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偷渡:从逃荒开始(38)

作者: 富贵小鸟 阅读记录

第二日,城内一切如常,林夏便去粮店买粮,的确如店小二所言,粮店不缺粮食,不限购,就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快买不起了。

其实湘州去年受灾影响是最小的一批,这里勉强可以一年三熟,不过往年只种两季水稻,毕竟人力有限土地肥力也有限,去年看天象不好,就种了三季,晚稻被暴雨毁了,前两季只稍受影响,不过也能达到往年收成的七八成。

照理来说,省着点吃,湘州百姓不至于在大雪时死那么多人,甚至很多村子都全军覆没,还不是朝廷多加赋税,强征暴征,要知道冻死除了因为保暖措施不够,还因为食物不丰,身体没有过冬的能量所导致。

这时候,论拥有一个好官的重要性。

同样是听店小二说,岭州不仅没强征赋税,还轻徭薄赋,大雪封城时更是积极救济难民,

致使很多人在大雪消融时忍着饥寒偷渡到岭州得到救助,更加坚定林夏赶往岭州的决心。

第31章 乱世逃荒29

在辰溪县的第三天,今日城门关闭不让进出。

林夏一打听,才知是流民军被打散,一小股流民到达辰溪。

第四日。

城门正常通行,唯独身份检查变得更加严格,有问题一律禁止通行。

原来是流民与县城隔水相望,等待大半天,城内一点反应也没,找不到任何进城机会,于是大批流民离开,只剩小部分不死心地在外徘徊。

辰溪县令一看对方不足为虑,直接通知打开南门以外的其余三门,百姓正常生活。

第五日。

天空阴雨绵绵,城外流民又减少一半,南门同开,出城百姓寥寥无几,进城农民却数不胜数,原是那些人无粮可食,在附近劫掠村子。

这日晚。

林夏盘算需要在辰溪住多久时,不小心听见隔壁传来动静。

这客栈什么都好,就是用木头建造,不隔音。

比如她现在贴近隔壁房间就能听个大概。

林夏注意隔壁还是因为他们是昨日住进来的,有好几个大男人经常进进出出,于是格外注意了几分。

正巧,隔壁开始谈话。

对方屋内传来一道压低的男声。

“李千总,这辰溪还真是狗大户多,可是这里易守难攻,城内人数众多,完全没机会,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沉默

“我们还有多少人在?”李千总语气凝重地问。

“上面长官都被杀,有五千人被捕,其余人逃散,目前在这儿,只能聚集一千多人。”

“可是大家都没粮食了,抢了附近些村子也不过够吃三日。”房里第三个人说。“这不是可持久之计,要不我们还是解散去岭州吧,听说丽江在无人的山里有大船免费搭人过河。”

第二人急忙反驳:“你小子还想当个靠天吃饭的农民,随便一场干旱,一场大雨就卖儿鬻女吗?”

“但是我们本来就是种地的,听说岭州长官清廉,历年天气也好,当个农民怎么不好?”声音里带着气愤。

“我可不愿意再过那种日子,这狗朝廷不仁,我们早晚推翻了它自己做主。”

“好了,你们俩别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目前条件确实艰险,人数甚少,再起事困难。”那位李千总说。

沉默一会又说:“之后有两条路可选,第一就地解散队伍,去岭州也好,京都也罢,自寻出路;第二就是去铍州投奔义安军,义安王宋大帅声势浩大,一呼百应,目前人数达五万之重,我们带人加入不亏。”

“我同意,就去铍州,沿途再招揽流民,义安军肯定欢迎。”第二人迫不及待表态。

“可是......”第三人有些犹豫。

“我也同意去铍州,就这样决定了。”李千总拍桌决定,享受过人上人的滋味,哪还甘心回到受人欺凌的最底层呢。

三人接下来讨论的就是之后如何如何走能避开官兵,然后表示赶早不赶迟,明日一早买上粮食就出发。

林夏不再偷听,之前忘记向店小二打听北方情况如何,原来现在已经有这么庞大的起义军队伍了。

只要对方把作乱的队伍带离湘州,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前往岭州,听消息,岭州还在源源不断地接收百姓,多半是男女主的吩咐,就是不知男女主队伍是哪支,有没有正式入场。

之后林夏又在辰溪停留三天,买好物资,出城一看路上只有正常的难民存在。

林夏取回之前埋在地下的大刀,穿着普通棉衣上路,现在的她实力稍长,不至于非得做出个乞丐样,乞丐和大刀就是格格不入的,反而衣着普通更没人敢惹。

就是容貌清秀颇有几分姿色易遭人觊觎,为此她专门花高价买了几盒胭脂水粉,练习几天化妆术,最后只有一皮肤黑沉,脸上长斑的普通面容。

接下来的日子比较顺利,一路走走绕绕成功通过熙平郡到达丽江。

眼前是宽达几千米的丽江。

林夏有点茫然,自己肯定不能去找县城乘船过河,岭州的免费大船也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她怎么去找,难道要自己做个竹筏偷渡吗?偷渡的难民给办身份户籍不?

一向冷静的林夏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就像唐僧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走到门口,就差临门一脚了。

就在这时,河边有一小队难民到达,他们却并未停留,而是往左进山。

林夏眼睛一亮,跟了上去。

她知道消息的流通常常超乎想象,之前在路上并没和其他难民有所交流,都是避开他们而行,现在她需要跟着他们前进,因为这些人好像在有所目标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