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阿姐(167)

作者: 荚泽 阅读记录

沈遥拿起面在手中摆弄着,“够了,多亏了你和你阿娘。”

小女孩笑笑,“阿娘说殿下想要吃什么,她可以来做,无需殿下费心。”

“不必了。”沈遥揉了揉她的头,“今日是某人的生辰,我想亲自做一碗长寿面。”

“是哪位大人的生辰吗?”队伍里的人都被村民们称呼为大人。

沈遥摇头,“是我阿……一个朋友的生辰。”

她盯着那盏烛火,“他今日加冠,我曾经承诺过,要给他戴冠的,可惜违背了诺言,不能实现了。”

“朋友?”小女孩瞪大了眼睛,“是殿下心底喜欢的人吗?”

沈遥一时愣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才多大就懂那么多?不是的。”

“我六岁了。”

“嗯,六岁的小孩这个时辰应该睡觉了。”沈遥笑着将小女孩推出厨房,喊来锦书将人带下去。

锦书蹙眉,“殿下要做什么让奴婢来就好了。”

沈遥莞尔,“你们怎么都说一样的话,好了,我就是想要亲自做而已,快下去吧。”

沈遥厨艺并没什么天赋,不过做出来的长寿面至少看起来还可以,看着多出来的面,她又用其做了些个炊饼,准备明早分给众人。

将吃食和蜡烛放在一起,她落坐在门边,捡起木箸,挑了两根面一尝。

嗯,这次又是盐放太多了,好咸。

她又啃上两口炊饼,好在炊饼这东西她做得一如既往的好吃。

从长安出来的这些时日,什么苦没吃过,一碗盐放多了的面可不算什么,不能浪费粮食才是。

大口大口扒下,她终于吃完了一整碗面。

下箸擦嘴后,她收回落在烛光上的视线,往天上的北斗七星望去。

终于长大了啊,真正的成人了。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所有我在乎的,在乎我的人,一生平安喜乐。

……

第63章

白驹过隙,一晃就是五年,这些时日里,沈遥带着自己的队伍,走遍大江南北,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如今又到了淮南道扬州附近。

这五年间经历过很多,看过人生百态。

有蛮荒之地的村民试图挡住整个医师队伍,不让离去,甚至放火强抢。也有山路崎岖时遇到突然袭击而来的山匪,刀剑贴着她鼻尖擦过。

有时夜晚不得安眠,有时在村民之间扯破嗓子。

但沈遥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随着他们

所有人的努力,一个又一个官府组建的医馆,医师学堂,在整个大周如雨后春笋般渐渐冒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她的名字,不是那个待在长安享乐的长公主,而是为了大周百姓四处奔波,建造着这个桃花源的长公主,沈遥。

她偶尔与宋衍有过一两封书信往来,更多是宋衍递来的信件。

大周和匈奴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差,愈打愈烈,她也听说过许多朝廷对外迎战的策略以及旨意。

如今到了冬季,天气是愈发冷了下来,然而南方的冬天极少见雪。

收到一封来自云中城传来的战报时,沈遥突然想回家了,回长安。

重新踏上长安城的片片青石板,正巧两日后是除夕。

锦书骑马跟在沈遥后方,一行人回来得低调,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永乐长公主府中的一切还是原本的样子没有任何改变,与南部唯一的不同,便是地上所堆积的厚厚白雪。

回家后,锦书立刻伺候着沈遥入浴。

“殿下明日要入宫吗?”

“要入宫的,需得回禀下此次的成果。但我们此次回来的低调,我想先悄悄歇息两日,待除夕过了,再递折子。”

“殿下就不怕陛下怪罪吗?”

锦书舀起一瓢热水,缓缓淋至她肩膀上,想着这五年间,刚开始,皇帝会时不时送书信过来。可沈遥是真的很忙,时常一日只吃得上一顿饭,回复的书信少之又少,后来,长安这边也不再有更多的书信过来了。

“他不会怪罪的。”沈遥明白锦书的意思,但她对此却万分确信。

锦书抿唇,斜眼瞟着沈遥,想到什么,又说:“陛下如今也二十五的年岁了,后宫却仍是无人,朝臣都急死了,却也不见陛下有任何动作,就不担心江山后继无人吗?”

沈遥垂眸看着水面倒映的脸庞,伸手随意一搅,“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我们该关心的。”

回到自己的家就是舒服,她早早上床入睡,一直睡到日晒三竿。

直到晌午醒来后,锦书才进入告之,“殿下,端静殿下来了。”

沈遥还有些迷糊,半眯着眼。

端静?

对,想起来了,曾经听闻过,沈芯被封了端静公主。

沈遥起身,“来了多久了?”

锦书:“来了一会儿了,只是奴婢不敢扰着殿下歇息,便让端静公主在前堂喝茶等着。”

沈遥:“那快准备洗漱吧,其实你可以早些叫我起来的。”

锦书早就准备好了盥洗用具,将沈遥扶起,“这不是端静殿下也说不必扰着,自愿等着的么。”

今日开始下雪,有些冷了,叫沈遥从南部回来忽然有些不适应,又多加了几件厚实衣裳。

来到前堂后,一眼便看到了正在咳嗽的沈芯。

沈芯起身想要行礼,被沈遥抬手免了去。

“坐吧,怎的身子越回去了,不是每日都有太医给你问诊吗?”

“瞧阿姐说的,我这病天生的,哪儿能真的好得起来。”沈芯的声音倒是比之前弱上不少,就是依旧喜欢在她面前阴阳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