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复一日,习惯成了很可怕的事。
办公桌上的烟灰缸堆积了七八个烟头,陈玦开窗通风,用电脑查了一些资料,顺便花了会儿时间,分析顾思意在想什么。
他在纸上列出了几个关键变量:
顾思意性取向倾向:
1.观察到的性别偏好指向-男(85%)
2.成长环境与同龄人交往模式(90%)
3.对异性的关注度(<75%)
4.综合概率:≥95%
可能的情感投射对象分析:
Gordon类型:混血基因优势/高社会地位/跨文化背景/烂人品;契合度:55%.
但Gordon不在陈玦的考虑范围内。
陈玦是不可能同意让顾思意和Gordon搞在一起的,但如果顾思意强求,陈玦也管不了。
律所里这个“万花丛中过”的代表作,虽然条件完美,但人品和私生活混乱得令人不齿。陈玦在脑海中快速检索着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名校里可能的人选,但无一例外都存在致命缺陷。
糟糕的是,现在顾思意对自己有点依赖过度,感情有转化风险。
这种依赖是源自于他的性取向,和两人青梅竹马的感情,还有可能是顾思意见过自己的裸//体,顾思意倒不一定真喜欢自己,他只是见的男人太少了,而且身材好又不是自己的错。
陈玦把目光投向更宏观的分析,顾思意现阶段对自己的过度依赖是否源自:
青少年期情感需求(40%)
异国环境应激反应(35%)
生理冲动因素[好色](30%)
真实情感(?)
理论而言,一旦建立新的情感支点,这种依赖会自然转化,不会发生下一步的变质。
陈玦挑出了好几个人选,最后又划掉。
如果进行无罪推论,或许他还有百分之五的概率搞错了。
陈玦将纸丢进了碎纸机,决定抽空带顾思意去趟健身房,多见点半//裸的肌肉男。
随即陈玦打开手机搜索:#伦敦哪个健身房猛男多?#
咔擦咔擦的声音里,顾思意在阁楼侧躺着,打开了一个加密的笔记本:
陈玦深柜概率评估模型:
1.恐同表现强度与潜在倾向的相关性(+15%)
2.感情经历分析(+1%)
3.对某些性别气质的排斥程度(+9%)
-总计:25%
要想在不惹陈玦讨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触碰他的底线,顾思意有以下几个突破策略评估:
A. 酒后情景(风险系数:65%,成功率:30%)
-双方醉酒,我可以装醉,这样我做什么都会被原谅的。
B. 需求诱导(风险系数:45%,成功率:40%)
-陈玦单身。男人精虫上脑的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C. 第三方介入(风险系数:85%,森*晚*整*理成功率:15%)
-雇人勾引陈玦,掰弯他,我再佯装惊讶,略施小计取而代之。
D.下药引导(风险系数:40%,成功率:50%)
-睡是睡到了,睡完了麻烦就大了,搞不好陈玦要报警抓我。
顾思意在每个方案后面都加了详细的利弊分析,甚至列出了具体的执行步骤和应急预案。
……
最后,顾思意长按删除键,全删掉了,他将后脑勺用力在床头软包上撞了几下。
他很少在一件事上找不到最优解,但这就是一件无解的事。
周六上午。
顾思意坐在麦当劳二楼靠窗的位置,一边看资料一边等陈玦。
对面咖啡厅里,陈玦正在和当事人亚伦谈话。
案子下周三就要第三次开庭了。透过玻璃窗,顾思意能看见陈玦今天穿了件米色高领毛衣,脸帅得没边。
他的当事人看起来很年轻,和顾思意差不多大。
亚伦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似乎在哭。
陈玦递给他一张纸巾。
顾思意知道这个案子还有麻烦,似乎是新证人的问题,从陈玦最近的加班频率和打电话频率就能看出。
顾思意知道真相,也十分同情亚伦。
可他没想到亚伦忽然站起来,紧紧抱住了陈玦。
那个拥抱看起来那么无助,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顾思意猛地起身,正要冲过去,脚步又停顿住——
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可乐杯,顾思意的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情绪,眼神牢牢盯着咖啡厅里的画面。
陈玦没有立刻推开亚伦,他皱了皱眉,随即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过了好一会儿,亚伦才松开手,不停地道歉。
陈玦说了些什么,大概还是在安慰。顾思意看见陈玦的嘴型:“会没事的,我会继续帮你,别担心。”
亚伦红着眼睛说:“谢谢你,陈律师,我只相信你。”
从咖啡厅出来,陈玦的毛衣上还带着些许褶皱。顾思意假装专注地看着笔记本,实际上余光一直追随着陈玦走进麦当劳,迈开长腿穿过人群。
“冰淇淋吃完了么?”陈玦在他对面坐下。
“早就吃完了……”顾思意抬头,尽力隐藏内心的情绪,不经意地问,“是不是新证人的问题?我听见你打电话,是证人突然反悔了吗?”
陈玦语气平静,带他出去,说:“证人药检结果有问题,听证会没通过,但没关系。”
顾思意忍不住提高音量:“所以你是因为感觉帮不上亚伦了,才会抱他吗?”
陈玦闻言转头,视线落在顾思意脸上。
顾思意看着他,两人目光短暂接触,顾思意先躲避开了,望向侧边车流。
陈玦摘下领口墨镜戴上,平静地出声:“为什么这么说。”
顾思意顿了顿,声音低下来:“因为你很讨厌别人碰你,你说过的。但你的当事人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