咳一声:“娘娘,臣奉命前往锦州,接任按察使一职……”
钟薏以为自己听错了,愕然:“什么?”
李清荟接过话头:“薏儿,你爹即将上任,我们一家都要随行,你哥会留在京中。”
她脸上血色褪尽,立刻煞白,费力咽了口唾沫:“爹,娘......你们是在开玩笑吧?”
“......是陛下的意思吗?”
“不。”钟进之摇了摇头,语气满是无奈:“是为父主动请命。”
她身形晃了晃,连忙被钟夫人扶住手臂。
“锦州地处要害,正是用人之际,我向陛下请愿,愿为朝廷分忧。”
李清荟轻轻抚着她的背:“你入宫后,一直独得陛下宠爱,满朝文武盯着呢。如今你爹若
还留在京中,不知多少人会说这是钟家得专宠了。”
胸口情绪纷至沓来,她几乎可以听到血液流过耳畔的声音,强忍着镇定开口:“什么时候走?”
“明天。”
眼眶再也承载不住过量滚出的泪珠,大颗滑过脸颊:“为何如此突然?”
她才刚经历离别,又要再来一次?
更何况,这是她的亲生父母!此番离去,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相见!
她翘首以盼半日的心一下跌落谷底,哭得失态,呼吸急促几乎要喘不上气,红叶在一旁拍她的背。
李清荟看她模样,心疼不已,让她靠在自己怀中劝慰道:“我们正是怕你如此难过,特地让陛下瞒着你。锦州离京城不远,若是娘娘实在想我们,书信快马加鞭,很快就能收到。”
写信写信,又是写信!若是再也无法相见,区区薄纸如何能传达心中情谊?
她哭得更加厉害,眼泪打湿了红叶方才才递上的绣帕。
父母二人坐在她身前,眉宇沉重,似是不舍。
她抽噎着,攥紧手中巾帕,声音哽咽:“朝中那么多人,总有可以用的,我......我去求陛下,让他换个人,不让你们走……我不求荣华不求恩宠,只想你们留在京中……行不行?”
说着她就要起身,却被李清荟一把拉住,道出准备好的说辞。
“傻薏儿,你听我说......你爹此番去锦州,是陛下的信任与重用,若能好好施展抱负,对仕途亦是助力……”
她像是没听懂一般,满脸茫然,呆呆地望着她。
“那......那我怎么办?”
声音颤抖,平日笑起来勾魂夺魄的狐狸眸中,此刻泪光盈盈地看着她,清亮的瞳孔中映照着母亲的身影,透着孩子般的无助和惶恐。
李清荟也为人母,听到她的语气心如刀绞:“您在宫中,身份尊贵,总要学会独自面对。”
钟薏用力转头,望着钟进之,仿佛在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爹,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钟进之看到她哭得鼻尖通红的脸,半晌还是道:“臣......只盼娘娘万事珍重。”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她的眸中辉光骤然碎裂。
欣喜等了十日与家人团聚,却等来这样残忍的诀别。
她咬牙死死忍住泪意,强迫自己站直身子,指尖嵌入掌心,用力得仿佛要钻进肉中,只觉六月吹过的风,彻骨寒冷。
许久,钟薏哑声开口:“我明白了。”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不再看他们。
“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她像赌气一般坐回凉亭中,声音平静:“时候不早了,我就不送了。”
夫妇两人讷讷点头,她想象的依依不舍的场景没有出现,等忍不住蓦然回头,两人的身影已经远远离去,消失在宫墙转角。
所有的隐忍瞬间崩塌。
她突然哭出了声,咬住手背上的软肉,试图用疼痛压制自己的情绪,却止不住不断滚落的泪珠。
她就这样坐着,揪着衣角,瘦弱的肩膀颤抖,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
卫昭匆匆赶来时,便看到的这样一幕——
美人蜷缩在亭中凉椅上,哭得仿若被风雨摧折的拂柳,双眼红肿面色苍白,眼里空无一物,连他的到来也不能惊起其中的半丝涟漪,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魂魄。
第35章 她只能向他而来
卫昭心脏紧缩,毫不犹豫把她拥入怀里。怀中的身子已经冰凉,僵硬着被牢牢揽住。
乖乖,夫君只让你痛这么一回,等你彻底将他们全部忘记,便再也不会难过了。
他指腹擦过她脸上的泪痕,眼底掠过心疼之色,可在这心疼之下,却涌动着另一种诡谲的疯狂情绪——
快感。
她现在失去一切,终于完、完、整、整、地属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