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我可以(223)

作者: 江挽灯 阅读记录

“师叔快看!”林园失声惊叫。

在他走神的这一刹那功夫里,大魈爆怒,身型扩张数倍,形成了七个分身,分别镇守八个方位,似八星连环,牢牢锁住长安。大魈被彻底激怒,它想杀光这群人,今夜无人能从长安活着出去。那个巨大的骷髅头迸发红光,将天地照得通红。

花轿停在长街尽头,仪仗队和吹吹打打的人早已跑了个精光。满地花炮纸木牌匾,凌乱红绸,倾倒的嫁妆箱子,绫罗珠宝散落满地,被踩得乱七八糟。狂风吹开了轿帘,秦愫走出来。她颤颤巍巍的身形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纸鸢。

在这末日一般的画面中,她仰望着天上红色邪物。

秦愫面敷粉白,眉心花钿妖冶,如鬼似魅。

她轻声唤道:“妹妹。”

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原来是个女孩,应该成为秦家五小姐,受尽尊荣宠爱,长成昭阳公主那样娇憨可爱的粉团子。人人喜爱,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秦愫经常想象她长大的模样。今年她十岁了,永远不可能再叫“姐姐”。

秦愫在长安看着她,像是从未离开,又像是久别重逢。

她们曾经住在杨玥的肚子里,是亲密无间的一家人。

妖魔降世,长安危矣。

太子不顾宫人阻拦,率一百三十侍卫出宫。柳章交代过 ,宫内布了阵,神鬼不侵。只要他不出去,暂时是安全的。可花轿没有抵达东宫。外头还不知道何等境况,秦愫生死未卜,他怎么能安心。那是他的新婚妻子。

太子强忍惧怕,带亲兵去寻。

一路上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房屋倒塌,百姓失散。兼低阶妖兽趁势作乱,纵火伤人。那只巨大的魈悬停在天幕上,末世般的场景。东宫一行人百般搜寻,只找到花轿。仪仗队全跑了,花轿内空无一人,新娘子不知所踪。

东宫近臣见势态不妙,郑重劝告太子,道:“殿下一国储君,贵不可言。若有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咎。殿下性命关乎大梁帝位传承,岂能因儿女情长,枉顾危险。请太子速回宫避让!”众人纷纷附和,跪下来求太子回宫。

太子找不到秦愫,心有如焚,又见国家疮痍满地,妖魔虎视眈眈。他身为太子,不能平定祸乱,救扶百姓,反而苟且偷生。伏妖司、驱魔司、禁军以及全城百姓,都在奋力杀敌保卫家国。他身上流着皇族的血,当为军众表率。

太子镇定心神,望着满地跪倒的臣子,他生出莫大的勇气,悲愤道:“长安岌岌可危,众将士舍生忘死,孤岂能苟全性命?”

这位年轻的太子头一次违背了所有东宫属臣的意愿。

太子高举龙纹玉佩,道:“传孤旨意,调东宫三百死侍,祝伏妖司一臂之力。”

近臣齐声道:“殿下万万不可!”

太子道:“快去!”

众人面面相觑。一人站出来,提出了个和大家截然相反的建议。那人头脑灵活,看得更长远一层,向太子道:“长安之势危若累卵。倘或兵败,大梁国祚毁于一旦。回宫未必安全。臣等护送太子出城避难,速迁南都,保存薪火,再定家国大计。”

生死存亡时刻,他竟然奉劝太子逃难,舍弃祖宗基业,另起炉灶。闻者莫不悚然变色。太子一惊,继而勃然大怒,道:“张侍中放肆!”堂堂太子,弃家国百姓于不顾,只顾着自己逃命去,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太子素来温吞懦弱,没有主见。近臣们也习惯替他做主。如今提了个建议,引来太子怒斥。那人也怔了。太子脱下红色喜服,只穿白衣。他单薄身影看起来不堪一击。太子独立于风雨中,拔出一侍卫的佩剑,朗声道:“孤与长安共存亡,再有逃兵,立斩!”

东宫军心紊乱,被这番话喝住。太子震慑全场,遂遣人助阵伏妖司,并派人快马加鞭送信驻扎在城外的秦太尉,请大军入城**。两件事做定,太子亲自登上高台,为众捉妖师击鼓。战鼓雷霆,响彻云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1]

风中鼓点与人心共振,太子亲临,鼓舞捉妖师英勇杀敌。战场上士气大振。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死战。杨玉文蹲在石头上磨刀,听到远处传来的缥缈战歌。

皇帝陛下惜命,龟缩在柳章设下的防护阵当中,不敢出来。东宫的人却挺身而出。软弱太子竟有玉石俱焚之心。杨玉文倒是有些意外。太子跟个病猫似的,关键时刻,敢与臣民共存亡,还有几分血性。杀敌靠的不是人多,是士气。

太子出面,总比没出面好。

杨玉文问道:“大阵开了吗?”

赵志雄道:“开了,随时可能启动。大人下令吧。”

杨玉文道:“再等等。”

驱魔司大阵一旦全开,长安妖魔鬼怪都难逃一死。妖精内丹爆炸,粗略估计得炸毁上万房屋,死伤十万人以上,代价巨大。比较起来,妖魔杀的人或许都没有开启大阵死得多。长安将尸横遍野,善后会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如无必要,杨玉文并不想那么做。那意味着把自己变成千古罪人活阎王。现下死的人还没有破万,只要杀掉大魈,一切还有回旋余地。开启大阵,那便是真正的万劫不复了。

赵志雄以为杨玉文没有下定决心,是在等宫里的信儿,问道:“是否要请示陛下?”

杨玉讥笑一声。请示又如何?圣人当然清楚大阵的杀伤力,奏章上写得明明白白。皇帝不出面不下旨,明摆着是指望驱魔司继续“抗旨”到底,坏事黑锅全让杨玉文一个人背。等事态稳定,民怨沸腾。陛下再下令杨家满门抄斩,平息民愤。这一套流程几乎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