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偷渡:从逃荒开始(46)

作者: 富贵小鸟 阅读记录

现在不交人头税,书院食堂有补助,吃饭比外面便宜一半,平时生活节约些,勒紧裤子都是能来学习的。

至于那些生活实在困苦又想来学习的人,可以向学院申请助学岗位。

总之,只要有心,就能学到技术。

学成之后,可以在县城做工,城里新开一批店铺,重点招收女员工。

林夏了解完,心里大致有了想法,农田回去就租出去,至于报哪个专业还需仔细斟酌,她想学医,又想学刺绣,可惜这两个专业都是三年制的。

在她思考的空档,齐家两媳妇也心动了。

她们也想学技术,事关己身利益,她们争得面红耳赤,争到最后决定先去看看学堂再说。

大家来到学堂,发现人数变得更多了,他们挤在一旁听着工作人员大声地介绍。

学堂就是正经读书的地方,唯一与私塾不同的是,不分男女,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并不是昨日村长说的只招小孩。

总共分两个年龄阶段。

第一个是6至12岁,4年学制,免学费、住宿费,但不免生活费;

第二个是13至25岁,2年学制,费用同女院。之后读完会分发两个证——毕业证和学位证。

毕业证是读完就有,学位证需要考核,达到一定成绩才颁。

林夏脑子里浮现王昭昭的脸,这事一看就有王昭昭的参与,同为穿越者,怎么差距那么大?她在底层挣扎生存,人家在上层挥斥方遒。

思绪跑偏片刻,她回过神继续听人介绍,眼前的现实才是生活,况且她受到好处了,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分院读完之后,想继续深造的话,只有拿到双证的学生能到府城就读,府城书院是6年学制,据说在府城就读6年时间,最后拿到双证的学生能够当官,不论男女!

林夏最开始以为学堂只招收12岁以下的小孩,原来大人也能去,当即决定暂不学医,先去上两年学,后面再决定是学医还是继续读书。

林夏下好决定,齐家也下完决定,她们一致同意送三个小孩去读书。

最后去的是男院,男院跟女院相似,除了专业不同,选择面比女院更广,其他没什么不同。

没办法,这是个男权社会,工作选择就是比女子多。

最终,只有林夏和三小孩报名学堂,其余大人都没报名学技术,他们家底子薄,手上银子不多,三小孩读书还要生活费,而他们去申请助学岗位似乎申请不下来,他们家有好几个劳动力,还有田,不属于穷人范畴。

能申请助学岗位的是那种比他们还穷的难民或是本地百姓,其实林夏是能申请的,谁叫她是单身一人的难民,但她不想,她不想打工读书,又不是没钱。

本地农户不全是五里坳那种条件的,很多本地人同样家贫。

他们的赚钱方式有限,一是卖粮食,二是卖甘蔗。

红糖在其他州县贵如天际,在原产地却十分低廉,所以赚到的钱有限。

本地农民就靠这两项交税,每年剩不下什么余钱,有些人还生病吃药,命苦的,搞到最后田都卖了,混的不如新来的难民。

像是齐家,第一年开荒,产量够自己吃就不错了,想赚钱是万万做不到的,所以齐家大人想报名但是用理智压制住行动,决定今年先种田,同时还要开荒种甘蔗,时间紧任务重,又缺钱又缺人。

这两年天灾不断,今年北方又又干旱了,全国都缺粮,粮价居高不下,只要他们种上一年,加上三年免税,之后卖粮食卖甘蔗肯定有钱去学技术。

两家人很快定下之后的发展,此时距离正式开学,还有半个月,这半个月时间都可以过来报名。

这个书院是附近几所县城唯一的分院,有很多村子没得到消息,或是刚得到消息,正在陆陆续续赶来的路上,她们村是第一批得到的消息,所以时间非常充裕,中途有想法随时可以再来。

第38章 乱世逃荒36

八人走出书院,时间还早,秉着来都来了,大家决定逛街去。

走累了找个茶铺坐下,点碗1文钱的粗茶,正在此时,隔壁桌传来高谈阔论的声音,吸引了林夏的注意力。

她把对方的对话从头听到尾,他们讲的正是关于现今局势的消息。

先是贤王挟持小皇帝以代政权,后有瑞王打出清君侧的名义直逼京都,随后各地起义军群雄并起,胡人见此趁机侵入。

天下已然乱成一锅粥,见时机成熟,男女主转猥琐发育为直接硬刚,岭州刺史徐大人公然投靠从禛南而来的男女主起义队伍。

以前这支队伍岌岌无名,五月带着6万人以强横的姿态横空出世,占据禛南和岭州,前几天正式写了一篇檄文割据两地起义造反。

队伍领头人是男主萧成,大家都称他为成王,女主周合安则是以女子之身为起义军副领队,人称小周将军,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小周将军周合安就是战神周家的女儿。

他们俩打出旗号,表示自己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反。

檄文大概意思就是朝廷不做人事,先是冤枉周家、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导致胡人作乱,又是上位者不仁,老天要惩罚皇室导致天灾频发,朝廷还胡乱压榨百姓让大家活不下去,只能官逼民反。

反正一句话,他们起义没错,割据两州也没问题。

起义之后,男女主广邀天下英才,直言待遇从优,不看出身,任用贤才。

后又向天下底层百姓发出邀请,意思就是中原生活艰辛,快来岭州,这边有吃有住,分田减税,孩子有机会读书,大家赶快!