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人乱我道心(80)

李承瑞突然觉得案情多了很多线索:“所以凶手有可能是道士?”

江岑溪不能确定:“也不一定,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知道这个方法的人都可以去偷布。但是能知道尸解仙的事情,想来也是懂道法的。”

江岑溪回答完,内心之中却在想,这一次广汉郡还真是来着了。

她想的是清理门户,没想到协助破案,也有可能是另外一桩清理门户的事情。

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在封闭狭窄的地窖里多留,又一同出去。

独孤贺腿脚已然不利索,最后是被李承瑞推着后背,硬把他推出去的。

出去后江岑溪帮所有人解除了法术,众人的嗅觉恢复,又能够闻到院子里的草木清香。

柳淞回去的途中一直在沉思。

这一次过来,的确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也助他扩宽了思路,让他

开始思考他之前未曾想过的角度。

如果他们提供的思路是对的,那么可以调查的范围一下子窄了很多,他也能更快速地了结此案。

想到了什么,柳淞对他们示意:“我们会路过一处案发地点,诸位可以随我去查看一番。”

如今柳淞对待他们的态度已然恭敬了几分,再顺道看一眼,他说不定能够得到新的线索。

反正是顺路,一行人也没有拒绝,一同骑马过去。

他们本想着是案发地点,可能会被封闭了路段,谁知这里一切如常,白日里似乎还摆过摊子,偶尔还有路人路过。

只是听说过此处发生过命案,百姓们会走得快些。

“这里是广汉郡较为繁华的街道,无法更改,所以在案发后也只封了两日,实在是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才又重新开放。

“案发当日,正是岁时接喜神送蚕花的日子,这本是江南的习俗,但是蜀地也会凑个热闹,只是流程不甚严谨,好些人会在这一日来此参与。

“当天夜里,正是人最多最拥挤的时间,在这个位置突然有人惊呼,自己身上被溅了血液,随后所有人都看到一颗人头飞到了空中,还在滴滴答答地淋着血。在头颅旁燃起火焰后,头颅又落在了地面上。

“一时间所有人都慌乱起来,场面拥挤不堪。混乱过后,大家却发现只有人头落地,尸身却不见了,地面上只有头颅离体时喷溅的血液,没有尸身移动留下的血迹。”

柳淞说得详细,所有人听得头皮发麻,仿佛那时的画面就在眼前。

想一想,就觉得那场面恐怖至极,现场若是胆子小些的怕是会被吓出病来。

独孤贺听完说道:“按理说,如果想要分离的尸身,拿走头颅更加方便,带着那么大的尸身逃离,又是在人那么多的环境中,怎么做到凭空消失的?”

柳淞跟着点头:“我曾设想过,有人带着一个巨大的箱子,立即将尸身放在箱子中,接着用箱子运尸离开,可我详细问过,当场没有此类人做过类似的事情。”

江岑溪本在跟着思考,却看到李承瑞一直在跟自己使眼色。

她意识到什么,说道:“你发现什么了?”

“我需要上去确认一下。”

“哦,去吧。”应该是她之前交代过他不许用李承瑞的身体做离谱的事情,此时做什么,都要跟她请示一下。

李承瑞说着,纵着轻功起身,到了案发位置附近的房梁以及架子上看了看,很快确认了下来,接着又轻盈地落地:“我大致看出来了,这里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环境。”

柳淞看向李承瑞,似乎也有所猜测:“头颅是被很细的丝线吊到上空的?”

“你也发现了?”

“我想过这个思路。当日街道上架着不少灯笼,有绿色火焰,我便想到了会不会和灯笼有关,还排查过所有的灯笼里有没有丝线,如今灯笼还在知府衙门内。”

李承瑞指着一旁架子上:“我看到了几处划痕,应该是丝线固定在此时留下的痕迹。头颅被割掉后,有丝线系在了头发上,将头颅吊到半空中,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接着,丝线可能是遇血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燃烧,也就是案发时的绿色火焰,头颅没有支撑后落地,这时凶手已经离开了。”

柳淞似乎很意外这些话是李承瑞说出来的:“嗯,我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是我详细问过,周围没有人形迹可疑去控制丝线,头颅是如何立即升空的。

“最大的疑点是尸身是如何消失的,难道真是有此类法术?”

李承瑞走到了一边,手按在一个磨盘上:“丝线绕在磨盘上一周,磨盘可以充当一个滚轮,不知当时可有人转磨?”

柳淞被提醒后,眼睛一亮:“好,我去调查。”

他还真想不到,有朝一日能被李承瑞提供有利的线索。

他又很快在脑子中搜索,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来:“在画舫的那一次,有画舫上的转轮或者是可以利用船锚。在河边的那一次,似乎有一处筒车。在民宅的那一起……难道是井辘轳?”

显然所有的案发现场的细节,他都熟记在心。

“关于尸身消失的真相嘛!”李承瑞大喘气了一瞬,所有人都看向他,他却道,“我再想想。”

所有人只能失望叹息。

不过,这已经算是有新的发现了。

柳淞甚至没有回梁知府家里,而是连夜去了知府衙门,还真是他的行事风格。

邱白目送他离开,知晓他忙碌时不会找自己,她也乐得清闲。

江岑溪等人回去的途中,李承瑞小声跟江岑溪一个人说道:“我只要在那个环境里一站,粗略地想象一下,就知道将机关布置在哪里最合适,如何利用旁边的环境最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