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我可以(113)

作者: 江挽灯 阅读记录

早起发现她的宫人吓出癫痫病,到现在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太子乍闻噩耗,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看见此景吐了个稀里哗啦,两腿发软。被两个内侍扶进去。见多识广的夏庭芳还算镇定,他有条不紊,吩咐人控制现场,去请太医来为太子诊治。

并陆续请来杨玉文和柳章。

这两位很擅长处理棘手的案子。

根据血迹判断,案发时间约莫在寅时左右。

寅时,东宫赏月宴散,太子安歇。夏庭芳已经查证,死者是昨夜宫宴的舞姬。她相貌出众,色艺双绝,被太子带回东宫后转送了楚王。在往返嘉月堂和东宫之间,死于非命。没人听到叫喊声,很可能是一击毙命。

目前,东宫内侍全部被控制。

暂时没找到可疑凶手。

唯一的线索,跟柳章有关,昨夜他们应该见过。

夏庭芳是个耿直的人。他例行公事,问到了柳章头上,“敢问楚王殿下,昨夜可见过此女?”

柳章掀开死者头颅上蒙着的白布。舞姬死不瞑目,一双无神的眼睛望着苍天,脸上血迹斑斑。柳章并不知道她的名字,他没问,道:“见过。”

夏庭芳道:“什么时辰?”

柳章斟酌道:“她离开的时候,不到寅时。”他喝了很多酒,只记得没有听到打更。

夏庭芳推敲两者说辞之间的疑点,冒出个不礼貌的问题,“此女奉太子之命,前去侍奉楚王殿下,您为何要她离开?”

杨玉文在边上冷冷哼笑,插了句嘴,话锋犀利,“楚王殿下洁身自好,看不上这等货色。”

如果柳章所言属实,由此判断,舞姬被柳章拒绝后,进退两难。因为没能完成太子的交代,她只得返回东宫复命,听候太子发落。而太子这边散了宴,并未想到舞姬会回来。太子以为九皇叔佳人在怀。在这个时间差里,舞姬惨遭毒手。

夏庭芳这个大老粗脑子缺根筋,不会拐弯兜圈子,一开口就特别得罪人。他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如果柳章留着舞姬过夜,或许不会发生命案。杨玉文隔岸观火,不仅没给夏庭芳找补,还落井下石,刺了柳章一句。

柳章面无表情地承受非议,没有为自己辩解。

舞姬还很年轻,或许不到二十岁,她拥有大好年华。

没人想到会是这个局面。

如果他预料到的话,他会让她留下来。但昨夜的醉酒加上旧疾发作,他处于意识模糊的眩晕状态,只来得及叮嘱江落,别伤人性命。后头记忆全是空白。

舞姬为什么会死?

柳章低下头,为死者合上双眼,以示同情哀悼。

杨玉文又扔了句嘲讽,“这时候怜香惜玉有什么用。”

他轻佻的语气让柳章感到不快。

“死者为大,”柳章冷着脸,道:“杨大人口下积德。”

“我就是路过。”杨玉文耸耸肩,态度高高在上。他肩膀靠墙,斜倚着,一副遛弯溜累了的散漫状态。他睥睨着地上的尸首,“她身上并无妖气残留。”

没有妖气,说明这案子归刑部管。跟驱魔司关系不大。要是陛下和太子问罪,也是御林军护卫不力的责任,跟他杨玉文半点关系没有。夏庭芳护卫皇城,担负重责。若太子出现什么闪失,他也人头难保。

夏庭芳倍感压力重大。

这边正在议论着,东宫殿内传出一阵骚乱。众人回过头,只见身着单衣的太子被内侍搀扶着,他脸色煞白,神情张皇失措,在人群中寻找柳章的身影。他颤颤巍巍跨过门槛,一把握住柳章的手,找到主心骨,喊道:“九皇叔。”

“臣在。”柳章稳住太子颤抖身形。

“是不是有人要害孤?”

“太子放心,”柳章用眼神安抚他,让他冷静,“夏大人会查明真相。”

夏庭芳按住剑柄,单膝跪地,甲胄铿然作响。

他的话音掷地有声,“臣会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

太子不安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柳章。四周站满士兵护卫。有这二位重臣相护,他忐忑的情绪稍微镇定了一点。太子年方二十,性情温和,脾气非常好,连宫人犯错都不舍得苛责,哪里见过这么多血。家门口陡然发生命案,他也是慌了。刚吐完,被太医扎了针,三魂六魄次啊归位。太子心有余悸,远远瞥了眼墙上血。

看了还是很想吐。太子移开目光,忍住胃里翻江倒海的冲动。

他努力想要维持一国储君的威严和体面,强撑着打起精神,问道:“尸体勘验如何?可有什么线索?”

夏庭芳竹筒倒豆子,有一说一:“死者为利器所伤,一击毙命。凶手并未留下任何痕迹。宫人们正在盘问,还没有得到其他的线索。”

死者身上的伤口异常平滑,说明凶器薄且锋利。

凶手是个能御物的高手。

高手潜伏在宫里,只为杀一个舞姬,这听起来没有道理。舞姬身份低微,又是初次入宫,为何会招此劫难。从舞姬这边来推敲杀手动机,似乎站不住脚。杀人地点选在东宫外头,挑衅意味浓重。那人很可能是奔着太子来的,给太子一个警告。

此举极度嚣张,堪称无法无天。

到底谁这么胆大包天?

“没有线索……”

太子听到这又有点错乱。

夏庭芳怕吓着他,忙找补道:“太子殿下放心,我已抽调人手,护卫东宫,保证您的安全。”

太子神色恍惚,喃喃自语:“到底是谁想杀孤?”

太子只不过是一番好意,让人去侍奉柳章而已。谁知道出了这种事。太子为这条人命惋惜哀叹,心情沉重。又忧虑凶手会有后招,惶恐不安。太子监国辅政,整顿吏治,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那些人背地里一直颇有怨言。太子把自己得罪过的人全部想了一遍,想不出究竟谁又那么大的胆子,竟然冲进宫里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