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偷渡:从逃荒开始(36)
大约两三个小时,林夏远眺不远的寂静村庄,不打算问路和他们确认县城是否在前方,直接踏上村民出行的小路。
这些小路,隔一段距离就有人为堆砌的不规则石堆。
曾经的林夏并不了解这类石堆的意义,走得多了,也就了解到这是古代人用来认路,并计算路程的标志,是村民自发堆砌,属于古人认路的独有智慧。
林夏走上的路是一条多村汇集的小路,她沿着小路行走,沿途发现不下十数的村子,但大多村子虽有人烟却寂静无声,只有少数村民在外劳作。
看见个别单独的农户时,她试着上去交流问路,但对方仿佛得了应激障碍,一看到人立马飞奔离去,完全不给林夏留下任何说话的机会。
林夏遗憾离开。
至于人多的农户,她根本不会去问,看见就远远绕开,她可不想给自己增加隐患,免得被围攻端上餐桌。
沿路而行两小时,路上赶路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一些脸色红润,身体康健;一些面如菜色,骨瘦如柴,可是他们都拖家带口,包袱款款地往前而去。
林夏蹙眉,这是又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放下疑惑,继续跟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而去。
突然,路上走着,林夏看到一青壮在拉扯一瘦骨嶙峋的小孩,小孩不断挣扎,赫然一副抓孩子要食用的模样。
林夏前后张望,发现此时只有她和对方共三人在场。
她自译自己不是好人,但是遇见这种只发生在眼前的恶事,少有的良心蠢蠢欲动,9年义务教育告诉她,来一次多管闲事吧。
打量对方青壮身上并无武器,脸颊凹陷,不像是能打的样子,林夏放心上前走去,一声呵斥。
“干嘛呢?你拉这小孩干嘛呢?”
对方原本没注意林夏的存在,林夏的一声爆呵,两人瞬间警醒,立刻停止拉扯,皆是一脸敌视地盯着她。
林夏:......认识啊,不早说。
有那么一秒的尴尬,林夏反应过来自己误会了,随即不好意思看向男人解释道。
“呵呵,你们继续,本来以为你要对这小孩做什么呢。”
难得万年发次好心,结果整错了,亏得没上去就砍,不然手里得多出两条冤魂。
对方大人看林夏是好心,仍没放松心神,因为他瞧见林夏手里捏着的大刀了。
这女人看着就不像好人呐。
现场寂静无声。
窒息。
林夏转身要走,那小男孩说话了。
“姐姐,这是我爹,谢谢姐姐。”
一看对方愿意交流,林夏立马打蛇上棍,收好大刀后问:“不知可向大哥问个路,请问最近的县城是这个方向吗?”
又是一阵沉默,就在她以为对方不会回答时,对方缓慢答道:“县城倒是这个方向。”
接着又说:“走一个时辰就到了,但是......”
对方有些迟疑。
“不知有何说法,大哥能否告知,小女子不甚感激。”
“姑娘,你是外乡人吧,我们县城不许外乡人进,进城必须检查身份,只有本地户籍的才行。”
另外强调:“进县里不许带武器,你身上这个......”不行。
林夏懵逼,懂他的未尽之语,不仅之前抢的户籍用不上,大刀也带不了。
思考片刻,又问:“我是去熙平投亲的,不知大哥知道熙平那边怎么样,安全吗?”
这次对方大人没说话,小孩倒是说了:“姐姐,你别去了,熙平那边有反贼。”
“是的,姑娘,之前那边好几个县城都被流民攻占了,你不妨等上一段时间,听说府城正在出兵围剿他们。”
林夏苦笑:“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我婶婶就在熙平邵北县,也不知道他们出事没。”
邵北是她接下来要走的郡县范围,只要过了熙平郡就到丽江了,流民作乱的时机选的真不恰当。
“听说前几日大批流民聚集在邵北,还没消息说邵北被攻破,但那边肯定正是危险的时候,就连我们这里也是人心惶惶,不敢在村子里待了。”对方脸上一副物伤其类的哀伤神情。
这下问题大了,她说一路过来怎么人人自危的模样,源头原来在这儿。
她想去县城看看防御能力怎么样,自己一个人在外游荡,运气不好反倒容易被人发现,毕竟路上除了些绿草,可谓万里无遮掩,难藏。
如果被抓,看在同属流民的份上能不能放过她?
仔细想想,她的结局可能会更惨。
第30章 乱世逃荒28
林夏悄悄打量对方,看他旁边带着行李,试探着问,“我看大哥这是准备进城吧?”
“是呀,这次大寒冻死不少人,村子无力反击,外面太危险,正准备进城避灾。
我家里也只剩我们父子,结果小儿不愿进城,这才互相争执。”
旁边小人听到默默反驳:“我以为爹要把我卖了,就像石头那样,进县城再也不回来了。”说着鼻尖发酸,眼含热泪,他知道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他的小伙伴了。
“爹把自己卖了都不会把你卖了,你可是你娘好不容易救下来的。”汉子生气地一巴掌拍在小孩背上,佝偻着背,声音哽咽起来。
等对方平复好心情,林夏这才露出她的真实想法。
“大哥,既然你们要进城,不知可否跟您商量个事。”
“姑娘是有什么事?”
“把我一起带进城。”
对方一听,连忙拒绝,这是万万不能的,被抓到得下大狱。
“我也只是想去城里避难,我看大哥家中贫寒,县城花销大,我愿意出钱,20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