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杀黄昏(111)CP

作者: 折周 阅读记录

取餐的叫号牌响了,陈寄起身,没有答话,只是力度不小地揉了一下林思弦的头发,把本就微卷的棕毛揉成更乱的一团。

小别重逢的下午,林思弦却不能陪陈寄在周边转转,他四点还有一场跟女主的戏要拍。

吃饭的时候林思弦略显矛盾,他一面不太想陈寄去片场,虽然陈寄并没公开露面过,但剧组总有几个能认出他的熟人,更何况他下午拍的依旧是一段爱而不得的酸溜溜的戏;而另一面他又不得不承认他有一点隐隐的期待,原因则没那么复杂,就是想陈寄陪着他。

不过没等他抉择,吃到中途时陈寄接了个电话,来自本组编剧Frank。店里只有他们两个,所以林思弦也听到了Frank说的话,这人从陈寄助理那里听说陈寄来影视城了,刚好他这两天也跟组,并且下午还约了几位很难得约到的前辈喝茶,前辈也认识陈寄,指名道姓让他过去。

电话挂断后林思弦立刻作出决定,让陈寄必须过去。

“你确定?”陈寄反问他。

“当然,我没允许过你来片场看我演戏吧?”林思弦非常坦然道,“而且下午拍我追别人的戏,我怕你吃醋。”

等下午到了片场,林思弦才知道这个决定非常正确。他在化妆间才得知,今天是女主的生日,来探班的人格外多,甚至还约了两家娱记来拍生日特辑,甚至有伪装成工作人员的粉丝,导致剧组不得不清场,拍摄迟迟没能开始。

正式开拍前,女主还特别不好意思跟几位对手戏的演员倒了歉,林思弦笑笑说没关系,顺便祝她生日快乐。

看上去她没有得到生日BUFF,可能现场人太多的原因,反而有些紧张,台词说错了好几次。

中途林思弦去补了个妆,回到片场时却赫然发现在几个候场的娱记旁边,站着被自己赶去喝茶的人。

尽管戴着口罩,林思弦还是一眼辨认出来那是陈寄,陈寄手里还提着两杯咖啡,

林思弦诧异地在原地打量陈寄,而陈寄也一动不动注视着他。

“思弦?思弦?”导演在后面叫了两声他的名字,“你发什么呆呢?摄像机在这儿呢!”

在拍《日落而息》时,陈寄也经常出现在片场,但那时候林思弦从来不敢相信陈寄是在看他,连余光不小心扫到对方都会快速掠过。

一个古怪的念头在他心底缓慢浮现。

当年那场文艺汇报,他是主角,在场所有的人都在看他,他唯一邀请的人却没有来。

而在这两个剧组,他都是陪衬的角色,他没再邀请的人却成了专属于他的唯一观众。

原来他曾经耿耿于怀的遗憾,已经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反复填补了很多次。

晚上九点时,扶满在群里发了张他跟小胖子在影视城跑步而汗流浃背的照片,一边骂胖子减肥要拖上自己,一边骂这里的天气简直有毒,明明才下了雨,气温只是诈骗般降了两度,马上便恢复原状。

而苏红桃看见这条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了视频邀请,全方位向这二人展示了面前的西瓜、冰镇啤酒以及斜上方的空调。

“太可恶了你这种人,”扶满边喘气边抨击她,“真是为非作歹,怙恶不悛。”

他把最后那个字念错了,得到了苏红桃懒洋洋的批评:“那个字念quan,字都不会读还用成语呢。”

“真的?”扶满不信。

“那不然?”苏红桃挑衅道,“我高考语文一百二——为什么思弦不接视频啊?”

“可能在拍夜戏吧。”

等胖子气喘匀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我总感觉刚才跑步的时候看到了陈编,但满哥怎么都不信。”

“陈编?陈寄?”苏红桃没反应过来,“你看见脸了?他去影视城干什么?”

“没有,戴着口罩,好像在买面包还是什么,满哥也是这么说的,说他来这里干嘛,”胖子说,“但我就是觉得那是陈编。”

“话说回来,你看到陈编的采访预告了吗?”扶满问她。

苏红桃问:“什么预告?他不是不怎么接采访嘛。”

“对啊,所以才稀奇,”扶满催她现在看,“你看李主任朋友圈转发的那条。”

苏红桃点开那条链接,是一个杂志公众号的推文,配图是一张纸上手写的几个字,“从池塘到日落的黄昏”,虽然没有点名是采访的谁,但不难推测出是陈寄几本书的书名。

扶满也跟着重看了一遍,感叹道:“我要有他这个字,写封情书也不至于单身到现在吧。”

“我觉得不是字的问题。”苏红桃下意识地反驳,手继续往下划着。

预告为了吸引关注度,列出了几个比较重点的问题,前几个跟他本人经历相关,苏红桃倒不觉得意外,最后一个却吸引了她的目光:“《黄昏谋杀案》里三个恋人的原型,竟是对一个人的幻想?这写错了吧,不该是三个人吗?”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但发布一小时了还没编辑。”

苏红桃正准备接话,突然间想起来一件事。在知道“万物沉寂”就是陈寄前,得知编剧要来跟组,她曾在网上搜索这个人相关信息,无意中看见了一则帖子,在讨论《黄昏谋杀案》的三个角色的命名,说它们来源于同一首诗。

当时苏红桃不以为意,觉得一个角色的名字并不重要,但在这一刹那,她好像骤然发现,她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实。

“你刚才说......”苏红桃呢喃着确认,甚至开始直呼其名,“你好像在这里看见了陈寄?”

上一篇: 蝴蝶眨几次眼睛 下一篇: 如果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