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我可以(319)

作者: 江挽灯 阅读记录

江落打量马上挂着披风威风凛凛的男子,不知怎么,想起柳章也穿过一次银甲。是去杀麒麟兽。人靠衣装。可她横看竖看,此人比起柳章都差远了。

江落笑了笑。她解下发髻里一根红绳,捆住自己的手腕。掌心黑色生命线已然触及尾部。她这具身体里,魔血难以根除。一旦越过最后防线,她就会失控,红绳扎得很紧,刚好贴着那道防线。她用以提醒自己,切莫彻底入魔。

她还想在清醒的时候见一见师父和师父肚子里的孩子。

不能变成疯子,那样师父会失望。

方才的尸鬼没有灵魂,血是凉的,早已死了,杀掉他们不足以扰动她的心神。但眼下的禁军都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大活人,江落无法确定,杀多少人会诱发魔心。她闭上眼,再次握住了银鞭。师父赐予的武器能让她心中宁静。

对不起,师父,我又要杀人了……

第154章 杀戮如果师父在这里,就好了。

崇明殿。

朝臣们犹如霜打的茄子,被秦愫晾着。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谈起国事,一脸丧气。

“旧太子率三十万兵马来势汹汹,荆州已破。若是速度快,半月便能直捣长安。陛下若不能趁早拿主意,长安危矣!”

兵部侍郎揣着笏板,满脸络腮胡子,“放屁,他们哪来的三十万马,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另一人道:“砍掉一半水分,就算十几万人,也不简单呐!长安城内加起来不过七万兵马,要守东西南北四大城门,谈何容易?”

“你们少在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为人臣子,不能为君主分忧,反倒指望君主出主意,要那么这群吃干饭的做什么?”此人乃是秦府门生,忠心耿耿。

群臣围聚扯皮推诿,拿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说到最后便开始指责出身相互攻讦,闹哄哄犹如菜市场。秦愫在时,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行事。只是那位一言九鼎的陛下称旧疾发作,连日不曾上朝,引得底下猜测连连。

朝臣们各有各的心思算计,开始盘算自己的退路。

旧太子仁慈,可手下部将绝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怎么会放过这群乱臣贼子呢?留下来多半是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我们倒有一肚子主意,陛下不露面。又说给谁听去?”

人群里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不知什么人,冷不丁冒出一大段话:

“陛下生得七窍玲珑心肝,非我等可以妄加揣测。只是局势变化莫测,长安危如累卵,陛下好歹有句话下来,让我们有个准备。守得住,相安无事,守不住,还有殉国一条路。陛下若萌生退意,意欲重拾太子妃之位,回归内廷,又置我等于何地?”

他话锋犀利,冒出一堆大逆不道之言。竟然说秦愫要回头继续做太子妃,这话可谓大不敬。秦府门生勃然大怒,指着他鼻子骂道:“大胆,你竟敢胡言乱语,毁谤陛下!”

见过亡国妃子被胜利者收入后宫的,没见过亡国皇帝能够善始善终的。这话摆明了侮辱人。崇明殿吵了起来。忽然间,外头太监细着嗓子叫了声“御史大夫到”。

吵架的声音戛然而止,摩拳擦掌的臣子们悻悻放下袖子,咳嗽几声,回到自己位置上。秦业自大殿外步入,脚下生风。他鹰隼般冷厉的目光扫视众人,全场寂静无声。

秦家人所过之处,空气都冷了许多。

秦业手里捧着圣旨道:“北城门告急,傅溶率五千龙骑军来犯,陛下有旨,兵部侍郎张宜即刻领虎符调一万兵马,击退敌军,不得有误,钦此。 ”

众望哗然。他们本以为,由南到北,至少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筹划。没想到龙骑军会突袭长安。“可是昔年长公主之子,傅溶?”

“他在攻城?”叽叽喳喳的声音乱吵。

兵部侍郎皱着眉毛,撩袍跪下,肃穆道:“臣领旨。”

张宜是跟着秦老将军一路提拔上来的副将。军功赫赫,跟着秦家连反都造了,哪里会怕一个不到二十的毛头小子。管他是谁,叫他有命来,没命回去!

江落率先出击,银鞭在空中甩了一圈,重重抽在那面密不透风的盾墙上,顷刻人仰马翻。禁军除的防守出现短暂缺口。江落疾驰的身影如一道利剑刺入敌人中心,

她劈手夺下长枪,挑飞一干人。抽身回旋,横扫八方。

以她为圆心,两步内,士兵齐齐倒地。

银鞭见血封喉,倒下的人眼皮抽搐外翻,发不出声音。

外侧士兵迅速形成大包围圈。围住江落,长枪短刺从她肩腰处擦过。江落后腰靠在一根长枪上,她就势一滚,枪头滚到枪尾,整个人如同翻花踏浪离地而起。掌心扣在那人天灵盖上,颅骨俱裂,七窍流血。江落与他贴面相逢,在对方的眼睛中看见自己的倒影。

匆匆一瞥,江落踩在众人头顶,飞出三四丈开外。

年轻士兵摇晃倒地,被同伴的脚步所淹没。

“杀!”吼叫声和咆哮声震天,他们朝她冲过来。

红色血滴从江落眉心流下。不知是哪个士兵的血溅到她脸上,很烫,跟尸鬼完全不一样的气息。面对着密密麻麻的兵刃,她眼中浸着冷冷的寒星。江落无悲无喜,她心想,杀光你们。她高高举起银鞭,又产生奇怪念头。

她心想,我认得你们吗?

我不曾侵占你们的家园,不曾杀死你们的妻儿,为什么彼此仇视,恨意滔天?

每杀掉一个人,江落就会想一遍柳章。只有这样,她才能不走神。眼前掠过的人脸越来越模糊,他们的吼叫声也好像游离天外,离自己十分遥远。江落灵活地躲避每一分攻击。她的速度比凡人快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