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乘法表(18)

作者: 又灯 阅读记录

在申经街上,那个姓裘的属于稳稳的地主阶级。俗称他大爷。

凝聚力极强,战斗力爆表。

一般人打不过。

打不过……

原晢揉了揉眼,把手机往枕边一甩,准备趁难得的周末睡个回笼觉,养足精力再出发去康养中心探望夏老师。

楼下那位是真财神爷……

怪不得侯清洋说他们家的娃娃亲来得妙……

妙个屁……

到底还有谁知道这桩封建糟粕……

原晢刚把眼睛闭上,那梦魇般的婚礼进行曲就幽幽传了上来。

节奏愈发清晰。

“靠。”

枕边的手机也跟着震了两声。

裘时:哥哥,今天一起去看外婆吗?

裘时:(乖巧.jpg)

原晢:“……”

他和夏臻都还一板一眼地将老太太称呼为“夏老师”,这人倒是叫得亲切……那到底是谁外婆?

原晢有一种被偷家的感觉。

他索性无视楼下的消息,洗漱一番就冲出了家门。

他要离那个姓裘的远一点!

-

老人家普遍醒得早,头顶的太阳才刚刚有些温度,康养中心的一群老太太早就披着小毯子在花园放风了。

“听说了吗,今天要新来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就住咱这层呢,以后出门得当心点,屋里的东西都锁好才行。”一老太太念叨着。

“已经到了,我刚下楼的时候看到家属正在办手续呢,怪年轻的,听说儿子才刚上大学,不知道怎么的就住进来了。”又一老太太说。

“是个可怜人,听说她老公不正常,刚结婚那年就和别的男人跑了。”

“男人?男的和男的?哎哟,现在的人可真了不得!”

“是啊,结果报应来太快,婚还没离成就出车祸走了,剩她自己拉扯个儿子,苦了好多年。现在儿子好不容易上大学了,发现和他爸一样,受不了,啧……疯了。”

“哎,这也是没办法,遗传的吧?”

“那肯定,我刚见着她儿子了,看着就不太利索,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还戴着个眼镜,哎反正就是那个味儿……这不,儿子也不想管了,直接丢这边让人照顾着,可怜哟……”

夏老师向来不喜欢嘴碎,只是抱着一本书在人群角落里晒太阳,颇有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原晢就坐在一旁帮忙剥花生,留一颗吃三颗,壳子都堆成小小一摞了,碗里的花生粒才只有薄薄一层。不是他不懂得孝敬老太太,只是刚刚为了躲瘟神没来得及吃早饭,实在是饿得慌。

原晢(嚼嚼嚼):“夏老师,给。”

他从小和外婆不算亲近,因为夏老师很凶。

为什么要喊夏老师呢?

因为老太太不喜欢那些代表着亲疏远近的称呼。不喜套近乎,不喜自来熟。在活人面前,她只接受“夏老师”这个身份,连对亲女儿夏臻也不例外。

或许是隔代遗传了,自己骨子里就流着这类无法与旁人亲近的血液。原晢想着。

夏老师是一个极其强势的人,从主导孙辈名字这件事就可以略窥一二。

原晢从幼儿园开始就苦于谐音梗,三番五次求亲妈给他改名,每次都被老太太以那四位数的开光费压回去了。

还不如直接叫夏晢呢,原晢叹笑。

当年原宏涛执意要离开临安北上创业,或许也是急于摆脱自己乡村赘婿的身份吧。连婚房都是老太太赞助的,自己亲儿子也差点不姓原,原宏涛骨子里那点大男子主义怎么受得了,可不得急功近利拼出一番辉煌事业来。

只可惜,许了一个光明未来,留下一堆肮脏污秽。

不得不说,夏老师看人还挺准的。

他那个爹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原晢又往嘴里塞了不少花生粒,对眼前这位要求他刚会走路就要熟背乘法表的数学老教师默默深鞠一躬。

他小时候没少挨骂,因为老背岔行。

和那个姓裘的“三三得六”有得一拼。

夏老师一辈子不求人,腿脚出问题后便自己联系了康养中心,工资卡一刷,高高兴兴搬了进来。

与其他略显抗拒的老年人不同,夏老师适应能力极强,甚至混成了非正式楼管,每天遥着轮椅打头阵,带领能动的老头老太们做操遛弯,脑子比年轻人还清醒。

非常清醒。

夏老师的精神头依旧强大,这不,枯燥乏味的教育文献都看得津津有味。

“慢点吃,没人和你抢。”注意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老太太略显嫌弃地瞅了亲孙一眼,把近期收到的一袋子精品花生往外推了推。

“今天不上课么,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老太太问。

“补课是周日,今天周六,休息。”原晢再次将碗里的花生粒递出去,见老太太摆手,他又毫不客气地收了回来,随口问道:“夏老师,您在看什么?”

“没什么,教育部下发的新书单。”

“喔。”

在收回奶白花生的间隙,原晢顺势伸了个腰,惯性驱使他往老太太那边看了一眼。

只一眼,他就瞟到了暗藏在黑白版面中的彩色画册。

有鬼?

“什么新书单,有合适的考试材料推荐吗?”原晢自说自话,偷摸撑着白净的小脖子往前一探,逮个正着。

“哎哎哎,这孩子怎么没大没小的,偷看什么呢!”

老太太赶紧合上手里的大书,可里面的小册子却因用力过度不慎滑落,“哗啦”一声径直砸向了地面。

“……”

“……”

封面上赫然画着两个正在接吻的男生,不忘衬上一串译制版粉红大字——被哥哥强吻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