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调戏少卿大人(2)

作者: 曙色三边 阅读记录

大理丞这就不理解了,哪来的连杀案。

正是当差办事的时候,衙门内已将景清幽一干人等围了起来。

“敢问景大人,长安城哪来的连杀案,该不会是你信口胡诌的吧。”一旁的大理寺官员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景清幽无奈,只好说得再详细一些:“朝中有官员向陛下递折子,言长安城中街坊流传‘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的谣言,两条人命接连惨死,百姓惶恐,皇帝动怒。辇毂之下,竟敢有人明目张胆挑战皇威,令京城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黑暗。故特命刑部协同大理寺彻查此案,若不能决,案子所涉官员一律革职。”

刑部和大理寺是两个司,说得好听是协助办案,可他们不是傻子,这哪里看不出来是来监督大理寺的呢。

这案子被陛下盯住了,一般人才不想被牵连到。

大理丞听完景清幽的话,嘴巴止不住地颤抖,“一律革职”,他好不容易混到了六品大理丞的位置,眼见着上面两个大理正都已道乞骸骨,他升迁在即,怎么能横生枝节!

“大理丞,此案侦破迫在眉睫,已有不少官员相互间猜测,大理寺迟迟不将两案合并审理,就是想拖延案情。”

大理丞闻言气得满脸红温,甩了甩袖子,“无稽之谈!两案合并是得需要证据和程序的,哪是他们一张嘴就能办成的。”

景清幽摆摆两袖,走上前去安慰,“大理丞也不必如此着急,案子虽复杂,但循迹而探,一定能察觉到端倪。”

大理丞顺了顺气,扭过头像是不接受景清幽的安慰。

景清幽微微生笑,也不放在心里,反正她为官以来也算见惯了官员的阿谀与傲气,阿谀当然不是向着她,是向着她身后的景家,她爹乃当朝丞相,而她只是一个五品刑部郎中。那些不愿对着景清幽阿谀的人,多半是瞧不上她身为女儿家却非要涉入官场,与男子同列的行径。

而她不在乎,世人如何评说,与她何干。

“大理丞,我便实话与你说了,此案不难,但难得是想借此案发挥的别有用心之人。”

景清幽刻意压低了声音,只与大理丞一人听到。

闻言,大理丞脸色已变,眼神晦暗幽深,“景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我干何要骗你?此案若大理寺出事,你觉得谁得益?”

大理丞目光盯着上面,“下官不敢妄言朝政。”

景清幽嗤笑一声,“你不敢,那就让你们大理寺里敢的人出来!我与你已周旋了好一些时候,大理卿呢?何不见人?”

大理丞脑中一下子涌进来太多纷杂的事情,说话都还在哆嗦。

“大理卿患……疾,已……告假回乡养病。”

回乡养病?这么巧?景清幽记得她当初在吏部铨选时,这位大理寺卿的风评在众位大臣中那可是典范,是真染疾了,还是只是想避世?

陛下既然准许了肱股

之臣的退幕,也许真是身子抱恙吧。

“既然如此,那就请应少卿与吾等详细讲论案子细节。如何?”

“呃……这。”大理丞眼神闪躲,吞吞吐吐。

景清幽眉头紧蹙,扫试了一圈大理寺在场官员,皆是低头不敢看她,景清幽深呼吸一口,估摸着猜出来了个大概。

“也就是说,大理卿回乡养病了,两个大理正辞官不在,连你们的少卿也不知所踪,对吗?”景清幽努力压制住自己话语里的愤怒,但已有三分愠色藏也藏不住。

随同景清幽来的三个刑部小官吏不知怎的,也低着头不说话,明明挨训的不是他们。

“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大燕的司法属的吗?”

“好大的官威。”一声醇厚低沉的男声从大理寺门前传过来。

景清幽本以为今日抓住了大理寺的把柄,借以趁机向皇上推拒此事,竟被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景清幽循声望去,不见人影。她同大理丞站在大堂之上,不一会儿,堂下的官吏慢慢退让出了一条路。

一阵带有槐花味的风吹过,未见其人,景清幽先瞧见了借风而起的深绯色衣摆。

一俊俏郎君逐渐出现在视野中,缓步向景清幽走去,两人视线交错,眼波流转。景清幽的目光毫不退缩,直盯着他,那眼神深沉复杂,捉摸不透,怎么有点眼熟,好似在哪儿见过?

应祉戴着白玉簪子,一身深绯色官服,一脸从容,举步儒雅。径直走到了景清幽面前,俯视她。

“大理寺未曾有过与刑部共同断案的经历,更不曾……”应祉从上到下扫试了一遍景清幽,眼神淡漠,让人更加不舒服。

“更不曾有过与女子同列的行径。”

此话一出,当场哗然,第一次有人这么不给景家面子,直接表露对景清幽为官的憎恶。

景清幽却只是笑了笑,这位就是大理寺少卿?方才路上满脑子的怒气,一见到他,竟消失了?不过,长着一张英俊面孔的人说的话怎么却这么难以入耳呢?景清幽早已料想到他会是这番话,但美色在前,原谅他了。

比之众人的惊讶,景清幽反倒很平静,笑了笑,道:“应少卿,实话不相瞒,你拒绝不了刑部,因为这是圣上的命令。但……你确实可以回绝我。只要你去圣上面前呈明这件事情,我立马滚回刑部。不过……”

景清幽三两步走至应祉身旁,继续道:“我好心提醒,你拒绝了我,再次从刑部送过来的人可就不一定比我厉害了,若是个草包,应少卿就能明白了,能力不分男女。况且,我还得监督你们大理寺呢,怎么这几天就放任一个大理丞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