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杀黄昏(46)CP

作者: 折周 阅读记录

“所以研究出来了吗?”最后陈寄先问他,“狒狒跟狗熊谁更强?”

“是猩猩。”林思弦皮笑肉不笑地纠正,陈寄大概把所有的奚落都留给了他。林思弦努力保持心平气和:“您当时加我微信时,怎么不做个自我介绍?”

陈寄回他:“你自我介绍了吗?”

好像没有。

林思弦又问:“您都知道我误会了,怎么也不纠正我?”

陈寄垂眼看他:“纠正你的话,还怎么确认你的失忆和痴呆是间歇性发作的。”

果然,当初还鼓励自己上台弹琴,不过就是最终试探的一环。

而自己还傻乎乎地给他发谢谢……

好想打人。可惜一是打不过,二是这一趟是来求人的。

陈寄问他:“为什么要装失忆?”

林思弦思忖了片刻回答:“不是都套出来了吗?我小时候人比较幼稚,当时少不更事对你,嗯,对您做了一些不够成熟的事情,实在抱歉。我这个人虚伪、懦弱又缺乏责任心,所以想要逃避责任,可惜脑子不够聪明,手段有点拙劣,还是被拆穿了。”

沉默了半刻,陈寄才回答:“你的自我评价还挺全面。”

这是林思弦最近几年习得的技能之一。提前自嘲和自我贬低,反而让别人无从轻蔑。

听到这个回答,林思弦不合时宜地回想起前段时间陈寄说过的话,反问“我不应该讨厌你吗”,以及在自己又一次做出恶劣行为时的“我也恨死你了”。

林思弦突然觉得自己脸皮也够厚,有些后悔来这一趟。

但来都来了,也只能继续往下讲:“那肯定呀,毕竟到这个岁数还混不出头,多少得自我反思反思。可能就是因为我这个人天资毕竟愚钝,人也不太行,所以最近找不到工作,听说《黄昏谋杀案》您最终还是打算交出去拍了,希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还是念在同学情谊上,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小角色。”

说出来比他想象的容易。

陈寄若有所思地问:“要拍的事情谁告诉你的?”

林思弦不打算出卖好人:“我道听途说的。”

“哦,”陈寄明白了,“李主任。”

林思弦还没反应过来这机密是如何暴露的,又听陈寄道:“既然你自己说了,当年对我这么不好,我为什么要帮你呢?”

林思弦愣了一下,接上话:“我知道我有些恬不知耻,但想着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不过一句话的事儿,也就厚着脸皮来试试。您要不想再见我就算了,您要愿意的话,也可以继续使唤我当司机,给当年出出气。”

“嗯,不拉手刹踩油门的司机。”

……那车走没走吧你就说。林思弦一口气憋在心里,又继续补充:“或者我也可以干别的。”

“是吗,”陈寄淡淡地说,“修自行车跟收拾东西你能做哪个?”

“……”林思弦假笑道,“用心的话,桌子也是能擦干净的。”

房间里沉默了良久,以至于林思弦以为对方在认真思考这句话的真实性,准备补充一点他曾将桌子擦得锃光瓦亮的成功案例时,听见陈寄问:“林思弦,你看过吗?”

林思弦怔了怔:“什么?”

“小说,《黄昏谋杀案》,你看过吗?”

不知为什么,陈寄正常说话的声调总会显得平静而淡漠,但林思弦觉得这次他问得尤为冷峻。

林思弦没有看过小说原文,但《黄昏谋杀案》在网上讨论度很高,他基本上已经通过短视频断断续续了解到故事梗概。他原本打算找陈寄之前再仔细阅读一遍,不过两个小时肯定来不及。

既然是自荐,林思弦回答:“看过。”

“有什么想法?”

这种知名度的作品,自己也没资格妄评:“写得很好,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喜欢。”

陈寄笑了。这个人笑的时候不多,多数时是在嘲讽自己。此刻的笑相似却不尽然,恍惚看也尽显轻蔑,多看几眼又仿佛透露某种释然。

“这样啊。”陈寄说。

明明在笑着,林思弦却莫名惶恐不安,气压低得让他有些不想久留,直接问:“所以,这事儿怎么说,您考虑考虑吗?”

“不用了,”陈寄说,“既然都是同学,那你也清楚我不是个讲情面的人。”

拒绝了。陈寄拒绝了。林思弦被陈寄拒绝了。

好吧,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早在当初自己还仗势欺人时,陈寄都能威武不能屈,脸不改色心不跳地拒绝自己,现在决定权在人家手上,那拒绝再正常不过。

实则林思弦去找陈寄时也已经做过心理准备,之前也争取过很多次机会,陌生人尚且有很多拒绝自己的理由,陈寄对自己深恶痛绝,那更是情理之中。

临睡前林思弦以上述两条理由说服了自己,但闭上眼大脑就开始轮播那三个字——不用了。

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

“我靠,”林思弦睁眼,拍拍自己的脸,白天没忍心下的手还是在此刻下了,“你到底有什么好在意的。”

不管林思弦想没想通什么让他耿耿于怀,当晚他最终还是失眠了,更惨的是第二天他还要补拍。

好在需要补拍的内容不是什么重头戏,只需要他吊儿郎当地出现一下,说两句不怎么关键的台词。新任心理咨询师也很温和,哪怕林思弦在片场哈欠连天,也只是好脾气地问候:“昨晚没睡好吧。”

林思弦点点头:“有点落枕。”

“我多带了个备用枕头,要不要借你?”

“不用——”林思弦卡了一下,“了。”

上一篇: 蝴蝶眨几次眼睛 下一篇: 如果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