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治愈失眠皇子后(110)

作者: 绍衣 阅读记录

亲卫长说完后向左挪开一步,露出身后挡住的虎头鞋。

封岐眼神一凝刚想开口,身后的许莺莺就扑了上去。

许莺莺颤抖着手捧起那只沾泥的虎头鞋,身子一歪摔倒在浅滩上,反反复复张嘴却没能说出一个字。

这就是她早上给澄儿穿的鞋子。

无神的目光缓缓移到平静无波的泯江上,带着泥沙的江水沉沉,不知水底沉睡着多少寂静的白骨,也不知那些白骨里是不是有她的澄儿。

许莺莺捧着虎头鞋,踉跄着就要水里扑。

封岐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抱着腰把人拖了回来,“你冷静点,澄儿不一定落水了,我们再去别的地方找找,说不定又有线索。”

许莺莺闷不吭声的挣扎,一心要下水去找。

但许莺莺力气到底不如封岐,尽管她拼尽全力挣扎还是一步步被拉回了安全的地方,绣鞋在湿润的浅滩上留下了一道道蜿蜒的痕迹。

许莺莺死死盯着那一道道痕迹不放,盯久了忽然发现了异样。

她方才留下的很急左边是一处处灌木丛,春日草木茂密,灌木丛也生长的郁郁葱葱,却在草丛边缘突兀的弯折了一片,并且间隔的十分规整。

远远看着就像是被什么人踩出来的一样。

许莺莺眼神顺着弯折的草丛远去,一直到目力所至的极限才恍惚着抬眼。

灌木丛的尽头是一条不起眼的小道,通往一座荒山。

第63章

不知为何许莺莺忽然不再挣扎,封岐看准时机一把将她拖了回来,又怕她再做傻事索性直接打横抱起,三两步跨上了停靠在一边的马车。

许莺莺前脚被封岐从正门抱回穹山别苑,后脚荣晖堂中,文太后便得到了消息。

屋外已经喧闹起来,听声音是文令姝正在院子里发疯,吩咐下人拦好门不要把她放进来,文太后撑着脑袋沉沉叹气。

与此同时,别苑中的大臣们也都得知了封岐从外面抱回来了一个女子。

这三年封岐不近女色的形象俨然深入人心,消息刚传出来时大家还以为是假消息,直到许多人都说亲眼见到了陛下抱着人回来,大家才不得不信。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那女子是什么身份。

害怕封岐像先帝那般南巡一趟就从当地带几个美人回去,言官当即火急火燎的直奔正院和长林打探消息,生怕去迟了一步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就会误入歧途。

长林刚巧得了命令要替许莺莺正名,见到几位气势汹汹而来的言官时双目一亮,清了清嗓子迫不及待的和对方分享了一番他们陛下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言官们气势汹汹的来,神情恍惚的走。

许莺莺的身份在别苑中不胫而走,无人不震惊这桩死而复生的奇事,只有几个三年前便和封岐往来密切,比如杜司禀这般的大臣猜到了真相,闭嘴的同时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文氏姑侄所在的荣晖堂。

出乎意料的是,荣晖堂中风平浪静。

文太后仿佛半点没有听见外面的风风雨雨,只一门心思的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连带着文令姝也被她死死压在房中,没有出来兴风作浪。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觉得奇怪。

不说文太后,只说文令姝这位大小姐就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好脾气,眼看着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又横生波折,她居然能坐得住?

不可能的。

没和文令姝接触过的大臣们只看她平日作风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儿八经和文对方打了三年交道的封岐更是半点不敢大意。

借口住在别苑更方便及时得知澄儿的消息,封岐半哄半劝着留下了许莺莺,在她同意留下后立刻吩咐下人将主卧收拾出来给许莺莺住,自己则搬去书房凑合着睡。

看家的祝婆婆也被接来了穹山别苑。

桐心引着祝婆婆踏进卧房时许莺莺刚从床上起身,方才在泯江河畔她情绪波动太大,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力气,四肢疲软的厉害。

坐在支摘窗边看着外面黑蒙蒙的天,许莺莺听见门口的动静转头,就见祝婆婆满脸局促不安的跟着桐心进屋:

“娘子......老身给娘子请安。”

见祝婆婆准备跪下请安,许莺莺一惊连忙冲了过去:“天底下哪里有长辈给晚辈下跪请安的道理!婆婆快些起来!”

祝婆婆惊慌摇头:“老身不过一乡间妇人,如何敢当娘子的长辈。”

许莺莺:“婆婆照顾我们快三年,这份情谊早已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在我心中婆婆不是可以随意差使的奴婢,而是帮衬教导我们许多的长辈,不光是我,澄哥儿也是拿您当亲人待的。”

“澄哥儿。”

一提到澄哥儿祝婆婆的眼中就含上了泪:“我来时都听桐心说了,澄哥儿还没找到是不是。现在天都黑了,他一个小孩子孤身在外还不知道该有多害怕。”

祝婆婆哽咽着擦泪,一时间情难自已。

许莺莺长睫垂落掩住眸中的痛楚,拉过祝婆婆沾泪的手紧紧握住:“婆婆别担心,当年澄儿出生的时候你不是说他一脸福相定能长命百岁吗,这次他定然也能逢凶化吉。”

“是,是。”

许莺莺状态差的触目

惊心,害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她,祝婆婆急忙敛住哭声:“娘子说的没错,我们澄哥儿是有福之人,断不会有什么事情。娘子也要保重身体,切莫太过伤神。”

只看许莺莺眼中的血丝就知道她必然没有休息好,拍拍手又叮嘱了几句,祝婆婆便不再打扰许莺莺休息,由下人领着去别处安置了。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夺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