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黄昏(5)CP
幸运的是只有二楼,更幸运的是林思弦非常理智地护住了自己的脸,只有后脑勺被狠狠砸了一下,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
后来工地核查,确实是工人疏漏,赔了一笔钱,这几年林思弦靠着这笔钱,才不至于没戏拍的时候去楼下摇奶茶。
进组之前都会常规问问演员有没有重大疾病,林思弦也把这个情况报上去了,还交了医院报告,上面写明了具体伤势,有脑震荡等情况——不过失忆的确是林思弦借题发挥,他也就事故前后记忆有些模糊,医生说很正常,再之前的事林思弦便记得一清二楚。
“你这经历也挺刺激的......”苏红桃听得目瞪口呆,转念又觉得不对,“但我们仨是一个高中的,你记得我,不记得陈寄,不就露馅了吗?”
“有选择的失忆,简称选择性失忆。”
“......你觉得会有碳基生物相信吗?”
林思弦坦然道:“你不说不就好了嘛,反正你是隔壁班的,虽然你看过陈寄的作文,但陈寄又不认识你,其他人也不知道我们一个高中。苏红桃同志,你不能背叛组织啊。”
从苏红桃的表情来看,她还是没能接受这桩荒唐的事,但又无法再改变什么,所以也只能接话道:“组织放心,严刑拷打绝不服软,有悬赏另议。”
苏红桃手机闹钟响了,十二点整,她该回去睡觉了。
临走之前她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没解开:“不过林思弦,你到底为啥啊?”
她一边回忆一边补充:“高中时期我是听说你们关系不好,但后来也经常看你们待在一块儿,你搞这一出到底图什么啊?”
林思弦在心底叹了口气。
跟陈寄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他故意没提以前的事情。在林思弦的认知中,陈寄讨厌麻烦,无论看到或听到什么,只要不对自己产生实际影响,就不会做一些额外的举动。今天实属例外。
而林思弦也正是无法回答落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才选择了这个荒唐的谎言。
——你跟陈寄到底是什么关系?
窗外树叶摩擦作响。来到此地后一直是阴雨天气,白日没有太阳,晚上不见星光。
这种暮气沉沉的气候倒是跟当初四十六中的冬天很相似。
当年也有这样一个平常的阴天,路灯划出不够充足的光亮,林思弦坐在台阶上,整个人陷进羊毛围巾里,依旧被风灌得难受。
“冷死了,”林思弦双脚一摇一晃,“怎么还修没好?”
面前五米的灯柱下,只穿着校服的陈寄在摆弄一架自行车——那是林思弦的自行车,不知什么时候掉了链条。
“五分钟。”陈寄回他。
林思弦看了一眼表:“对了,这周六下午我要去一趟南巷的百货商店,我想买一套音响,你陪我去,太重了我不想拎。”
陈寄手中动作停了半秒:“周六下午不行,我有事儿。”
“那你自己解决一下,”林思弦耸耸肩,“我又没在跟你商量。”
不属于过去的音乐撕裂了短暂的记忆碎片。
苏红桃的闹钟响了第二次,她按灭了,用手戳了戳林思弦:“现在是哪一出?装机器人故障?”
林思弦听着身后的风声,咧嘴回答了她上一个问题:“我跟陈寄的关系......总之不是很乐观。”
他越发觉得自己这失忆是装对了。
第3章 不拘小节
何止是对,简直是明智,简直是神来之笔。
失忆一点都不可耻,还非常有用。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正式开始了拍摄。
《日落而息》原著在陈寄的作品里算是篇幅较短的一篇,但故事并不简单,讲的围绕在一名普通电工身边的连环杀人案,主角前期一度以为凶手是他的女友,为了守护爱情想尽办法替她洗清嫌疑,愈演愈烈走上了真正的犯罪道路,最终才醒悟凶手和被守护的人一直是自己。
里面出彩的角色除了男一和女一,就是后期才出现的、由彭骁饰演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戏份不多,但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光镜头。前一周没有彭骁的通告,听说剧本围度结束后已经飞到海外坐游轮去了。
原著的结尾算是开放式结局,男主意识到第二人格后要如何做出选择,并没有在文字里写明,但改编成剧当然得“伟光正”一些,大概这也是陈寄来跟组的原因。
林思弦在里面演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反派炮灰,主要任务就是说一些讨嫌的话然后被主角刀掉,虽然这也是他退学之后最像样的一个角色了。
前两天都没有林思弦的戏份,今早他睡了个懒觉,刚好赶上在等盒饭送来的胡小路,两人在二楼露台坐着看不存在的风景。
“其实我觉得彭骁那个角色适合你,那种神秘,呃,阴柔......”
林思弦在胡小路面前塑造的温柔形象很成功,后者已经开始给他说真心话了,只是语文没学好,形容词用得稀烂。
林思弦长得随他母亲,五官轮廓偏柔和,可惜在这种角色挑他的处境下,这反而算一种劣势。
“我现在的也很适合啊,”林思弦说,“怎么,花花公子不好吗?”
年轻人思维很跳跃:“像你们这种长得好的,以前肯定谈过很多对象吧?这算本色出演吗?”
林思弦笑着反问他:“你觉得有多少?”
这位死得早的花花公子在原著里的外貌描写是“一头又油又卷的中长发使得五官不清晰”,实际上林思弦的发质细软,没上妆造的情况下,快到锁骨的头发在露台的风里微弱晃动,有几缕覆在他扬起的唇角,像某种没有重量的植物,看得胡小路突然呆滞:“……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