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女被弃婚,嫁灾星王爷独步天下(134)
这番话刚刚出口,整个御书房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甚至连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众大臣们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位飞墨侯竟敢提出如此大胆的要求!
片刻之后,孝文帝忽然笑出了声。
他的笑意中既有意外,又透着些许可怜和赞许。
他轻轻挑眉问道:“原来如此……所以,你今日冒这么大风险前来见朕,目的就是要替全天下的女子争取更多的权益?”
沈珺薇神色肃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确实如此。”
她的声音坚定如铁,听不出一丝动摇。
紧接着,沈珺薇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她的语气依然沉稳:“启禀陛下,微臣与赵霄熠之间原本是有婚约的,但却从未真正成婚。然而那位公子转眼间便投入了沈若瑶的怀抱,甚至为了她公开宣布要将原定的正妻位置贬为妾室。面对这样的侮辱,臣只能痛下决心,彻底解除了这份名存实亡的婚约。”
不仅如此,沈珺薇的声音中还掺杂了一丝愤懑与决绝,“与此同时,微臣所在的家族也同样让人心寒至极。无论是家父沈战,还是嫡母周氏,他们都对沈若瑶百般偏爱,将微臣视作一块毫不起眼的踏脚石,随意践踏利用。臣看透了这些人虚伪的嘴脸后,毅然选择与其划清界限,断绝所有往来。”
然而即便这样做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沈珺薇的预料。
尽管表面上她获得了自由,却不可避免地成了全城茶余饭后的谈资焦点。
那些流言蜚语肆意传播,恶意诋毁她的名声。
有人指责她是“倒行逆施”,有人批判她违背纲常伦理。
第121章 逆来顺受
更多的人则直接恶毒地骂她是个不忠不义之人,诸如此类的说法铺天盖地而来,让她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与孤独感。
“幸亏臣手中握着军功,背后也有陛下和祖父的支持,即便受到谩骂、诽谤和排挤,也还能勉强过下去。可是其他的女子呢?她们若遇到同样的事情,没有权势可依仗,没有亲人可依靠,又该如何在这世间活下去呢?”
“因此,臣恳请陛下多多关注民间妇女的命运,给予那些受欺负、被欺凌、无处申冤的女人一条活路,为她们创造一点生的希望。”
孝文帝闻言微微皱眉,面露不解之色:“女子真的过得这般艰难吗?朕怎么从未听闻此事如此严重?”
身为天之骄子,得皇帝和太后宠信,又被朝中忠心耿耿的大臣拥戴,孝文帝的人生可谓是最顺遂的一个了。
他从小便生活于高墙深宫之中,所接触到的世界与普通人完全不同。
这位帝王的优点是他心中怀有理想化的美好愿望,愿意为了国家和百姓努力。
然而,他的缺点也同样源于他的过于理想化——他很难想象真正的民间疾苦。
在孝文帝的眼中,那些贵族女子衣食无忧,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所谓的苦难。
他曾接触过的贵女们,无论身份高低,几乎都生活在富足的家庭里,享受着锦衣玉足的生活。
她们偶尔流露出的情绪波澜,更多的是因为婚嫁不满或争风吃醋之类的小事,并不足以引发他深刻的思考。
“陛下只需看看臣的情况就知道了。”
沈珺薇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我没有立过军功,如果没有您的庇佑和支持,最理想的结局可能就是回到赵国公府中去做一个小妾,然后默默忍受寂寞,直到孤独终老。”
“而如果臣性情刚烈,不愿向命运妥协,且无人出手相助的话……那么,最后迎接我的只能是惨死的结果。”
她缓缓说道,每一个字仿佛都在空气里投下一枚沉甸甸的石子。
说到这里,沈珺薇轻轻顿了一下,抬眼看向孝文帝,语气骤然变得郑重:“陛下可知,余尚书的大女儿余婉音已被臣带走了?”
孝文帝听了此言,立刻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愤怒:“这件事,那个老头儿几次三番跑来找朕理论!沈珺薇啊沈珺薇,你胆子真是大到了极点!为何会做出擅自带走别人家千金这种荒唐的事情?简直是乱来!”
“实际上,这并非臣自作主张擅自带走余婉音,而是她主动前来求救于我。”
沈珺薇冷静地解释道。
“求救?”
孝文帝更加疑惑了,“堂堂一个尚书的女儿,家世显赫、出身尊贵,为何需要你帮忙呢?难道她还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吗?”
虽然京城中的许多贵妇都不能与沈珺薇相提并论,但像余婉音这样一位身份特殊、备受宠爱的千金小姐,看上去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帮助,至少在孝文帝的印象中,她理应无需担忧未来的问题。
“陛下或许并不了解那些深闺里的阴暗故事吧……”沈珺薇的声音淡淡地响起,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沉重感。
沈珺薇微微启唇,声音低缓却清晰地开口说道:“余婉音,她是先夫人所生的长女,更是余尚书真正视若珍宝的心头肉。”
“可惜的是,那位原配夫人英年早逝,没能在人世久留。而余尚书在丧妻之后,并未长久孤身一人,他后来又迎娶了一位继室。这位新夫人虽然是原配夫人的亲姐妹,但却对余婉音没有丝毫手足之情,甚至可以说,她内心深处对于余婉音始终怀着一种冷漠与排斥。”
“这位继室夫人向来心机深沉,手段阴狠。她明面上从不显露恶意,暗地里却总能找到各种机会刁难余婉音。而且这些刁难之处,往往是旁人难以察觉、难以干涉的细节。余婉音哪怕满腹委屈,满心苦楚,也无法为自己争辩什么,因为所有事情看上去都‘天衣无缝’,没有任何破绽可供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